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血战平型关,林总推测会伤亡两百名老红军,却伤敌一千自损一千

血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平型关战役是八路军的对日第一仗。这场仗不仅重创了日军,支援了正面战场的作战,还是全面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场大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15师开赴前线

1936年12月发生的西安事变,促使蒋介石同意了枪口一致对外,共同抗战的主张。之后经过双方的反复措施,最终于1937年上半年确定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和新四军的编制,人员,供给,对日作战任务。

血战平型关,林总推测会伤亡两百名老红军,却伤敌一千自损一千

1937年8月22日,国民党领导下的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原西北红军主力,也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担任总指挥,彭德怀担任副总指挥,下辖115师,129师,120师三个师。

当时国民党方面给八路军的编制有限,所以各师采用的都是两两制,每个师下辖两个旅,每个旅下辖两个团,每个师的编制定员为1.5万人。在这三个师中,115师是最先开赴前线的部队,也是最为奇装满员,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115师主要是由红一方面军和红十五军团改编而来的,原红一军团主力改编为115师343旅(旅长陈光),其中红2师改编为685团,杨得志任团长,红4师改编为686团,李天佑任团长。原红十五军团改编为115师344旅(徐海东任旅长),其中红73师改编为687团,红75师改编为688团,红78师编为两个营,补充到这两个团中。

此外,红一师单独改编为115师独立团,杨成武担任团长,原中央军委骑兵第2团改编为115师直属骑兵营。115师刚组建的时候,总兵力达到了15500人,但是实际开赴前线的共有两个旅五个团共1.4万人。

相比于另外两个师,115师不仅人数上远远多于他们,武器装备也比他们好。115师只有编制外的独立团兵力比较少,总兵力为1700多人,但是其他的四个团都是齐装满员,各下辖12个步兵连,一个机枪排,装备3到4挺重机枪,团直属队还有特务连,侦察连,警卫连,每个团的兵员数量都超过了3000人。

血战平型关,林总推测会伤亡两百名老红军,却伤敌一千自损一千

另外,115师的各级干部也十分年轻,师长林彪当时只有30岁,底下的团长基本上都在三十岁以上,甚至是在25岁以下,大部分的师级干部,旅级干部也都在40岁以下,这些指挥员虽然年轻,但是大都刚刚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有着顽强的战斗力。

八里埋伏

自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军大举进犯华北,日军第五师团长板垣征四郎,趁着中国第二战区主力被吸引到大同一线,率领所部向平型关杀来。板垣征四郎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在中国待过很多几年,对中国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十分了解,是个名副其实的中国通。

血战平型关,林总推测会伤亡两百名老红军,却伤敌一千自损一千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曾在日本留学,和日军第五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中将是同学。全面抗战爆发的前一年,板垣征四郎曾以关东军使者的名义前往太原拜访老同学,还顺道去五台山参拜,但当时让阎锡山疑惑的是,板垣征四郎不乘坐飞机也不乘坐火车来山西,而是经过蔚代公路穿过平型关,再经忻口徒步跋涉千里到达太原。

这一路上,板垣征四郎把山西的地形地貌看得清清楚楚,平型关这个战略要地也引起了他的重视。平型关位于山西省东北部,是晋东北的一个咽喉要地,两侧峰峦叠嶂,陡峭险峻,左侧有东跑池,老爷庙等制高点,右侧是白崖台等山岭。不过在进入平型关之前,有一条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狭窄沟道,是打伏击的理想地点。

板垣征四郎率部向平型关袭来后,阎锡山也知道这个战略要地的重要性,他知道过了平型关,就是一望无际的开阔地,没有地形的阻挡,以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无论如何也挡不住日军,要是再想阻挡日军,就得退到150公里以外的忻口了。

阎锡山火速集结了17军,33军,61军等部共15个旅的兵力开赴平型关,准备据险而守。但是板垣征四郎却命令两个步兵大队翻越2047米的大尖山,绕过阎锡山所部的正面阵地,向平型关侧翼直插而来。国民党军被这1000多名日军吓得不轻,纷纷向后溃散,放弃了平型关地区。

血战平型关,林总推测会伤亡两百名老红军,却伤敌一千自损一千

这时候,林彪也率领115师向平型关附近赶来,他从国民党军和日军的混战中看出了一条战机,那就是从小寨村到老爷庙有一段长八里的狭窄沟壑,沟深少则十米,多则30米,其北侧是陡峭的悬崖,无法攀爬,南侧是缓坡,可以藏兵,沟底宽也有10米到20米,便于大部队行军,这是日军主力向平型关推进的必经之路。林彪给此次计划的名称定为“八里埋伏”。

