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正面管教?简.尼尔森博士告诉你答案

孩子的教育我相信是每个父母心中的头等大事,尤其是在成为一个父亲之后,这种体会才更深。在孩子出生前后,我看了不少关于养育孩子的书籍,也是诚惶诚恐,在不断学习。在阅读的这些书籍里,对我启发最大的就是简.尼尔森博士的《正面管教》这本书。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正面管教?简.尼尔森博士告诉你答案

正面管教

最早接触正面管教这个概念是从樊登的《读懂孩子的心》这本书开始的。书里其中的一个章节介绍了《正面管教》里的一些概念和用得到的一些方法,并拿作者自己发生的事情举例说明。当时就觉得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正面管教?简.尼尔森博士告诉你答案

读懂孩子的心

1.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正面管教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正面管教?难道从小到大父母教育我们的方式是有问题的吗?书的一开篇就指出了一个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正面管教?简.尼尔森博士告诉你答案

也可能并不是之前的方式有多大的问题,而是现在的社会在改变,我们以前认知里的教育方式部分已经不适用于如今的生活。一般而言,大人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分为三种方式:

1.严厉型(过度控制):“这些是你必须遵守的规则;这是你违反规则会受到的惩罚。”孩子参与决策的过程。

2.骄纵型(没有限制):“我们没有规则。我相信我们会爱对方,并且会幸福,我相信你以后会选择自己的规则。”

3.正面管教(有权威的和善与坚定并行):“我们一起来制订对方双方都有利的规则。我们还要共同决定在遇到问题时对大家都有益的解决方案。当我们必须独自做出决断时,我会坚定而和善,维护你的尊严,给予你尊重。”

很多人强烈地感觉到严厉和惩罚是很管用的管教方式。从直觉和经验上来讲,这个确实是最管用的,能立即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我们古话里的“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大概也都是这个意思。

2. 严厉和惩罚的危害

从短期看这也许会很有效果,但是从长期来讲,会造成四个“R”的不良后果。

1.愤恨(Resentment)——“ 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2.报复(Revenge)——“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

3.反叛(Rebellion)——“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4.退缩(Retreat)a. 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

b. 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正面管教是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鲁道夫.德雷克斯的思想为基础的。书中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坚定而和善。这也是正面管教的基石。

“和善”意味着既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而且我们需要做的是“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赢得”孩子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和善而坚定),坚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战胜、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赢了”孩子,使孩子成为失败者。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正面管教?简.尼尔森博士告诉你答案

父母和孩子

3. 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

而通常失败会导致孩子反叛或者盲目顺从。《正面管教》也给了四个步骤使我们“赢得”孩子。

1. 表达出对孩子的感受到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 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 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 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知道你们达成共识。

书中还提到一个观点: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就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翻译过来就是“我感受不到归属或自我价值,而且我对于如何获得到它们抱有错误的想法”。类似的观点我在其他地方也看到过。我们常常认为一个孩子淘气,性格乖张是由于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的溺爱导致。其实并不是。孩子们的做法其实是在抗议,他们感受不到大人的爱和在乎。我们常常会很容易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这是需要每个家长都要去反思的。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正面管教?简.尼尔森博士告诉你答案

简.尼尔森

而且我们也要确保把爱的信息准确传递给孩子。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我们也可能会生气,失去控制去批评孩子。我们当然是爱孩子的,事后我们会告诉孩子“我批评你是为了你好”。但是在当下,孩子感受到的绝对不是爱,而是恐惧。爱绝对不对造成任何伤害!

我们不要有错误的观念认为,想让孩子变得更好,必须要让他们感觉更糟(批评或惩罚他们)。

4. 弥补伤害的三个R

但是如果我们真的控制不住自己而去伤害了孩子,有没有办法弥补呢?书中也给出了可行的方法,简称为三个R。

1.承认(Recognize)——“啊哈!我犯了一个错误!”

2.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

3.解决(Resolve)——“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很多家长也许会很委屈,明明自己就是想试着用正面管教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但是就是不排除孩子撒泼、淘气、哭,怎么讲道理都没办法。这种现象其实也是正常的。孩子也会试探规则。他之前通过哭闹的方式就会让你妥协,还会继续通过这种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

因此,当我们使用正面管教的方式时,事情在变得好起来之前往往会变得更坏。尤其是在孩子试探的过程中,保持和善而坚定是有困难的。所以作者也在书中反复强调这一点,要保持“坚定和和善”。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正面管教?简.尼尔森博士告诉你答案

和善的父母

5. 写在最后

很多父母和老师都说过这句话,“我已经告诉过你一百遍了”。我自己对这句话就不陌生,成长的过程中也经常听过。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说一百遍是没有效果的,愚笨不堪的不是孩子,只要大人不是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将本应该由孩子来承担的责任揽过去,孩子就永远也学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们需要把思路转向关注于解决问题。传统的管教方式是关注孩子要做什么,而正面管教是教给孩子要做什么,并给他们一些基本的指导。孩子们整个过程是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当然,教育孩子不只是正面管教这一种方式,作为家长,我们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断学习,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相对合格的父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