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品格‖管教孩子有章可循(二)——方式篇

品格‖管教孩子有章可循(二)——方式篇

二、管教的方式

管教的方式非常重要。方式到位的管教是深刻而有实效的深谈,方式不当的管教可能会成为重复而无效的唠叨甚至是激起孩子逆反情绪的导火索。

1.管教的时机

管教的时机可以分为事件发生前和事件发生后。事件发生前的管教需要家长有个预判,预判一下即将发生的事会融入哪些人、哪些事情,根据孩子以往的表现会做出什么举止,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什么。结合这些预判,事先对孩子进行管教,避免孩子在后面出现差池过大的行为举止。当然,常常有一些突发情况是我们无法预料的,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在事后管教,并且一定要及时,时间长了再提起来孩子可能已经忘记了,或者他会觉得你是在翻旧账。

2.管教的开场

管教前,要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你这里。然后,以开门见山的方式让孩子明白这是一场严肃的管教。曾经认为管教之前要说些暖场的话,但通过与孩子的沟通发现,开门见山孩子更容易听得专注,也更容易理解家长的意图。

开场的同时要探寻到事情发生的原委和真相,这与我们眼睛看到的或耳朵听到的情况不一定是一样的,所以一定要问他。比如,今天和你谈谈课堂上的事情。妈妈听说你在课堂上叠飞镖,并且向同学飞过去,这样做非常不妥。当时发生了什么?你能说说吗?这时候孩子说,妈妈,当时老师有一段时间不在教室,平时爱发牢骚的王同学就像我挑衅,对我说挖苦讽刺的话,我气不过,就叠了飞镖飞向他,没想这时老师回来了,正好看到我,并且严厉地批评我了。这样一来,家长会发现,孩子并不像之前理解得那样,故意扰乱课堂秩序,他前面是有起因的。如果我们不去和孩子还原真相,直接劈头盖脸训斥孩子,孩子不但感觉委屈,而且家长说的话他不会认可的。

3.管教的过程

管教的过程要挖到关键点,关键点即是突破点。比如上面这个例子,再深问下去,发现的问题是,王同学平时对哪个同学都是冷嘲热讽,并不特意针对谁,“招欠”已经成为他的毛病了。而自家孩子做作业时受不了王同学的干扰,内心烦躁,又被嘲讽,便采取行动。王同学我们无管教资质,但自家孩子也有不少需要调整改进的地方。于是,和孩子接着聊他的不妥。这种情况是孩子既有犯错又伴有委屈,同时出现,最不好管教。此时,如果孩子已经有接受的倾向,但还不够服气,于是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他不同的举动会产生的截然不同的结果。孩子能够在慢慢消化信息的话,就给他消化的时间。

4.管教的收尾

管教的收尾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示范,二是反馈。示范部分是和孩子讲清楚接下来他要怎么做。如何做家长都很擅长,这里有点像前面提到的预判,通过预判来告诉孩子相同场景下怎样才是正确的言行举止。反馈部分则是告诉孩子下一次或过一段时间后就处理方式再做一次讨论。这其实是给孩子暗示,让他明白这件事情不是这样就过去了,后面爸爸妈妈会监督他,关注他是否改正。

以上就是管教的方式,整个流程基本包括开门见山,探寻真相,深挖关键点,示范和反馈。

这些都是通过平时对孩子观察进行的总结,水平有限,请大家不吝赐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