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知乎高赞回答揭露残忍真相:到底是谁毁掉了孩子?

知乎高赞回答揭露残忍真相:到底是谁毁掉了孩子?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话题是:成年人的崩溃是从哪一刻开始的?

六千多个回答中,各有各的心酸,然而我在看到一位匿名用户的第一段文字时,我就忍不住泪流满面。

这位爸爸说,从2020年7月26日凌晨5点34分开始,他躺在床上收到儿子的短信:“我实在是走不出来。”

他给儿子回了短信,但是没有收到回复,就赶紧起床,发现儿子已经不在自己的床上了,他慌慌张张冲上天台,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儿子。

可是等他下到一楼后,110和120的车辆已经来了,他儿子的生命在这一刻戛然而止,他的人生同样如此。

从8月18日开始,直到今年的9月12日,他断断续续地在这个回答中,写下对儿子的想念,读来让人十分动容。

然而,这个回答能够获得5.8万的点赞和1.06万的评论,足以说明这个16岁男孩的决然离开,绝对不是一时想不开,而是与父母有着脱不开的干系。

知乎高赞回答揭露残忍真相:到底是谁毁掉了孩子?

【1】

逼迫孩子优秀,是父母最容易犯的错。

“他的一生,从幼儿园得的第一朵小红花,参加电台节目的录音,全国书法大赛的获奖证书,三岁就参加跆拳道,一张张的普级证书,一年级就开始参加楚天英语大赛,一张张的奖状,后面渐渐就是一张张奥数的参赛证,一张张奥数的得奖证书。”

短短的几行文字里,我们能够看得到孩子是多么地优秀,但是没有哪一个孩子是天生优秀的,这背后必然离不开父母施加的压力。

爸爸在去年的9月11日这天写道:“儿子,又到周末了,以前周末很忙,周六上课,周日培优。”

除了周一到周五在学校上课,周六和周日还是没有一点空闲时间,才有了儿子一张又一张的获奖证书,让儿子成为父母的骄傲。

多少父母如这对痛苦不堪的父母一样,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不断逼迫孩子学习、学习,以为只有让孩子优秀才是成功。

前一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中,蒋欣饰演的妈妈田雨岚,对儿子颜子悠就是“高标准、严要求”。

知乎高赞回答揭露残忍真相:到底是谁毁掉了孩子?

从一年级开始,颜子悠就要上奥数、作文等各种培训班,为了“小升初”能考上名校,田雨岚更是直接停了颜子悠唯一喜欢的足球课。

当颜子悠终于承受不了学习的重压,在奥数竞赛的考场上,彻底情绪崩溃撕掉试卷跑出来后,田雨岚这才明白,一个健康的孩子远比优秀的孩子更重要。

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在一次演讲中说,她的孩子曾说,父母感受不到他们这一代人的痛苦,每天早上7点10分坐在教室里,要坐到下午5点30分,晚上回家写作业到11点30分。

孩子说:“妈妈,这不是一天,是十二年,连周六、周日都被你们占上。”李玫瑾坦诚地说:“我一想,这人不疯才怪呢!”

其实,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考得上清华北大,只有当父母能够接纳自己的孩子只是一个普通人的时候,才会从行动上不再逼迫孩子学习。

正如蔡元培在《中国人的修养》中所说:“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 修养。”

知乎高赞回答揭露残忍真相:到底是谁毁掉了孩子?

【2】

看不到孩子的痛苦,是父母最大的失责。

这位爸爸说:“我们只注意了他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荣誉,却忽视了他的笑容却渐渐消失。”

当儿子在家里嚎啕大哭的时候,父母认为只是压力大了点,哭出来就好了;当看到儿子划得伤痕累累的胳膊的时候,父母才带他去看心理咨询师。

即使父母带儿子去精神卫生中心,做出来的每项测试都显示有问题,他们却在潜意识里不愿意面对,觉得问题不大,儿子最终承受不了选择离开。

父母总是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要求孩子一心学习,却看不到孩子在学习上的无力和无助,很有可能酿成悲剧。

看过一则湖北十堰交警的微博,一名14岁的男孩居然脱掉上衣,躺在马路中间,幸亏交警及时赶到,才把男孩劝阻到路边来。

男孩的妈妈说,一大早让他写作业,他不愿意写,在一边玩,妈妈就唠叨了几句,他就直接跑出了家门。

知乎高赞回答揭露残忍真相:到底是谁毁掉了孩子?

