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说千万不能禁止孩子玩手机?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答案!

文 | 李核桃

一大早被一个热搜逗笑了。

江苏淮安一个妈妈,为了避免孩子寒假贪玩平板,将其藏到孩子书包里了。

妈妈还很自信地说:相信他一整个寒假都找不到了。

毕竟整个假期,孩子都不会再碰书包了嘛!

为什么说千万不能禁止孩子玩手机?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答案!

意想不到的是,这个热搜引起众多网友的儿时回忆:

“小时候,妈妈为了不让我玩电脑,把我的鼠标里的球抠了出来,我用卫生纸团了一个球,照样操作很流畅。”

“你们藏鼠标、鼠标球的操作我妈都干过了,后来发现我用键盘也能玩,她连键盘和鼠标给我一起收了。”

“我妈把宽带猫的电源线拔了带走,藏在了鞋柜盒子里。”

“我爸爸把我的ps3先藏起来,但他不知道电视机的av线也能用。”

……

为什么说千万不能禁止孩子玩手机?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答案!

时代在发展,父母和孩子间的斗智斗勇却永远不会过时。

多少老母亲、老父亲,一到假期就进入谍战模式:藏手机、平板、遥控器,切断电源线,甚至把关键配件带到包里去上班。

为什么说千万不能禁止孩子玩手机?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答案!

假期指望孩子不玩电子产品,真的太难了!

尤其是今年,作为双减之后的第一个寒假,各地都在呼吁减轻学生寒假作业负担,一些省份甚至让孩子签署拒绝学科类培训班的承诺书。

父母又要忙着工作、备年货,很难时时刻刻盯着孩子。

那么,既没有培训班、寒假作业又相比以往少了很多的孩子们,该怎么打发漫漫长假呢?

No

-Number-

1

电子产品,禁是禁不住的

前几天看到一个家长发帖求助:寒假来了,如何避免孩子玩手机游戏?

他的女儿正上初三,平常一完成学习任务就缠着大人要手机,家长拗不过就让她玩几分钟。

他担心的是,一放假,女儿的空间时间更多了,如果还像平常那样完成作业就可以拿手机,会不会上瘾呢?

而且女儿正处于叛逆期,家长说话也不敢太重。

他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躲着孩子,不给她“索要”手机的机会。

可还能躲到哪儿?家长这才上线求助。

他的担心不无道理。

有研究表明,孩子学习自觉性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至少要到十五六岁才真正具备自觉性。

而在此之前,因为大脑注意力的集中性和稳定性不足,他们很容易受到学习之外的诱惑。

而各类电子软件为了争夺客户的注意力,往往设置更抓人眼球的画面、更热闹的声音程序,给人以非常直接的感官刺激。

大人尚且禁不住手机的诱惑,何况心智发展不成熟的孩子呢?

人类的天性是拖延、偷懒、贪玩。

一边是各类电子软件的诱惑,一边是自律的痛苦和煎熬,几乎不用选择,孩子就被手机吸引走了。

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学生党是其中占比最大的群体,高达21%。

为什么说千万不能禁止孩子玩手机?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答案!

在移动互联网空前繁荣的今天,教育一个孩子太难了!

一方面孩子自制力差,另一方面电子产品诱惑性太强。

双重难题造就了一个又一个沉迷于手机的孩子。

02

孩子的自觉,不能靠硬管

前几天,广西传来一个令人心痛的新闻:

为了避免儿子带手机耽误学习,父亲让儿子交还手机。

儿子上楼拿手机的时候顺手拿了一把剪刀,交还手机的同时也拿剪刀捅向父亲的颈部。

父亲颈动脉出血,送医后抢救无效去世。

为什么说千万不能禁止孩子玩手机?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答案!

辛苦养了十几年的儿子,因为一部手机,连至亲的性命都不顾了。不知道该对孩子说“怒其不幸”,还是该感叹“哀其不争”。

更让人心痛的是,网上随手一搜,就能搜出很多因为沉迷手机而与家长闹矛盾的孩子。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说:“不论什么时候,当父母命令或者强迫孩子做事情,就会导致权力之争。”

对玩性正浓的孩子来说,家长的粗暴管制很容易引起孩子的愤怒,亲子冲突便由此发生。

所以,想让孩子自觉放下手机,强行管制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也许还有家长想:反正已经放假了,孩子想玩就让他玩一会儿吧,不然一整天都要跟孩子置气。

放假了,孩子自然可以放松一下,但放松≠撒开了玩手机。

美国国家教育委员一项研究表明:

