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对孩子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接纳和包容

作者:小言儿
对孩子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接纳和包容

孩子是上天带给父母最好的礼物,每个孩子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小天使,父母要做的是去呵护他更好地成长,给予他深深的包容和理解,让他茁壮地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以下的内容是我整理出来的关于养育孩子要注意到的事项和处理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家长朋友们。

01.

多关注孩子内心的感受

生活中,很多家长可能都会根据事实来肆意评判孩子,而不会关注孩子内心的情绪和感受。

比如家长太过于看重孩子的成绩,经常打压和否定他的努力;孩子做错了一件事,家长大发雷霆地揍一顿。

这样看似彰显了家长的威信,让孩子变得惟命是从,但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也是不可逆转的。

言语上的伤害,就像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最后带来的往往是孩子心灵上的创伤。

每一个孩子都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他需要被看见,被支持,被鼓励。

生活当中,少一点指责和批评,多一点关爱和理解,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当问题发生时:

第一,关注孩子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第二,问孩子自己的期待和想法;

第三,问孩子需要自己做点什么。

02.

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对于孩子要做的事,家长不要自主决定,而是要征求孩子自己的意见,不要否定他的想法,并且说清这个选择的后果,让他为之负责。

与孩子分歧时,不要做评判者,要让孩子自己学会去解决问题,把解决权利交给孩子。

一个真正有智慧的父母,不会替孩子做好一切,而是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

帮助孩子培养选择的能力,并承担相应的结果,也让他未来的人生之路走得更顺畅。

不论何时,都把孩子看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信任和相信他,就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养料。

03.

懂得欣赏孩子的优点,多鼓励他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会以分数来定义一个孩子未来有没有出息。

其实好成绩不代表孩子会学习,只是代表他比较擅长应试教育,也不表示孩子有热情,有探索力。

除了学习,孩子还有很多美好的品质,比如很善良、有同情心、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勇于探索的能力等。

平时,懂得欣赏自己的孩子,要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孩子没有在家庭中得到爱,长大后就会很自卑,觉得自己不配得爱。

孩子学习的内驱力应该是探索新的世界,学会更多的知识,而不是功利性的目标,为了考得好的分数,或者获得成功的人生。

04.

找到沉迷手机背后真正的原因

孩子沉迷于手机,家长不要一味强迫命令他,而是要弄清楚孩子背后的原因。

和孩子进行沟通和探讨后,询问他自己渴望怎么去解决,实施一套解决方案。

应对孩子玩手机的三个方法:

1.建立情感连接

首先,找到孩子沉迷手机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家长的长期忽视,他内心的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沉浸在游戏里才能满足某种成就感。

其次,与孩子建立深度的连接,少说多听,倾听他内心的真正需求。

2.提供有营养的正餐,与孩子一起探索感兴趣的事情

3.制定家庭公约

制定规则清单,列出手机的用处,明确手机使用的时间段,写明违反规则需要承担的后果。

如何合理使用手机?

1.跟孩子探讨手机什么时候可以使用,可以用多少时间?用来干什么?不用的时候怎么办?

2.给孩子建立规则,学习时不要放手机在身边,和孩子商量,达成共识,并做实际的跟进管理,问孩子需要寻求什么样的帮助。

3.看到孩子违规时,适当做提醒,不要过分指责,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4.设置一个有弹性的规则制度,不要太严苛,设置奖励机制,可以是符合孩子期待的奖励。

对孩子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接纳和包容

05.

多陪伴孩子阅读

如何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

阅读是让孩子受益终生的好习惯,一个有着阅读习惯的孩子,未来也是不会差到哪里去。

家长不要强迫孩子去读指定的书籍,要根据孩子自己的兴趣去选择他喜欢的读物。

让孩子爱上阅读,最好的办法是家长自己也很喜欢阅读,家庭熏陶是一个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榜样。

06.

孩子总是发脾气、叛逆顶嘴怎么办?

孩子闹情绪一般是没有得到大人更多的关注,内心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叛逆代表孩子不想被当成孩子对待,父母要把他当做大人对待,尊重他。

一个总是撒谎的孩子背后一定是有个严格的父母,因为他害怕责怪和批评。

孩子顶嘴一般是不希望父母对自己过多的约束和管制,想拥有自己掌控人生的权利。

家长最重要的不是和孩子对抗,而是温柔又坚定的回应。

孩子顶嘴,要分两种情况处理:

第一,是允许你辩护,捍卫自己的权利;

第二,是不允许你说话时对长辈不尊敬的态度。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想法,观点和看法;但同时,也要懂得尊重长辈,不可狂妄无礼。

对孩子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接纳和包容

07.

给青春期孩子足够的尊重和理解

青春期的孩子比较注重隐私,要求有独立安静的空间,去消化一些东西。

家长要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尊重和关爱,与他建立情感连接。

不要过多地干涉他们的私人生活,让他们拥有独立的空间,多用商量的语气,而不是指责和命令。

当孩子心情不好时,要抱抱孩子,给予安慰,让他说出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08.

培养孩子自我价值感

人类真实的不幸是由于自我价值的匮乏,而自我价值来自于家庭。

让孩子感受到爱,认为自己值得被爱,以及自己是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09.

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当孩子出现拖延,磨蹭等行为时,不要着急给他们贴上懒惰的标签,要了解其行为背后的真实诉求是什么?

对待孩子拖延,不要过分地催促,而是帮他设置日常规划表,确定学习目标,要做的事情,以及时间段安排。

最后跟进孩子的复盘,减少唠叨,给孩子适当的成就感和仪式感。

对孩子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接纳和包容

10.

如何做不吼叫的父母?

首先,父母要学会自我觉察,觉察自己的不良情绪,转念臆想,把注意力放在其他的事情上。

其次,当自己和孩子情绪激动时,先处理自己的情绪,然后再处理事情。

最后,体会理解孩子的情绪,和他沟通交流,化解冲突和矛盾。

想要孩子改变某种不良的习惯,不妨按以下方法和孩子沟通:

第一步,先约谈

先和孩子提前约谈具体的时间和地点。

第二步,夸奖孩子,别敌对

具体谈的时候要先夸孩子的优点,让孩子感受好,愿意继续谈话。

第三步,讲事实,别评判

陈述自己看到的事实,不带主观臆断。

第四步,说期待的改变

说具体不要模糊,让孩子能够明白。

最后描述孩子的感受,澄清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11.

如何培养出不自卑的孩子?

自卑是每个人都有的,它是一种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的需求。

家长不要经常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做比较,而是要及时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让他做自己,让他按照属于自己的节奏去成长。

当孩子的精神营养没有得到滋养时,就会产生自卑。

精神营养一是爱,二是价值感。

爱就是无条件地鼓励和欣赏,价值感就是能够给社会和他人带来价值和意义。

平时,给孩子足够多的关爱和肯定,让他为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进而产生被需要以及被满足感。

生活中,也可以鼓励孩子尽可能为别人提供一些帮助,奉献自己,找到属于自己存在的价值感。

End.

作者简介:小言儿,一名混迹于职场的文艺女青年,爱读书,爱成长,做生活的有心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