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是最亲的人。
而兄弟姐妹和睦相处,需要三个“附加条件”。

01、兄弟不共财,要靠自己。
人与人之间最好的关系,就是没有关系。
任何关系,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和亲疏,才不会受伤。
兄弟姐妹之间也是如此,远了香近了臭,走得太近了,难免会有矛盾。
有网友在网上吐槽:以前教课书上教育我们要“孔融让梨”,但现实无比打脸。
三兄弟中,自己结婚比他们早,在外面借房子住。
老父亲生病,自己出钱出力,之后因为赡养问题,他们吵得不可开交,最后还是自己把父亲接到家里照顾。
如今家里老房子拆迁了,有壹仟多万元动迁款,明明自己和女儿的户口也在其中,但一分钱都没分到。
所以自己现在还住在25平方米的房子里。
最后,他感慨,利字当头,没有亲情。
的确,兄弟姐妹交往,一些举手之劳的小事不足挂齿,但是涉及到利益问题,就另当别论。
老话说,人非圣贤,“利”字在心中。
亲情和友情,永远固定在财富相互平均的界面,如果财富发生倾斜,其包含的本质也会发生变化。
兄弟姐妹是一种人脉,但是不要一直期望。
人这一生,要靠自己,有时候别把兄弟姐妹看得太重,保持适当的距离,也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02、大度一点,少计较点,就不会心生嫌隙。
知乎上,有人问:父母都走了之后,兄弟姐妹基本不来往了,是真的吗?
高赞回复是:老人端水端不平的,父母还在世,兄弟姐妹可能就已经不来往了。
其实,兄弟姐妹的关系,多半是由父母决定的。只是,父母也都是普通人,无法考虑周全。
大部分父母只是凭自己主观的想法去爱孩子,所以并不会让所有的孩子都满意。
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即便手心手背都是肉,却也有肥有瘦。
对于父母而言,十个手指头咬哪个都疼,但他们可能最疼最弱的那一个,因为最弱的应该帮一帮。
此时,我们要学会包容,尊重父母的“偏心”,感恩父母的养育。
人们说,十个手指不一样齐,但是各有各的作用。如果非要拆开,那么手掌就废了。
兄弟姐妹也是如此。
兄弟姐妹成仇人,邻居隔壁看笑话,手足相残不可取,携手同行才永久。
亲不亲,一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血浓于水都是一母所生,各让一步海阔天空。
03、面对冲突,既要学会主动和解,也要接纳对方的道歉。
不管你是否承认,血脉至亲是不能忽视的人脉。这份亲情,会常常召唤你,要去做点什么。
兄弟姐妹之间,难得糊涂,就是福气。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父母过世后,老大与老三成了仇人,原因是父母在世时分地的问题。
当年,父亲将一处宅基地许诺给了对自己照顾有加三女儿,但老大不同意,觉得不公平。
老大与三妹都认为自己有理,但父亲在世时,碍于父母的情面,不敢明目张胆闹不愉快,但父亲一走,两个人立马翻脸,还要对簿公堂。
最终,还是老二把两个人召集在一起,好言相劝,才化解了矛盾。
《圣经》里说:“爱你的仇敌。”
其实,兄弟姐妹是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兄弟姐妹结仇了,唯有“爱”才能化解。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
人来到这个世上,能有兄弟姐妹是修来的缘分,只有相亲相爱,才是善待彼此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