长假过后,学生们的数学能力倒退了2.6个月,阅读能力倒退了2个月,学业水平平均降低1个月。

而且年级越高的学生能力倒退越明显。

以至于开学之后,老师要花平均6周时间复习旧知识。

可新学期还有新的教学任务,老师未必有时间再带大家复习旧知识。

这就导致了:孩子以前的知识还未掌握牢固,新学期又有了更高难度的新知识,孩子就会越学越吃力。

越是厌学的孩子,就越容易被手机吸引,如此恶性循环。

这就又造成了一个两难境地:

限制孩子玩手机吧,孩子恨你;不限制吧,又担心孩子上瘾,影响学习。

“管”或者“不管”,都对孩子的增长不利。

该如何妥善处理孩子与手机造成的矛盾呢?

03

与其盯着手机

不如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韦格纳曾做过一个关于自控力的实现。

他告知学生:在接下来的5分钟时间里,请不要想白熊。

学生明知道不该想白熊,但还是难以自控地想起。教授越让他们想一些别的事物,就越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韦格纳因此将这个现象称之为“讽刺性反弹”。

手机就相当于“白熊”,家长越不让孩子玩,孩子就越对手机牵肠挂肚。

所以,家长与其将精力集中在“如何对付手机”上,不如想想如何培养孩子自制力。

▎1.培养孩子对手机之外的兴奋点

下面这辆三轮车,你能想象,他是一个15岁男孩花费15天时间亲手“制造”出来的吗?

为什么说千万不能禁止孩子玩手机?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答案!

男孩叫亓祥硕,就喜欢姥爷的电工工具包,玩钳子、扳手。

看到儿童玩具,他买来却不玩,只是拆开看看里面什么构造、怎么运作。

姥爷不但不批评他乱拆,还和他一起拆着玩,一边给他讲解其中的知识,十分支持他的爱好。

姥爷还给他提供工具和材料,专门收拾出两间房做他的工作室。他的“工作室”内摆满了密密麻麻的电线、线路板、各式各样的电流表、功率表等仪器表。

这辆三轮车,就是他用了一个废旧的灭火器、一个破旧的电瓶、一个被废弃的办公座椅加上四个车轮,利用寒假制造出来的。

除了三轮车,他还造过“油浸功放音响”、手机蓝牙操纵配电板、广场舞音响,目前正在制造一架“飞机”。

为什么说千万不能禁止孩子玩手机?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答案!

有兴趣爱好的孩子,才不会将注意力都放在手机上。因为爱好本身已经给了足够大的吸引。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有什么兴趣爱好,趁着放假的机会,鼓励他去实现吧。

▎2.帮孩子设置一个目标

曾有人采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胡同学,问她寒假是怎么过的。

她说:“我高中会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作业,然后就去做自己应该做的题。”

她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为什么说千万不能禁止孩子玩手机?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答案!

比如高中时候,她在地理、立体几何等科的学习就不理想,所以平常就会有意识地记录下来,放在假期集中精力解决掉。

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日常想做的事情。

比如读几本名著、看某个纪录片、学一项才艺,或者其他想了很久,却苦于平常没时间完成的事,都可以放在假期解决。

家长也要做个有心人,关注孩子日常有哪方面的目标,到了假期就提醒孩子完成。

目标是动力的起点,有远大目标的孩子,才不会将时间浪费在没有营养的玩手机上。

▎3.帮孩子做好规划

如果不让孩子玩手机,孩子就会反问:那我做什么呢?

这时候,假规划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曾看过体操冠军刘璇给儿子的日常规划:读书,写字,听故事,学英语,运动、看动画片……

为什么说千万不能禁止孩子玩手机?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答案!

每项事情占比多长时间,标注得清清楚楚,计划精确到分。

虽然我们不一定对孩子规划这么精确,但给孩子做一个具体可执行的“日程表”,让孩子“按表”过假期,孩子总不至于无所事事、被手机夺去了注意力。

▎4.父母做好榜样,给孩子创造一个“不玩手机”的氛围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

如果家长平常没事就喜欢刷刷抖音、看看小视频,孩子也很难戒除对手机的好奇。

家长如何对待自己的休闲时间,孩子就如何对待自己的假期。

很多自觉的孩子,其实不靠家长的催、逼、吼、监督。

而是家长做好自己,将改变的焦点放在自身。

不玩手机的家长,才能培养出不care手机的孩子。

点个在看,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合理利用这个寒假,健康成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