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老子讲无为而治,为何古人偏偏建立各类“规矩”?无为智慧很高明

文|颜小二述哲文

对道家思想有些体会的朋友应该会明白,在世人高举“有为”的旗帜的时候,道家则高喊“无”是“真谛”,于此,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事,甚至是“治国”,道家都把“无”的精髓贯穿始终,旨在揭示,对“有”趋之若鹜的时代里,人们抛弃的那些“无”,才是真正通往“宝藏”的“钥匙”。奈何现实却是,“物欲”过强的一叶障目之下,反而本末倒置”。

言归正传。那么从上文回到题目中的议论核心:“老子提倡“无为而治”,指出“其政察察,其民缺缺”,那么为何古人却偏偏建立各类“规矩”,而不采纳老子的“无为治天下”呢?。

其实,在颜小二看来,人类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各类所谓“规矩”,与道家老子的“无为之治”并不相违背,因为道家老子的“无为”从来不是“什么都不做的”的“消极自缚”,而是顺势而为的“润物无声”,而道家之“无为”的精妙与精髓就在这个“润物无声”的“无”,各位可以体会一下。

老子讲无为而治,为何古人偏偏建立各类“规矩”?无为智慧很高明

1、老子“无为”实则是“顺势而为”

就市面上想当然的一些观点,世人趋于将道家与“仙风道骨”相联系,于此认为道家的思想是“避世”的。诚然,因为对自然之道的领悟,深谙道家真谛的人,他们身上的“烟火气”往往没有“普通人”那么重,于此,他们看起来,相较而言总是“淡薄而随和”、“亲切而自然”,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突兀”。

“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在颜小二看来,深谙道家真谛的人,往往是“隐于市”的智者,他们对美好人生有不同于“物欲享受”的定义,他们的处世姿态往往是“顺人而不失己”的。

于此,通过上述逻辑,道家之“无为”,绝对不是“什么都不做”的意思,而是“顺势而为”,自然而然去做”。或者这样说,因没有夹杂着“私欲”,所以道家的“顺势而为”往往就不会有强作妄为的“高调”与“突兀”。

2、老子讲“无为而治”,古人立规矩,二者是否矛盾?

关于治世与“规矩”,《老子》一书中指出: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老子讲无为而治,为何古人偏偏建立各类“规矩”?无为智慧很高明

这句话是在说,当规矩看上去比较“混沌”的时候,这个时候百姓内在是淳朴而自然的;规矩如果比较细致、紧密,这个时候,百姓就会显得狡黠,人间也容易处处是抱怨。

这种时候,道家老子在治世上对“无为”的贯彻,就一眼可辩了。有人认为,这是老子在反对领导者“立规矩”?真的是这样吗?

在颜小二看来,老子只是在描述一个现象,即在人类社会“规矩”比较模糊、没有那么细致的时候,人民确实是比较“淳朴”的,随着人的欲望越来越多,“强作妄为”的人越来越多,“规矩”也有越来越细致。各位可以体会中间的逻辑吗?

老子讲无为而治,为何古人偏偏建立各类“规矩”?无为智慧很高明

或者反向来说,在老子看来,规矩变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这两个原因需要反思、也比较突出:第一,有人开始强作妄为去伤害别人,这种时候,需要规矩加以“束缚”;第二,少数私欲强的人成了掌权者,开始利用“规矩”维护自己的“特权”。

按照老子的这种逻辑,“规矩变多”确实暗示人开始狡黠,人与人间的抱怨变多。于此,反向推之,这种“规矩变多”导致人“狡黠、抱怨”的深层次原因,不在于“规矩”本身,而在于“规矩”背后泛滥的“私心”。

老子讲无为而治,为何古人偏偏建立各类“规矩”?无为智慧很高明

于此,一个清明的“领导者”,在“立规矩”一事上展现出来的,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带个人私欲去“作为”。于此,清明的“领导者”立不立规矩呢?当然“立”,只不过是“顺其自然”、“顺势而为”去立,这种行为,往往会推进“有无相生”,造就“子子代代无穷尽也”的良性循环。

老子讲无为而治,为何古人偏偏建立各类“规矩”?无为智慧很高明

虽然几千年华夏文明中,有很多被淘汰、被诟病的“规矩”,但是华夏文明几千年的灿烂已经向我们证明,古人在“立规矩”一事上,并未达到与道家之“无为之治”完全对立的态势,更多是沿着“润物无声”的大方向前进的,不然,我们华夏儿女也无缘像现在这样谈天说地。各位可以思考一下其中的合理性。

3、道家智慧给今人的启发

最后,颜小二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以道家之“无为之治”与古人“立规矩”之间的契合性,来讲讲议论之下,我们可以获得的启发。

首先,要明白事物具有“两面性”,锻炼我们的辩证思维。道家以“无”说“有”,更多是基于世人“贪多”的思维惯性,对人“过度求高求远”而导致“一叶障目”之狭隘的当头棒喝。我们为人处事,要懂得突破常人功利思维,转换角度、立场、摒弃自身偏见,力求以“俯视”的姿态观看整个“局面”,这个时候,我们或许可以看到让人眼前一亮的“别有洞天”。

其次,如果屏幕对面的您是某个“集体”的主要经营者或领导者,这种时候,就要懂得从道家“无为”思想中汲取管理智慧了。要成“方圆”,规矩意识肯定得有,关键是,如何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这个时候,考验的就是各位摒弃私欲之下的“格局”与“眼界”了。成人之心越盛,“无声作为”之下,“成己”的惊喜往往就越多。各位可以体会一下。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

老子讲无为而治,为何古人偏偏建立各类“规矩”?无为智慧很高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