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家教和门风,浸润孩子的一生

家教和门风,浸润孩子的一生

家长的模样,就是孩子的模样。好的家教和门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资产,也是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的财富。

纵观古今中外,家教与门风,给予孩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家教和门风,浸润孩子的一生

01

善良是最好的家风

古人说: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范仲淹家族就是最好的例子。范仲淹是北宋朝廷重臣,他在任的时候,救济学子,减少徭役,善行惠泽天下。

别人相中一块风水宝地,要给他当府邸,他拒绝之后,把这块风水宝地建成书院。他说:希望大家都能享受到这块好风水。

北宋土地兼并严重,很多的豪门大族家里土地千顷,平民百姓却没有土地,流离失所。

范仲淹毅然建立义田,把几千亩的田地作为公益田,让他们免受饥寒之苦。

后来因为战乱,义田遭到毁坏,他的后代却毅然扛起义田复兴的责任,几次被毁,几次重建。

范家后代继承了他的善心,将他的善行延续了几百年。

范仲淹在家族种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他的后代不断施肥灌溉,直到它变成一颗苍天大树,这棵大树庇护着他的后代子孙,从宋朝一直到清末,整整八百年的时间里,兴旺不衰。

善良是最好的家风。善良是内心的高贵和坚守,成为一个好人,心中自有美好世界。

一个在宽厚善良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气质更有亲和力,他们有更好的人缘,更广阔的人脉;

古人说: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对于孩子来说,善良是最好的护身符。

家教和门风,浸润孩子的一生

02

勤劳是立身之本

萧何对汉朝的建立居功至伟。

立国之后,刘邦给他很多良田美宅。但是萧何却都退了回去,反而选了一些贫瘠的土地。

刘邦不解。萧何说:土地贫瘠可以让子孙勤劳耕种,良田收成好,反而会让孩子好吃懒做,长此以往,萧家迟早要没落。事实也确实如此。

汉朝立国百年之后,大部分的家族都已经没落,只有萧家依然兴盛。

反观当下,很多家庭把孩子捧在手心,用心呵护,溺爱无度。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饭来张口,衣来张手,慢慢变得虚荣懒惰,这一辈子也就毁了。

曾国藩所说:“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总想着把最好的东西直接塞到孩子手里,是在伤害孩子。

好的教育,是让孩子懂得辛苦,引导孩子学会勤劳和努力,这才是对孩子最深邃的馈赠。

家教和门风,浸润孩子的一生

03

读书是最好的习惯

积钱不如教子,闲坐不如看书。

对于普通人来说,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读书,是最好的习惯。

在书里,我们能认识山川大海,世故人情,能开拓眼界,去聆听智者的人生感悟。

河南省巩义市有一个康氏家族,人称康百万,因慈禧太后的封赐而名扬天下。

康家最鼎盛的时候:“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全是康家田”

康氏家族,历史悠久,整个家族12代子孙竟然都是富商官吏。而康家的辉煌并不是来自风水,而是一副对联:

志欲光前惟是读书教子,心存裕后莫如勤俭持家。

康家在良田万顷,金银满屋的时候,依然没有忘记教育子孙读书。

每一代的康家族长,都把读书看做重中之重。勉励子孙不坐享其成,读万卷书。今天在康家的文职室仍然陈列着各类书籍。

康家尤其重视启蒙教育,单设儿童居,不惜重金请名师执教,为孩子日后成为栋梁打下了良好基础。

腹有诗书气自华,经常读书,气质自然变了。

它能开阔人的眼界,给人以精神的动力与养料,使人心胸豁达,目光高远,成为一个丰富的人。

就像清代姚文田所说,“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读书,是一个家庭最好的习惯,是一个孩子最好的教育。

家教和门风,浸润孩子的一生

04

家教是一门终生修炼的人生课题

有时候,我常常在旅途中看到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是因为孩子而引发的。

有在景区因为孩子乱涂乱画而家人和人吵闹的,有时景区洗手间看到男家长带着女儿进男洗手间的,还有的时候遇见过因为两个孩子的打闹而引起两家人大打出手。

我不知道那时那地的那群孩子看到父母如此模样,心里又会怎么想?

他们是该学习父母与人斗殴的招式,还是该效仿父母与人对骂时的话术?

这样的父母又怎能教出好家教的孩子来?

再到后来的一些时候,看到这类的事情多了,甚至有人会说:这不就是小孩子“不懂事”吗?

从来就没有不懂事的孩子,只有没教好的家长。

小孩子的“不懂事”和“没家教”完全是两码事,前者说的是知识面和人生观,后者纯粹指的是行为。

前者有时天真可爱,是孩子不谙世事的纯洁本性,后者刁蛮无理,令人生厌。

小孩子的行为反应的是一个家庭的教育观,一味宠溺,让孩子是非不分,连基本的礼貌和教养都没有,只会让人看不起。

家教的本质是言传身教,也就是知行合一,小孩也有“良知”,基本的是非判断还是有的,一切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欺骗不了他。

《战国策》有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今天的中国早已和过去安土重迁足不出户不一样了,中国今天在走城镇一体化的道路,这个一体化的进程非常快,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走出去。

在社会结构、生活方式都已经变得个体、越来越独立的情况下,只有教会孩子独立,那么孩子才能走得出去。

家教和门风,浸润孩子的一生

而一个拥有良好家教独立自主的孩子,则必将会比一个毫无修养事事依靠父母的孩子更讨人喜欢,也更加令人信任。

好家风,如遇高山流水仰之不知其高;坏家风,如居鲍鱼之肆闻之不知其臭。

孩子终将会脱离家庭的庇佑与这个世界为伍,与其在将来的某年某月让自己的孩子在外面被人教训说家教不好,倒不如自己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别人在夸赞你孩子的同时从根本上赢得别人的尊重。

育人先正己,父母的言行永远是孩子的榜样,好的家教和门风,给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才能让孩子有所为,走入社会才能有大作为,影响一生。

家教和门风,浸润孩子的一生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图片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处理,我们只做分享之用,不用于商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