日军进入伏击圈

对于此战,林彪是非常有信心的,因为根据情报,115师此次伏击的主要是日军辎重部队,只有少量的作战部队随同。而且我军占据天时地利人和,115师参战的官兵也都是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指战员,战斗力十分顽强。

林彪在勘察好地形后便下达作战命令:杨得志的685团埋伏在老爷庙附近,主要任务是兜底,防止敌人突围,李天佑的686团埋伏在白崖台一带,主要任务是对敌人进行分割包围,然后和敌人展开近战,将敌人全部消灭,687团则埋伏在小寨村一带,688团作为师预备队,随时准备投入战斗,杨成武的独立团负责阻击日军的援军。

1937年9月24日晚,林彪下达了各部队出击的命令,但是当晚下起了大雨,再加上山区海拔高,天气十分寒冷,部队在向预定地点进发的时候遇到了山洪。走在最前面的685团比较幸运,但是后面的686团过去一半之后,另外一半由于山洪暴发,和师部挤在一起,出现了混乱的局面。

李天佑和杨勇费了很大的劲,才把部队给稳住,最终343旅的两个团终于过去了,但是后面的344旅只有一个团赶过来了,后面一个团被山洪挡住了,有几名战士想强行过去,结果被山洪冲走了,所以最后只有三个团赶到阵地上。

虽然只有三个团,但是当林彪再次到达这块峡谷后,还是感到十分满意,他觉得这个地形确实是得天独厚,全歼日军没有一点问题,他指着这片峡谷对战士们说:“这就是我们给日军准备的坟场。”

25日凌晨,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后续部队乘汽车100余辆,附辎重大车200余辆,由东向西进入峡谷公路。日军板垣师团在参加侵华战争两个月以来,屡战屡胜,十分骄狂,根本就不把中国军队放在眼里,他们大摇大摆地走进了我军的伏击圈,还在嬉笑交谈着。

林彪从望远镜里看着日军的汽车和骡马进入我军伏击圈,露出了一丝笑容。在日军完全进入我军伏击圈后,林彪下令开火。三发信号弹升起之后,我军迅速对日军展开攻击,枪声,炮弹声,手榴弹的声音响个不停。

血战平型关,林总推测会伤亡两百名老红军,却伤敌一千自损一千

林彪又很快命令杨得志率部队抢占公路对面的制高点,并让李天佑派一个营占领老爷庙,剩下的部队冲上去,将日军截成数段。杨成武的独立团压力很大,由于阎锡山并没有按照约定派部队前来协助八路军进攻日军,杨成武不得不顶住日军两个联队的进攻。

血战平型关

日军虽然被包围了,但是单兵战术很强,林彪从望远镜里亲眼看到了日军的凶悍。日军的单兵作战能力和顽强程度也超过了八路军指战员的估计,日军不仅枪法很准,还很擅长拼刺刀,三个人背靠着背,拿着接近一米八的三八式步枪,我军十几个人都没办法。

血战平型关,林总推测会伤亡两百名老红军,却伤敌一千自损一千

虽然有些日军被打散了,但是依然能够自己寻找战机,自主作战,并和我军反复争夺各个高地。在老爷庙高地上,686团三营是最先冲上去和日军肉搏的部队,仅仅半个小时,三营九连打得就剩下了十几名战士,连长,排长,班长全部牺牲,三营长带伤冲锋,终于在一营,二营的掩护下,占领了老爷庙。

日军集中了五六百人向老爷庙发动数十次进攻,想要打开突破口,我军也付出了伤亡数百人的代价,才将老爷庙牢牢控制住。685团最激烈的白刃格斗在二、三营的阵地上展开。二营五连连长曾贤生同志,外号叫“猛子”。

发起冲锋后,曾贤生率全连在20分钟用手榴弹炸毁了二十多辆汽车。在和日军的肉搏战中,曾贤生一个人就刺死了十几名日军,五连指导员也身负重伤,全连打得就剩下30余人,最后连长曾贤生在身负重伤后,拉响手榴弹,和几名包围过来的日军同归于尽。

这场战斗,双方的军人素质都很高,战斗意志极其顽强,日军死了一批又一批,1000多名日军全军覆没,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投降。后来在打扫战场的时候,战场上还躺着不少日军伤兵,一名通讯员在看到一位呻吟的日军伤兵时,给他裹纱布包扎伤口,但是却被日军伤兵用刺刀杀害,随后这名日军自杀。还有一位营长背起一名日军伤兵去抢救,但是却被日军伤兵咬掉一个耳朵,随后这名日军自杀了。

血战平型关,林总推测会伤亡两百名老红军,却伤敌一千自损一千

平型关战役,我军动用的都是老兵,而且还占据地形优势,林彪一开始估计最多伤亡200人,但是战斗打响之后,伤亡高达1000多人,和日军的伤亡比几乎是一比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