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朋友吃火锅,隔壁桌是一家五口人在吃火锅,其中有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孩子的父母和爷爷奶奶在吃饭,孩子便想要母亲的手机,母亲告诉孩子:“宝宝乖,妈妈的手机没电了,等回家了妈妈给你看动画片好不好。”

孩子不依,直接哭了起来,还把爷爷递给她的火龙果直接丢到了地上,看着孩子哭,妈妈一脸抱歉的看着其他客人,但她并没有拿出手机给孩子看,给孩子说了一句:“你哭没用,在哭你就出去。”
她继续吃着饭,和其他人聊天,完全没管孩子,过了一会儿,她给孩子夹了一小块山药,孩子乖乖吃了山药,也不再提玩手机的事情。
这件事情引起了我的思考,其实现在有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发脾气,不分场合的大哭,让父母很为难,那么孩子发脾气时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顺着孩子来还是和孩子对着干呢?其实父母的处理方式决定了孩子将来的性格。
孩子发脾气时,父母最常见的处理方式有这两种:顺着孩子或者与孩子对着干。
顺着孩子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是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发脾气,就不在乎孩子的小脾气,直接顺着他们,满足他们的要求,让他们不要打扰父母的工作,父母这样做是不对的,父母这样做只会培养出一个喜欢无理取闹的孩子,以后有别人不满足他的要求,他便会发脾气,这样的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也很糟糕。
与孩子对着干
很多父母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喜欢与孩子对着干,他们看来,不能惯着孩子,与孩子对着干也是不对的,孩子的坏情绪没有疏解,情绪积压就可能导致孩子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一、调整期待
父母首先应该调整期待,很多父母对孩子期待值过高,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不应该随便发脾气,所以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父母就会很生气,想要教训孩子,绝对不妥协,与孩子对着干,也不管孩子的情绪,总之就是我不惯着你。
这样做是不对的,父母应该调整期待,用对待普通孩子的方式对待自己家里的孩子,孩子始终是孩子,换位思考一下,就算是我们成年人,我们都有情绪,不过我们懂得分寸,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父母要允许孩子有坏情绪,同时帮助孩子处理坏情绪。
二、不要打孩子
很多父母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觉得孩子无理取闹,就会打孩子,这样治标不治本,只是用暴力让孩子妥协。
只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叛逆或者他们以后就不会表达情绪了,他们忍着自己的情绪,但他们不会疏解情绪,直到有一天,他们会被这些情绪压垮,患上自闭症或者抑郁症。
三、不要在孩子发脾气时讲道理
很多父母试图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给孩子讲道理,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我们发脾气的时候,别人跟我们讲道理我们能听进去吗?
我们只会觉得别人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所以父母不要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给孩子讲道理,这是没用的,有时候还会把自己搞得很生气,父母要注意了,可以等孩子冷静下来之后,在跟孩子讲道理,这个时候孩子也可以听的进去,此时的讲道理才是有意义的讲道理。
父母要知道孩子自己的想法是什么,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情绪,给孩子一些耐心,和孩子交流沟通,然后帮助孩子疏解情绪。
父母也要帮助孩子,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坏情绪,从而解决坏情绪,孩子自己意识到坏情绪也是最好的情绪解决方法。
坏情绪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一直不疏解,就有可能会压垮孩子,父母疼爱孩子,就要帮助孩子,疏解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