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不合群?别再说孩子是一张白纸,基因的作用不可忽略

几天前有家长分享了关于自己孩子的一个苦恼,说她的孩子总是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就算玩也不是特别放得开。其他小朋友都在一起跑跑跳跳特别开心,只有他待在一边看,叫他去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他也不去,说重了就不高兴,做家长的心里特别不是滋味,觉得自己的孩子特别不合群,但也做不了什么,只能在旁边干着急,这位家长甚至还去查过,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心理问题,不愿意社交之类的。

孩子不合群?别再说孩子是一张白纸,基因的作用不可忽略

这位家长的心情做父母的应该都能够理解,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和其他孩子一样正常玩耍,而不是成为人群当中比较特殊的存在,但是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同,孩子也是一样的。

常常有人说,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其实不是的,基因的影响其实要比你想象中大得多,每个孩子生下来就具有各自的性格,有的孩子天生好动,有的孩子则更喜欢处于安静的环境当中,做家长的不需要为此焦虑,孩子就像是一朵花,每朵花都有它自己盛开的花期,也许你的孩子比较慢热,只是因为他的花期晚一些,不代表他盛开的时候就不会美丽。

孩子不合群?别再说孩子是一张白纸,基因的作用不可忽略

而且,孩子的性格是没有好坏之分的,这位家长有这样的苦恼,是因为她内心深处喜欢活泼开朗一些的小孩子,从大众的认知角度来看,孩子一般都是活泼的,所以这位家长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异于常人。但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家长头疼于自己家孩子的活泼好动,他们的内心也许反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安安静静的。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不可能因为家长的愿望就改变,他生下来要逐渐适应这个社会,家长要做的就是帮助他适应,而不是按照自己的喜恶试图改变孩子的天性。作为成年人,我们都觉得做自己是一件很幸运的事,那为何要强迫孩子成为另一个人呢?

孩子不合群?别再说孩子是一张白纸,基因的作用不可忽略

因此,针对孩子的性格问题,最先要改变的,是家长的心态,不要焦虑,接下来才能心平气和地引导孩子进入人群,去社交或是生活。

在家长心态改变后,就要来具体分析一下孩子的行为背后的原因了。因为孩子他的表达能力不像成年人一样好,很多时候,他无法解释自己为什么这样做,他说出口的只能是自己的感受,比如“我不想这么做”或者“我就想怎样怎样”。

很多家长听到这些话就会失去交流的耐心,觉得孩子是在闹脾气,然而实际上孩子只是不知道要说什么原因,也不知道怎么说罢了。

孩子不合群?别再说孩子是一张白纸,基因的作用不可忽略

像这位家长口中的“不合群的孩子”,后来家长耐心询问过后知道,这个孩子是觉得那些跑跑跳跳的小朋友玩的游戏很危险,可能会伤到自己,所以他不想和那些小朋友一起玩。而且他觉得,自己这样自己一个人玩也很有意思,他经常给自己设定一个场景,比如说他会用积木搭建一个城堡,而自己是守卫城堡的士兵,那些玩偶小人想要进入城堡都要经过自己的审核;又或者自己是停车场的管理员,给那些来来往往的玩具车收费之类的。在他的小世界里,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游戏,而家长不知道这些东西,家长看到的只是孩子一个人孤单地自己在玩,这些内容,都是家长询问之后的结果。

知道了这些,家长也彻底放心,不觉得孩子性格孤僻,反而发现了孩子想象力丰富的优点。

那如何引导孩子说出这些呢?

孩子不合群?别再说孩子是一张白纸,基因的作用不可忽略

首先需要家长真的用心,愿意了解孩子的世界。

有很多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不听话,性格不好,其实是因为他们问的问题本身就让人不想回答,也就是“没用心”,问的都是浮于表面的问题。比如说一个孩子在搭积木,家长走过去,问:“你在干嘛?”但其实用眼睛看也知道问题的答案,家长看似在关心孩子,实际上只是在例行公事,在满足自己作为家长的一些欲望,而不是想要了解孩子,和孩子处于同一个世界。

可以把问题换成:“你在搭城堡吗?”孩子就会更加愿意回答。也可以进一步提问,城堡的大门在哪,住在城堡里的是什么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样不仅拉近了和孩子的距离,还让孩子主动进行思考,扩展了孩子的想象空间,对于孩子的成长相当有帮助。

孩子不合群?别再说孩子是一张白纸,基因的作用不可忽略

在孩子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时,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你在玩什么呀?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吗?为什么不愿意呢?是觉得他们不会玩还是不喜欢小朋友?问清楚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一方面让你更加了解孩子,另一方面也是让孩子懂得表达,从而更加信任父母。

这样孩子和家长就更容易建立良好的关系,也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询问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避免使用强迫性的词语,比如“快点告诉我”、“跟我说”、“说话呀”,这样的话跟直接强迫孩子去做事没有区别。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如果孩子不愿意表达,不愿意回答问题,家长就可以代替孩子回答,让孩子用点头摇头的方式确认。

孩子不合群?别再说孩子是一张白纸,基因的作用不可忽略

比如,家长可以问:“是担心小朋友们破坏你的玩具吗?”或者:“是不是喜欢xxx吗?”在做问题的时候,也要避免自己的主观评价,比如:“是觉得xxx的性格讨厌吗?”这样的问题也会影响孩子的潜意识,不利于孩子和同龄人交往,容易产生负面的想法。

总结一下,当孩子不合群的时候,家长不要过度焦虑,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并且将自己置于和孩子同等的位置上主动探究孩子内心的想法,不要采用强迫的方式让孩子去加入同龄人的圈子当中。

孩子不合群?别再说孩子是一张白纸,基因的作用不可忽略

如果能够解开孩子的心结让他愿意融入其他孩子是最好的,但如果孩子就是更喜欢自己一个人玩,那家长就不要过度干预,只要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那无论成长的方式是怎样的,家长都应该欣然接受,让孩子随着自己的天性发展,最终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成熟的大人。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孩子不合群?别再说孩子是一张白纸,基因的作用不可忽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