或许从父母的角度看来,男孩这么干就是在为不写作业找借口,而我却想说,为什么男孩宁愿不要命了,也不愿意写作业呢?

父母看不到孩子异常行为背后隐藏的深深的痛苦,那么就不可能在平时的教育方式中,懂得缓和亲子关系,并协助孩子走出痛苦的深渊。

在《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中显示,中国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异常总患病率为15.6%,男性低于女性。

儿童和青少年抑郁障碍的检出率为3.7%-40.0%,焦虑障碍的检出率为20.31%-26.70%,而且检出率及患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情绪问题(如抑郁、焦虑)和行为问题(如攻击性行为),学习焦虑、冲动倾向、恐怖倾向、对人焦虑和自责倾向是小学生中检出率最高的五大心理问题。

没有一个孩子是突然崩溃的,父母如果始终看不到孩子承受的痛苦,当孩子决然离开的时候,父母连后悔的机会都不会有。

知乎高赞回答揭露残忍真相:到底是谁毁掉了孩子?

【3】

不给孩子成长的自由,是父母的最残忍的爱。

在去年9月21日的记录中,这位爸爸说:“从小到大,我们一直给你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也许正是这种密不透风的关怀让你无法承受。”

这句话虽然轻描淡写,但是“密不透风”这个词透露出来的却是,儿子从小到大就被父母控制在手心里,一点成长的自由都没有。

儿子曾哭着问父母,把他生出来征求过他的意见没有?现在悲剧发生以后,他们还祈求儿子:“再给我们一次机会吧。”

孩子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并不是“学习的机器”,而是父母带着孩子,跟世界建立丰富的链接,让孩子愿意并且快乐地活着。

看过一则新闻,江苏南通的单亲妈妈杨某,对女儿的学习要求非常之高,想让女儿小学的时候就学完中学的英语课程。

一旦女儿没有完成杨某布置的“提升作业”,她就会用铲子打女儿的头,第一次烫伤了女儿的手,居然还不收手,第二次直接烫到了女儿的脸。

知乎高赞回答揭露残忍真相:到底是谁毁掉了孩子?

这是什么样丧心病狂的妈妈?拔苗助长也就算了,更是直接伤害孩子的身体,到底是否知道,孩子是个独立的人,不是任由父母处置的物体?

外婆告上法庭想要争取外孙女的抚养权的时候,杨某还在强调说:“需要把小孩培养到一定 的地步、一定的台阶,才有好的未来。”

杨某却没有意识到,按照她这样的培养方式,女儿还有未来可言吗?不被亲妈打死就已经是万幸了,更何谈成长的自由呢?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说:“孩子不是黏土,任由父母恣意妄为地捏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孩子有自己的生命,他们属于自己。”

深以为然,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的是父母的守护和教导,但不是父母全天候24小时的管控,更不是让孩子成为父母的“提线木偶”。

给孩子成长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拥有自由自在的生命,才能激发孩子对生命的热爱,愿意为了更好的明天而努力拼搏。

知乎高赞回答揭露残忍真相:到底是谁毁掉了孩子?

【4】

这位爸爸的记录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儿子离世的前一天,也就是7月25日吃晚饭的时候,笑眯眯地对妈妈说:“你是一个笨妈妈。”

当妈妈表示愿意改正的时候,儿子却笑咪咪地说:“晚了!”

是的呀,真的晚了!孩子已经彻彻底底地绝望了,才会那么决然地走上天台一跃而下!

父母是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的人,请不要做亲手毁掉孩子的人,那将是孩子人生最大的悲剧,也是父母最大的失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