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哥哥跟妈妈说“不想要弟弟”,该怎么回答?听听心理学家怎么说

同事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6岁上一年级,小儿子3岁刚上幼儿园。

她跟我闲聊时说到,她家大儿子曾经好几次问她:“妈妈,我们可不可以不要弟弟了?”

哥哥跟妈妈说“不想要弟弟”,该怎么回答?听听心理学家怎么说

对于这个问题,她自认为已经很刻意地去避免生二胎对一胎带来的困扰了。

比如她会专门找时间和大儿子单独去游乐场玩,会把QQ空间的背景图设置为和大儿子的合影,但即便这样,大儿子还是觉得妈妈对弟弟更好,自己很伤心。

哥哥说不想要弟弟、不喜欢弟弟,其实是在嫉妒弟弟抢走了妈妈的时间和关注,这让她很苦恼到底该怎么做。

哥哥跟妈妈说“不想要弟弟”,该怎么回答?听听心理学家怎么说

对于她的苦恼,我很理解,但是当时却也没有很好的办法帮助她解答,因为我也很担心自己如果打算要二胎了,可能也会面对同样的问题。

直到最近我看了本书,对于这个问题突然豁然开朗,这本书叫《拉鲁斯儿童心理小百科:60个帮助儿童成长的人生大问题》。

哥哥跟妈妈说“不想要弟弟”,该怎么回答?听听心理学家怎么说

它是如何帮父母解答孩子“不想要弟弟妹妹”这类问题的呢?

书中设置了一个情景:6岁的阿莉西亚问妈妈:“为什么妈妈更喜欢妹妹?”

哥哥跟妈妈说“不想要弟弟”,该怎么回答?听听心理学家怎么说

妈妈首先接纳和承认了孩子的情绪,帮孩子树立了这个情绪的由来:让孩子了解到自己认为妈妈更喜欢妹妹,是因为妹妹比较小,需要妈妈更多的照顾,得到了妈妈更多的时间和关注。“你之所以这么想,也许是因为嫉妒妹妹,你觉得她拥有比你更多的关爱。”

同时,告诉孩子,嫉妒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情感,尤其是面对自己所爱的人的时候,这种情绪更强烈。虽然没关系,但是我们也需要避免嫉妒情绪引发的愤怒和伤害。

哥哥跟妈妈说“不想要弟弟”,该怎么回答?听听心理学家怎么说

妈妈是这样帮助孩子解决这种嫉妒情绪的:

一方面,向孩子保证妈妈的爱不会少。

妈妈告诉阿莉西亚:“妈妈保证,妈妈的心是有弹性的,当她拥有更多的孩子时,她的心也会变大”,妈妈对于每个孩子的关爱都不会少。虽然妈妈需要花费更多时间照顾妹妹,但爱不是通过时间来衡量的,没有妹妹前妈妈也是这样照顾同是小宝宝的阿莉西亚的。

另一方面,妈妈告诉孩子嫉妒心大作时怎么办——

“当感到极度令你发狂、无法控制时,你可以去找妈妈或爸爸,把自己的感受告诉他们。他们会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你就会沉浸在’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中。”

哥哥跟妈妈说“不想要弟弟”,该怎么回答?听听心理学家怎么说

妈妈对于阿莉西亚“为什么妈妈更喜欢妹妹?”的回答,其实就是心理学中典型的接纳与承诺疗法(ACT),这个方法可以很好地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问题,了解自己的情绪,解答自己的困惑,有一胎嫉妒二胎这个困扰的父母可以试试。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通常都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天问”,问题是他们了解世界的大门,是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桥梁。

哥哥跟妈妈说“不想要弟弟”,该怎么回答?听听心理学家怎么说

在《拉鲁斯儿童心理小百科》这本书中,作者卡琳 西蒙妮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帮助父母如何更好地回答孩子的“天问”。

书中收集了孩子们可能遇到并且深受困扰的60个问题,这些问题以对家长“灵魂拷问”的方式呈现,比如上面的“为什么妈妈更喜欢小妹妹?”。

又比如“为什么爸爸妈妈要分开呢?” “为什么不喜欢一个人睡呢?”“为什么总觉得自己像个隐形人?”“ 人为什么会死呢?”“白色幽灵真的存在吗?”等等。

这些问题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亲情、爱情、友情、死亡、学校、家庭、社会交往、恐惧等等。

哥哥跟妈妈说“不想要弟弟”,该怎么回答?听听心理学家怎么说

很多问题可能我们父母平时都从未想过,但必须承认的是,对于他们发出的“天问”,家长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导和回答,不仅会阻碍他们好奇心的发展,还有可能会给孩子留下被忽视、被决定的二次伤害。

本书作者卡琳 西蒙妮是法国临床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师,她毕业于巴黎心理学学院,曾接受过家庭治疗方面和ACT(接纳与承诺疗法)方面的培训,在儿童精神保健中心与患病儿童相处长达25年之久。

哥哥跟妈妈说“不想要弟弟”,该怎么回答?听听心理学家怎么说

儿童心理学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但在书中作者以一种充满童趣的小故事,用看似浅显易懂但是又非常专业地回答,带领我们这些非专业家长一点一点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

作为父母都应该学一些儿童心理学知识,我很认可书中的一句话,了解儿童心理学,其实“不为自己成为心理学家,而是为了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使其顺利度过每一个关键阶段。”

哥哥跟妈妈说“不想要弟弟”,该怎么回答?听听心理学家怎么说

如果能了解孩子的心理,家长就能够很好地引导他们去认识自己,了解世界,解决可能遇到的大部分问题,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