天天看点

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才会选择溺爱,内容太真实了

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才会选择溺爱,内容太真实了

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才会选择溺爱,内容太真实了

爱就是爱,它宽容而不放纵,尊重且充满边界感

溺爱根本就不是爱,溺爱是不爱的伪装

——题记

01

昨天收到一位妈妈发来的私信

她说“我一直觉得自己并不溺爱孩子,可是周围的朋友却总说我太溺爱他了,到底什么样的爱算是溺爱呢?”

而据她自己介绍的朋友们之所以这么认为

其实就是因为她从不动手责罚孩子,也不会骂孩子

每次孩子犯错,她都会采取罚站的形式

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才会选择溺爱,内容太真实了

还有就是平时只要是关于孩子的事情,不管是买东西还是做什么

她都会主动询问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想法

于是,我就告诉她,我觉得她是很棒的母亲

她的教育方式特别好,如果有人说这样的爱也算溺爱的话

那我希望所有的大人都能这么溺爱孩子,并且多一点,再多一点

而我自己,对于儿子的教育

也其实和这位妈妈一样

我记得秋天的时候,儿子嚷着要买一个睡袋

于是我就和他一起在网上挑选,最后买的睡袋无论是款式还是颜色都是儿子自己敲定的

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才会选择溺爱,内容太真实了

而在其他很多事情上,我也都会让他自己去做决定

甚至他自己的小屋子,屋子里的东西摆设,只要他不允许

我都不会去动

有一次,他积木摆了一半,就放在地板上去做别的事情了

正好我妈过来,就顺手给孩子收拾了起来

结果孩子就不依了,开始哭闹

我大姨当时也在,就很不客气地说

“你再这样,姨姥姥可要打你屁股了,你妈妈太惯着你了”

吓得儿子立马钻到了我怀里,哭声都噎回去了

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才会选择溺爱,内容太真实了

于是我就对大姨说

“这是孩子的东西,他是有秩序的,本来就不该乱动”

也许正是因为我这样的教育方式

所以儿子从小就感情丰富,不管是哭还是笑都从不压抑自己

对于小动物之类的也很爱护

家里长辈都说,小男孩怎么还这么爱哭啊

每次我都告诉他们

“男孩子也可以哭啊”

对于小孩子来说,大人的尊重和理解

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才会选择溺爱,内容太真实了

根本不能算是溺爱!希望这样做的妈妈们,也不要怀疑自己

你很棒,你的教育也很棒!

02

总有人说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

但其实,不爱的情况还是蛮多的

很多父母,因为生活的压力,事业的压力,就自然而然地忽视了对孩子的关注

一旦孩子出问题,他们就喜欢简单粗暴地去命令孩子

“我没时间跟你废话,你自己懂点事”

“我已经够心烦的了,你少给我添乱”

“自己该干啥干啥去,没看到我很忙吗”

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才会选择溺爱,内容太真实了

甚至还有一些父母,孩子出问题了,就会说

“孩子现在还小,以后长大了就好了”

无论是父母的冷漠坚硬还是父母的惫懒放纵,其实都是不爱孩子的表现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懂得时刻的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爱发脾气,父母就耐心地回应,引导

孩子喜欢磨蹭,父母就静静地等待、督促。一点点的改变

孩子想要陪伴,父母就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给他满满的守护

所以当我们评判自己的行为是不是溺爱

或者评判别人是不是溺爱他们的孩子的时候

一定要记得先搞清楚他们的行为是不是有爱

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才会选择溺爱,内容太真实了

有爱的父母不会溺爱孩子,他们只会正确地引导孩子,帮助孩子

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才会放纵和忽视孩子,让孩子随便怎么做,一心期待孩子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自己变好

这样的“不爱”,其实才是伪装的溺爱

03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长辈说

孩子就得吃苦,就得时刻敲打,否则他长大后去了社会上就会适应不了

甚至有些家长,从小就信奉“棍棒教育”

只要孩子犯错就会让他们哭着求饶

这些家长通常都会觉得,一旦自己这样做了

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才会选择溺爱,内容太真实了

孩子长大后,才会在社会上学会承受苦难,才会在遭遇社会毒打时懂得求饶

然而真相是,我们经常见到一些从小遭受父母暴力和打击的孩子

长大后的他们往往因为心里充满缺陷而完全无法适应社会

他们要么自卑敏感、怯懦畏缩,要么浑身是刺,无法靠近别人,也不允许别人靠近他们

这样的孩子,就像遭受过虐待的小狗一样

从此就会自觉地远离人群,从而变得越来越可怜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内心无疑是很敏感复杂的

只有父母从小给了他们满满的爱和安全感,他们才会温暖而坚定地走向人群,走向未来

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才会选择溺爱,内容太真实了

04

有人说,真正的爱是有原则但是无条件的

有原则是和“溺爱”区分开来,无条件是和“不爱”区分开来

只要掌握了两者中间这个度,那么你对孩子的爱,才是纯粹的、安全的、真正的爱

有原则的爱

所谓原则就是规矩,规则,就是边界

生活中很多父母几乎是本能地去爱孩子,这时候这种爱就容易变得盲目,溺爱

甚至一些父母会将爱孩子建立在自我的牺牲和痛苦之上

导致孩子长大后,只会一味地索取

甚至变得一无是处,只能啃老

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才会选择溺爱,内容太真实了

作为父母一定要明白,该让孩子承受的不要心软

该孩子吃的苦,也不要一味地替他扛下

你可以爱孩子,但不是替他做好一切事情

也不是纵容他胡作非为

真正的爱一定是有原则的爱

无条件的爱

很多人会将无条件的爱等同于溺爱

其实不然,无条件的爱,是说你要完全接纳孩子,要及时得回应孩子

一般来说,真正爱孩子的父母都懂得时刻关注孩子,给他适当的微笑、亲吻、拥抱

以及经常陪伴孩子一起玩耍和对话

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才会选择溺爱,内容太真实了

并且能够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兴趣爱好,共情孩子的想法和情绪变化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当你的孩子想要买一个小摆件

可是和你们的装修风格却完全不融合,那么这时候你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

尽量尊重他的想法

而不是一味地拒绝他

或者孩子想吃冰激凌,但是天气太冷了

这时候溺爱孩子的父母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给他买,给他吃

而无条件爱孩子的父母,则会温和的拒绝他,然后平心静气的给他讲明白其中的道理

告诉他,天热的时候自己一定会买给他吃

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才会选择溺爱,内容太真实了

至于不爱孩子的父母,他们通常会毫不留情的训斥孩子,甚至在孩子继续坚持的时候选择打骂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其中的界限

不要为自己的爱羞愧,也不要固执己见的用自己的不爱和溺爱去伤害孩子,荼毒孩子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和意见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下期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