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于凡诺说:一个孩子就是这样被毁掉的?

作者:于凡诺说
于凡诺说:一个孩子就是这样被毁掉的?

文/于凡诺

聪明是一个好孩子的名字,自打从娘胎里出来,他就以天资极高,记忆力极好,理解力极强闻名于众,尤其他的视觉和听觉极为敏捷,当时一个孩子可见之事,他几乎可以做到事无巨细,皆能洞察秋毫。

他从小说话就常常给人一种无师自通,耳目为之一新的感觉,几乎所有接触过他的人都忍不住赞叹他的不同凡响,而且都比较看好他的未来。

为何这么说?

因为他不仅才思聪颖,而且勤奋好学,四岁学诗,六岁能文,下笔流畅、构思巧妙,九岁已经能和父辈辩论古今中外一些大事,且每次都能有自己的观点。而后的谈论更是以广泛涉猎,思路快捷,谈锋健锐著称。

然而聪明十几岁以后,不料越长越大,大家却豁然发现,就像王安石感慨方仲永不能称前时之闻,继而发觉他早已泯然众人矣一样,聪明的天资似乎也逐渐消失殆尽了。

这又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一个小时候如此通达聪慧的人,为什么逐渐地就变回普通人了呢?或者说,为什么聪明就逐渐变傻了呢?

如果我们仔细来探寻一下聪明他成长过程中的一些节点,就会发现一些端倪。

很小的时候,聪明其实是由刚从大学教授岗位上退下来的爷爷带着。那时候的他,不仅诚实聪明,还十分乖巧懂事,深得爷爷喜爱。于是爷爷有意无意地带着他四处去出游,去参观名山大川,去拜访名士能人,而且爷爷在与不同的人交谈的时候,也总是把聪明带在身边。

事后看,那一段时间也是聪明最活跃成长最好的时期。爷爷说,聪明每次遇见新鲜事物似乎两眼发光。

他的变化,发生在六岁以后,那一年爷爷去世,爸爸妈妈把他接过来,带在了自己身边。

继而,爸爸妈妈对于聪明,传达了他们关于孩子的第一条教诲:

爸爸妈妈说的就是对的。

意思就是说,凡是爸爸妈妈说的话作出的决定,作为孩子都要坚决听从和维护,凡是爸爸妈妈的教诲,作为孩子都必须始终不渝地一丝不苟地遵照执行。

早些时候,聪明还常常质疑父母的观点,想争论一番,但是随着每次质疑都势必遭来一顿羞辱,甚至一顿大骂之后,聪明这孩子就逐渐变得老实多了,从此再也没有随意违背父母言论的言行公然发生了。

比如当他与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老妈就一个劲嘱咐他,要随大众,不要表现太聪明,否则会没有玩伴。

第二条教诲:老师说的就是对的。

大意就是说,凡是老师说的话作出的决定,作为学生都要坚决听从和维护,凡是老师的教诲,作为学生都必须始终不渝地一丝不苟地遵照执行。

聪明由于之前质疑父母的经验,当第二条教诲到来的时候,他木然接受了这一点。不过当老师们自己不能自圆其说,甚至几个老师之间相互矛盾的时候,聪明一开始还是很快就能觉察出来,并且常常为此抓狂,不过在尝试着反抗了几次无果之后,索性睁只眼闭只眼,不再思索,从此自甘随波逐流。

第三条教诲:书籍是对的,尤其是经典名著。

大意就是说,凡是经典名著说的话作出的决定,作为读者都要坚决听从和维护,凡是经典名著的教诲,作为读者都必须始终不渝地一丝不苟地遵照执行。

就像接受第二条,聪明木然地接受了这一条,不过从此之后,他也益发变得麻木和木讷,至少小时候那种遇见新鲜事物两眼发亮的情形,再也没有出现过。而且甚至还恰恰相反。他的眼睛越来越黯淡无光,读书完全成了一种机械式的应付。如此这般,大概他读得东西越多,累积的东西越多,身心就越疲乏。

当然其他的,还有很多。不过,总体而言,尤以这三条最显著。

如今看来,这三条,大概就是聪明泯然众人矣的根本原因。或者说,就是聪明不断变傻的三个紧箍咒。

(END)致力于探讨现象背后的秘密,为防走失,阅读更多请关注于凡诺说(或搜yufannuo关注)

其他推荐:

1、一只猴子的故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