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越南废除汉字已有79年,连对联也改用字母,有个汉字却始终抹不掉

作者:丽妮说历史

在东南亚湄公河下游,一个曾经受中华文化深深浸染的国度静静矗立着。这里就是越南,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悠久历史的国家。尽管时光流转,越南已经废除汉字近80年,但中国文化的印记依然无处不在,深深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习俗之中。

越南废除汉字已有79年,连对联也改用字母,有个汉字却始终抹不掉

每年春节时节,越南街头巷尾的红火景象,向人们诉说着一段别样的故事。到处可见张灯结彩、挂上红灯笼,游人如织的盛况,与中国多个城市的喜庆氛围别无二致。而最令人瞩目的,当属那遍布大街小巷的大红"福"字。

岁月流转,曾经统治越南上百年的中华王朝已经远去,曾经主导当地语言文字的汉字也已被拉丁字母所取代。但"福"字却始终屹立不倒,成为中越文化交融的最佳注脚。在越南,这个饱含吉祥寓意的汉字,早已深深扎根于当地人的心田,成为节日欢庆的象征和祝福的载体。

越南废除汉字已有79年,连对联也改用字母,有个汉字却始终抹不掉

其实,越南废除汉字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中叶,法国殖民者为了削弱中国文化在越南的影响力,就开始限制并逐步取缔当地使用汉字的做法。之后,经过一番努力,越南民族主义者终于在1945年独立后,将用拉丁字母书写的"国语字"确立为官方文字,取代了原有的汉字体系。

越南废除汉字已有79年,连对联也改用字母,有个汉字却始终抹不掉

然而,文字的更迭并不意味着文化传统的断裂。无论是喜庆时分贴挂春联的习俗,还是年节时吃年糕、逛花市的民俗活动,都昭示着越南与中华文化之间千丝万缕、源远流长的渊源关系。

更有趣的是,尽管越南已经改用国语字书写对联,但在新春佳节期间,"福"字却依旧无处不在,无论是街头巷尾的商铺,还是普通百姓家中,都会挂起这个吉祥的汉字,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越南废除汉字已有79年,连对联也改用字母,有个汉字却始终抹不掉

可以说,"福"字是汉字在越南最后的坚守之地。它不仅传承了中华文化的薪火,更承载着越南人民的美好祈愿,成为两国人民心灵的纽带。当越南人们在岁朝换骨之时,再次把这个汉字挂在门户,就如同在重温一段陈年旧梦,感受祖先们的文化馨香。

一部越南文化史,也是一部汉字发展的缩影。

越南废除汉字已有79年,连对联也改用字母,有个汉字却始终抹不掉

从最早的秦汉时期,汉字伴随中原王朝的统治而传入越南;到后来越南地区疆土版图逐渐脱离中原王朝;再到近代时期,法国殖民统治导致汉字地位日渐式微。汉字的起起落落,如同一个缩影,折射出两国文化交融的历程。

越南废除汉字已有79年,连对联也改用字母,有个汉字却始终抹不掉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汉字在越南式微,但喃字作为一种源于汉字的复杂方块字,却在越南本土一度兴盛起来。喃字即是越南人将汉字与本族语结合的产物,自有其创造性和特殊意义。可见,即便在最黑暗的年代,越南人对于保留和发扬本族文化的执着,也从未止步。

越南废除汉字已有79年,连对联也改用字母,有个汉字却始终抹不掉

而如今,尽管喃字在越南已不再使用,汉字也已经被国语字所取代,但越南人民依然热衷于在新春佳节贴挂"福"字,体现出他们内心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对他们而言,这个汉字不仅代表着吉祥美好,更是一种家国情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信仰。

越南废除汉字已有79年,连对联也改用字母,有个汉字却始终抹不掉

正所谓"百川归海,终将汇同"。越南将是否在未来重新接受汉字,现在难料。但不可否认的是,几千年的文化渗透已经将中国和越南牢牢地联系在一起。"福"字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历久弥新,不正是因为它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在越南已扎下了太深太深的根基吗?

越南废除汉字已有79年,连对联也改用字母,有个汉字却始终抹不掉

人无远虑,湮没于世故;文无根基,则无从铸就灿烂文明。当我们再次看到街头巷尾的大红"福"字时,不正是提醒我们要铭记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珍惜祖先遗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吗?让我们共同期许,两国人民有朝一日能够在"福"字的温暖光芒下,携手再续文化交融的新篇章。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