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你到底是用情绪情感控制孩子,还是用规则教给孩

总是被孩子气哭,影响孩子安全感,也损伤妈妈的权威,变得更加容易被孩子拿捏、试探、挑战底线。

她不想欺负妈妈的。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行为让妈妈开心。

但这是需要我们强化出来的。

当孩子出现一个正向行为,比如偶尔一次很配合刷牙,

妈妈及时强化——

哇宝贝,今天妈妈才说一次,你就马上来刷牙了

你真是妈妈的贴心小宝贝

妈妈感觉你越来越会照顾自己了

妈妈好开心

孩子会发现,这样做妈妈就会很开心

那她以后就会增加正向行为的频次

相反,你总是哭,孩子就会增加负向行为的频次

她想试探——

这次我磨蹭多久妈妈才会哭呢?

她对你不稳定的情绪反应很不安

如果无论她如何试探,你都温和坚定

她会发现——

这招无效,妈妈不会哭的,妈妈一直这么温和、微笑

她就不再试探了。

所以,孩子的行为,都是妈妈自己的不同反应“塑造”出来的。

一味怪孩子不听话,不能解决你的疲惫与焦虑

需要从根本上,调整自己回应孩子的方式,在每一个细微之处。

哭还有一个负面影响。

越哭妈妈自己也会越无助,感觉自己很可怜。

无人支持也就算了,连个两岁的孩子也欺负自己。

这会让你没有信心,也没有掌控感。

这些挫败体验都会转化为你更深、更久的焦虑、愤怒,释放在孩子身上,形成你与孩子关系的恶性循环。

需要从“认知”走向“行动”

焦虑最害怕什么?

行动!

拒绝不会伤害孩子,敷衍、冷漠、烦躁、厌弃会。

如果只有期待,必然落空

因为我们和任何人的关系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每天高高兴兴。

总有冲突,总有不快。

重要的是,我有没有尽力寻找让我们彼此都更加快乐的方法,减少不快的比重,增加快乐的比重。

孩子没有这样的能力

他们也会尝试,但多数会以妈妈更加愤怒而告终

但我们有,我们也必须有。

因为我们是成年人,是孩子成长的引领者。

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创造快乐的能力,孩子又能从哪里习得呢?

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爱心]

不要陷入自怜和自我感动[可怜]

有能力照顾好自己和孩子,才厉害

若是灰头土脸,不光自己不喜欢自己,家人、别人也不会认为你是带孩子辛苦的,只会觉得咱们“没有能力”。

我们要让家人看到一个充满活力的小仙女[跳跳]

整个家庭的氛围,也会因为你的活力而变得不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