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450份特殊的“寒假作业”,杭州这些孩子天天盼着做?是真的吗?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盛锐 通讯员 范一斐

今天(2月16日),新学期开学的日子。赶作业、做小报……想必前几天,不少家长都是皱着眉头、数着日子,盼着“神兽归笼”。

不过,在杭州却有一些小朋友,天天催着问妈妈:“今天的作业来了吗?今天又要做什么呀?”

原来,这些小朋友和妈妈一起参加了由杭州市妇女活动中心、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发展研究院联合举办的“我爱我家”亲子共伴成长营活动。

按照规则,成长营活动期间,亲子家庭通过签署“坚持打卡承诺”,每天指导孩子完成1项任务,包括参与家庭大扫除、成为厨房小帮手参与菜肴烧制过程、为家人洗碗、整理自己的玩具与书籍、洗晒叠衣服等等,完成亲子趣味闯关环节。

活动主办方每天都会设置一个家庭教育指导主题,引导家长探讨科学育儿,并邀请专业指导老师在线开展家庭教育主题指导。七天,主办方累计收到打卡作品3000余幅,活动群对于孩子教育的讨论也是热热闹闹的。

450份特殊的“寒假作业”,杭州这些孩子天天盼着做?是真的吗?

1】作业变少了,快乐变多了

在活动刚刚推出的时候,家里有两个女儿的叶晓敏就报名参加了,大女儿小轩小学四年级、小女儿小媛小学一年级。

在“双减”政策出台之后,除了有了更多的时间阅读,叶晓敏就在尝试寓教于乐。

比如这个寒假,一家人就去了临安滑雪,还花了7个小时攀爬了一座“雪山”,一路上科普了不少冬奥会的知识。

这次参加成长营就是她的一次劳动教育尝试,“学校本来的寒假作业里,就有一些劳动作业,所以一看到活动我就报名了。”

虽然一开始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但是每项活动叶晓敏和女儿们都有认真参加。

比如说洗袜子,叶晓敏都是教她们怎么样洗才会洗干净,“老人们会可能觉得洗不干净,但是我觉得让她们多洗一会,无非就是浪费些水,但洗了就肯定直接晒出去,这也是对她们的肯定。”再加上发到群里打卡之后,收获不少称赞,女儿们的兴趣渐长,到了后来每天催着她问,“妈妈,今天的作业来了吗?”

七天的成长营,不仅仅女儿们学会了不少技能,叶晓敏也学到了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我记得有一节课,老师问我们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去做不愿意做的事,要换以前,我以一个高高再上的姿态,训斥她们、凶她们,老师说这是不对的,我们需要用启发性的方式去引导她们,激发她们的兴趣,受益匪浅。”

现在每天,女儿们也会主动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今天开学所有的东西都是她们自己收拾的,很棒!”

2】用三张饺子皮包了一个妈妈

“儿子在劳动中体会到了快乐,也体会到了成就感,这种成就感的获得,不需要和别人比,和自己比就能获得。”在最后一天的活动感想中,作为高中老师的王茵茵分享了自己的成长营感受和育儿心得,足足写了近千字。

王茵茵的儿子小诺,今年5岁,一次无意中刷到的朋友圈,让她知道了这次的成长营活动并选择参加,“我是老师,平常也会让学生们做一些劳动作业,所以在日常教育儿子的过程中,也会选择通过兴趣引导,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450份特殊的“寒假作业”,杭州这些孩子天天盼着做?是真的吗?

儿子年纪比较小,王茵茵选择了一些适度的劳动,比如说在厨房小帮手这一天,她就让儿子帮着包饺子。和预想中的一样,儿子包的饺子惨不忍睹,“我就和他玩了一个‘你包我猜’的游戏,就和玩橡皮泥一样,去包出一些直观的形象。”

第一个是个圆,王茵茵没有猜出;第二个是个梯形,王茵茵还是不知道儿子包了什么;直到第三个,一个三角形,儿子自己兴奋地说,“我包了一个妈妈”。圆形是头,梯形是身体,三角是裙子,原来,儿子是通过三张饺子皮完成了一次创作,王茵茵说,“孩子们的想象力真的是无穷的。”

把打卡照片发到群里后,不少家长都给小诺点了赞。每天,王茵茵都会把老师以及其他家长对小诺的夸赞读给他听,这也大大增加了小诺的积极性,在为家人洗一次碗的打卡任务中,小诺在手受伤的情况下,还是主动选择完成任务,没有选择放弃。

在七天的活动中,王茵茵收获了不少心得,也发现了自己平常教育的缺失,“很多项目都是之前没有考虑到的,未来可以考虑增设。”

新闻+

300余场亲子公益活动,累计服务超47万人次

杭州市妇女活动中心于去年年初重磅推出了“爱的陪伴”家庭欢乐汇一系列的亲子公益活动,获得了杭城亲子家庭的普遍欢迎。截至目前,已开展线上、线下活动300余场次,累计服务超47万人次。

这次成长营活动,采用在线打卡和指导的方式,让孩子与父母共启七天成长之旅,通过劳动教育这种方式,为杭城亲子家庭搭建用心陪伴的机会,促进孩子与父母彼此间的了解与沟通。

活动期间,每天开设家庭育儿小课堂时间,陆续推出《在劳动中创造孩子成长的机会》《用惯例引导孩子的自主性》《有效沟通,做教练型父母》《孩子情绪“爆炸”背后的秘密》《放手,让孩子承担更多责任》《谁的家务活?由脏衣服引发的亲子风波》《孩子感觉好,才能做得更好》等七个热门育儿主题,通过老师理论引导、互动点评、在线答疑的方式,引导家长科学育儿。

七天累计收到打卡作品3000余幅,在育儿交流探讨时,累计收获观点评论1500余条。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