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失落叫做:孩子小的时候总是缠着你,长大后想和孩子多说会话,孩子却嫌烦。
想必很多家长都有这种心理落差,孩子还没接触这个社会前,总像屁虫一样黏在妈妈身后,等孩子长大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子,妈妈再想多关心下孩子,孩子却表现的非常不耐烦。
一次我去商场,就看到了这样的一幕。一个女生气汹汹的走在前头,后面跟着一位像妈妈一样年纪大的中年妇女。前面的女生突然回头一个怒吼:你总是跟着我干嘛?真的烦死了!
这种行为引起路人纷纷侧目,而那位妈妈脸上也总是也全是落寞的神态。家长到底应该怎样和青春期的孩子友好相处,这是一直以来困扰家长的大问题。以下三点,家长千万要注意!

一、摆正心态,做好准备
首先要清楚的是,青春期是孩子正常的心理表现,所以在孩子身上期到来时,家长就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来迎接孩子的青春期。与此同时,家长也可以提前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可以告诉孩子:“妈妈一直在你身边陪伴着你,不管你发生了什么或者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告诉爸爸妈妈,爸妈可以帮你解决烦恼。听你倾诉。”
除了心理上的准备之外,家长更要从小就给孩子树立正确地表达情绪的方式,教会他不要随便对别人发泄情绪,要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样即便孩子到了青春期,心里想要发泄的时候也不会做得特别过分。
教会孩子在青春期如何正确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教会他们如何去应对这些情绪带来的烦恼和忧愁,明确他们当下的主要任务,不要被情绪裹挟。
二、少叮咛,多理解
在青春期就是他们自我意识旺盛的时候,所以在这个年龄阶段,家长要给足孩子包容心和理解。
而且在孩子半成熟的心理作用下,他们渴望自己有话语权自己能够决定自己的事情,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尽量避免拿教育口吻来跟孩子交流,更不要用命令的方式去强迫孩子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
而是孩子心情完全放松下来时,以平等的朋友姿态,去和孩子旁敲侧击地探讨和商量,要和孩子营造一种平等,友好的氛围。这样既能照顾孩子的感受,又能在无形当中解决了孩子的困扰。
三、不否定,多鼓励
青春期正是孩子三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年龄阶段,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都有莫大的影响,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方式中,家长还是要以鼓励和支持为主,不要用言语去打击孩子自尊心。
否则家长的频繁打击会潜移默化对孩子的自信心有影响。其次在之后再碰到其他事情的时候,孩子也不太愿意跟家长在谈及自己的烦恼。这样家长就会白白浪费很多能够和孩子拉近关系的机会。
声明:文中图片均来自ins,博主为@darling.children,如果你在教育育儿的过程中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或者遇到了让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欢迎一起来探讨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