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喜欢讨价还价,家长怎么办?

“妈妈,我想吃十颗糖。”

“不行啊,五颗总可以吧?”

“也不行,那三颗呢?好不好嘛!”

“不要嘛,一集故事还没看完呢。看完这集,我还想再看一集。”

全天下的孩子似乎都一样,天然就会这一招,看动画片、吃零食、买玩具,只要遇到他们喜欢的事情,总是会与家长陷入没完没了的“讨价还价”。

家长到底该坚持立场,还是给孩子让个步皆大欢喜呢?这真是让人头疼的事。

孩子总喜欢讨价还价,家长应该怎么办?

年糕妈妈在《你的亲子关系价值千万》中分享说,一开始,对年糕的“得寸进尺”年糕妈妈有点生气。

可仔细一想,小孩子讨价还价,真的就完全不好吗?

在努力争取多吃一颗糖、一块蛋糕的时候,真正让孩子感到满足并快乐的,到底是什么呢?

是掌控感。

对孩子来说,多数的掌控活动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就像讨价还价,就算他们争取到多吃一颗糖、多看半分钟动画片,高兴得手舞足蹈,但这并不是因为那颗糖或是那半分钟动画片,而是因为他们体验到了掌控局面的快乐。

孩子喜欢讨价还价,家长怎么办?

所以,对孩子来说,比多拿一颗糖果、多吃一口蛋糕更感到满足的是,他发现自己可以通过“谈判”,从大人那里获得一点掌控感!

为了达成某个目的和大人“讨价还价”,是孩子与外界的联系变强的表现。

从最初掌控自我,到掌控外物,再到试图去“掌控”他人,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逐渐成长。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既促成这种成长,又不会因一味地满足孩子而让他变得娇惯任性呢?

原则的制定,最重要的是大家能一起遵守,年糕妈妈从来不允许家人说“你乖乖听话就奖励你一个冰激凌”“把这个饭吃了可以吃棒棒糖”之类的话,如果大人平常就这么诱惑孩子,靠给好处、讲条件管教他们,那么孩子很容易反过来跟父母讲条件。

年糕喜欢吃甜食,年糕妈妈尊重他,每周的甜品日也是为了让他好好享受美食,这是他的权利,而不是家长用来管教他、让他顺从的方法。

除了影响身体健康的原则性问题,年糕妈妈甚至开始鼓励孩子讨价还价,并做出适当的让步。

因为年糕妈妈知道,从讨价还价里获得的某种掌控感,能让孩子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

孩子就像大人的一面镜子,对于大人的套路,他们总是学得很快。

但我们却常常忽视了孩子其实也有自主意识,讨价还价标志着这种意识的萌芽。

讨价还价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体现孩子与人协作、主动沟通的能力,这种能力也是精英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其扼杀孩子讨价还价的机会,不如把他们的争取心和谈判气势慢慢引导到正途上去。

当孩子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获得被认可的机会,他的自信和自尊才会逐渐建立起来。

最重要的是,当孩子面对自己的渴望敢于讨价还价,而不只是唯唯诺诺,这就意味着他清楚地知道,无论自己的诉求最终会被父母接纳还是拒绝,他有说出来的权利。

从主动提出到能和父母相互协商、达成共识,这不仅意味着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合作的过程有效,更证明了家庭教育获得了真正的成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