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辣妈Abigale, 点击右上方“关注”,每天为您分享育儿乐事与个人成长干货。
我想到了牝鸡司晨。意思是母鸡报晓,旧时用来形容女性越权做主,篡权乱政。
曾经跟这个词有过关联的知名女士有:唐太宗的长孙皇后,武则天。
没想到英国也有这样的谚语,甚至表达更为直接:“女人吹哨,母鸡打鸣,亵渎上帝,祸害男人。”意思是,女性参与到男性主导的领域中是不合时宜的。
《吹口哨的女人》,“拜厄特女性成长四部曲”收官之作,本书的灵感正是来源于这一谚语。

A.S.拜厄特,世界文学泰斗,荣获大英帝国司令勋章、英国皇家文学协会会员等多项终身荣誉,狂揽18项世界文学大奖,包括布克奖。2008年被《泰晤士报泰》评为1945年来英国五十名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拜厄特说,我想用女性神话来代替男性神话。男性神话是濒死和复活。女性是新生与复兴。
我觉得这个话题太大了,事实上本书的故事本身也是如此。一开始铺得很开,以至于我读了近五分之一都感觉有点云里雾里。所以我花了很长时间去读。
这里不讨论女性神话或者女性自由,我更想从一个妈妈的角度,去思考女性实现自我和孩子成长的关系。
单身妈妈和儿子,两个独立的人
弗雷德丽卡带着儿子一起生活,她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充满母性光辉的慈母。她瘦弱,有一个情人,无法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
但是,作为两个独立的人,她很了解儿子,也很尊重他。她从不阻止儿子去乡下见父亲。在她的潜意识里,她可以为儿子付出生命。
她为情人的即将离开苦恼;因为教学理念的缘故,她放弃了学校的教职,但依然想学习和善于思考;儿子因为看不到电视而经常哭闹,她仍然不觉得电视非必须不可。
但是阴差阳错地,她走进了电视新媒体的新世界,在这里她逐渐找到了自己,并最终成长为犀利、渊博的“吹响口哨”的人。
故事的最后,她听从了儿子,放下别扭,和肚子里的第二个宝宝,儿子,还有爱人,站在一起。他们笑着,因为世界就在他们面前。
单身妈妈很难,但仍然可以站起来,创造自己的新生活。
很多失去婚姻的妈妈,往往陷入自怨自艾中难以自拔。对未来悲观,觉得没有条件再谈爱,觉得为了孩子就得苦哈哈。
殊不知,唯有自身闪闪发光的妈妈,才是孩子自信和幸福的最大底气。
被家暴的妈妈和孩子
露西经常被丈夫甘纳家暴。终于,露西奋起反抗,并最终重伤了甘纳。但三个孩子也在父母的战斗里受了伤,最小的一个很可能会失明,很惨。
露西被指控人身伤害罪,她一直沉默以对。
然后呢?我们希望露西勇敢站起来揭露一切,我们希望恶人有恶报,希望孩子们被呵护,在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
家庭暴力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在我们身边,露西何其多!被伤害的孩子何其不幸!
这样长大的孩子,即使身体健康,心理也是有缺失的。不少孩子成年后会有一辈子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
真正能及时止损和挽救孩子们的,只有妈妈自己。妈妈真正站起来,积极终结恶劣的局势,远比辛苦隐忍维持一个表面完整但实际千疮百孔的家庭,要容易。
而这之后,就是新生。
被牺牲的妈妈和孩子
兰姆记得所有,但无法从记忆中走出来,无法摆脱痛苦。他病了。
还是个孩子的兰姆,亲眼目睹了妈妈和姐姐的尸体惨不忍睹地横在他眼前。
他认为,是他的父亲如亚伯拉罕燔祭以撒一般牺牲了妻女,甚至打算牺牲他。
他认为,恶魔控制了上帝,所以上帝引诱亚伯拉罕杀害自己的儿子。
实际上,上帝是善的化身,他让亚伯拉罕以子燔祭,但最后关头天使挡住了亚伯拉罕,以撒没有死。
作为神选之子,他是一个圣人,他应该相信自己的父亲,也相信上帝。
但实际上,他会恨一辈子。
妈妈和姐姐的尸体,永远并排躺在他心头。
有被牺牲的妈妈,有一个圣人父亲又如何?自己是天选之子又如何?
母子亲情,是孩子心底最坚实的温暖港湾,不论孩子长到多大。一个被牺牲掉的母亲,特别是孩子亲眼看到的惨烈,会是孩子一生都不愿走出的痛。
所以,从母亲不在的那刻起,孩子便病了。
尾声
女性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失去自我。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女性,尤其是当了妈妈的女性,对自己,对孩子,乃至对家庭稳固社会和谐,都有着超乎想象的作用。
俞敏洪在一次演讲中说:
“一个国家的女性的水平,就代表了国家的水平。女性素质高,母亲素质高,就能够教育出高素质的孩子。
男性也会被女性的价值观所引导。女性如果愿意追求知性生活,男性一定会变得更加智慧。女性如果眼里只有钱,男性就会拼命去挣钱,忽视了精神的修炼。女性强则男人强,则国家强。”
道出了很多人没看到或不愿承认的事实。
拜厄特的小说,从某个角度深刻揭示了女性要自强的真相。女性也可以吹口哨。
#这才是家庭教育#
——End
我是@辣妈达摩院, 多平台原创作者,读书推广人。专注育儿,亲子户外,亲子共读,亲子共成长;专注自我,读书写作,写字画画,修炼不止步。期待同频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