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徐志摩遇难后,林徽因疯抢他的破木箱,沈从文:不销毁必将有浩劫

阿来说过:“自由的第一个意义就是担负自己的责任。”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和责任常相伴。当遇到爱情,这个原则也是通用的。

她是国民第一才女,是我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而他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是才华横溢的教授。两人相遇在异国,相知在校园,女性爱的理智、通透;男性爱得狂热,饱满。

他们开始于偶然,结束在责任,他们便是佳人才子徐志摩和林徽因。

徐志摩遇难后,林徽因疯抢他的破木箱,沈从文:不销毁必将有浩劫

命中注定

1904年,林徽因出生在浙江杭州,家境优越。祖父林孝恂为进士出身,父亲林长民是政治上非常活跃之人。从小林徽因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天赋。1920年,16岁的林徽因进入圣玛丽学院学习。

在英国的日子,既新鲜又无聊。还好她遇到了同样在此就读的徐志摩。年龄适当,话语就会多起来,慢慢地两人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徐志摩对林徽因一见钟情,相较于原配夫人的“小脚”迂腐之态,他更欣赏眼前佳人的聪慧、博学。他对林徽因展开了疯狂地追求。

徐志摩是浪漫的,他用文字记录两个人的点点滴滴,将短暂的瞬间变成永恒。他此时文如泉涌,他要用诗记录起她所有的好。林徽因正值情窦初开,面对一片炽热根本无法拒绝。两人像情侣一样,漫步在校园中,看着康桥的景色不能自拔。

徐志摩遇难后,林徽因疯抢他的破木箱,沈从文:不销毁必将有浩劫

当林父知道二人关系后,他是拒绝的,因为林长民知晓徐志摩在国内有妻室。作为父亲决计不能接受爱女成为第三者。当林徽因知道真相后,她也震惊不已,陷入了两难之中。

两人相处的时光历历在目,消失了会是多么的遗憾,但是她是明事理的人,知道这种行为是多么的令人不齿。

而徐志摩的态度却果断得多,他不顾后果地向妻子提出了离婚,而此时的张幼仪还有了身孕。暴风雨似的质疑声和反对声纷至沓来,他也不管不顾。

徐志摩遇难后,林徽因疯抢他的破木箱,沈从文:不销毁必将有浩劫

而林徽因退却了。林徽因害怕这种局面,即使徐志摩能离婚,自己取而代之,也会成为世人唾弃的对象,终日抬不起头来。她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想要这种生活。

于是,林徽因与父亲默默地离开了,用行动拒绝了徐志摩,空留下诗人和那记录两人文字的《康桥日记》,也就是之后林徽因在徐志摩死后千方百计想找到销毁的东西。

各走各路

林徽因的不辞而别,诗人的一腔热血瞬时被浇凉了半截。徐志摩与妻子早就不和,他并不认为自己在追求自由的爱情面前有什么错,整日郁郁寡欢。

徐志摩遇难后,林徽因疯抢他的破木箱,沈从文:不销毁必将有浩劫

1922年徐志摩回国,遇到了陆小曼。因为不满丈夫王赓的迂腐、呆板,陆小曼天天混迹于交际场所。两人相遇后,一拍即合,随即陷入爱恋中。为了能在一起,陆小曼不顾世俗,与王赓离婚,与徐志摩结婚。

这段婚姻是诗人浪漫的期许,他们有过一段美好的时光,然而好景不长,由于陆小曼喜欢结交名流,混迹在十里洋场,开销非常大。徐志摩不得不四处任教满足妻子的需求。长久下来,不堪其重。

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得两人喘不过气来,之后便是长久的争吵,不得安宁。为了享受片刻的宁静,徐志摩之后经常以出差为借口居住在外。

徐志摩遇难后,林徽因疯抢他的破木箱,沈从文:不销毁必将有浩劫

1931年的一天,徐志摩回到上海家中,竟然看到陆小曼在吸食鸦片。他再也忍不住,和妻子大吵一架后,夺门而去。

林徽因回国后,按照父亲的安排继续着自己的生活。她经常参加各种文艺活动,之后更是出国攻读建筑学、舞台美术设计。

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成婚,后两人在东北大学建筑系任教。1930年到1945年,林徽因、梁思成对多处古建筑进行了考察测量。夫妇二人对我国古建筑保护发挥了重大作用,是我国建筑业的奠基人。

徐志摩遇难后,林徽因疯抢他的破木箱,沈从文:不销毁必将有浩劫

一边是相濡以沫、互相成全,而另一面是水火不容、乌烟瘴气。两对夫妻走的道路如此不同,令人感叹!当然林徽因与徐志摩也是有交集的,他们时常在新月社的活动中见面。1924年两人曾共同担任泰戈尔来华的向导,但关系与之前已经截然不同。

夺箱之战

本以为一切平息,就这样各自安好了,然而事情却发生了转折。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邮政飞机从南京前往北京的路上,不幸罹难,年仅35岁。在北京的林徽因并没有等到友人,得知噩耗,她痛不欲生。

徐志摩遇难后,林徽因疯抢他的破木箱,沈从文:不销毁必将有浩劫

林徽因心怀愧疚,认为是自己的邀请,害死了徐志摩,一度因此不能自拔。而陆小曼也深受打击,她一改往日的行径,不再留恋花天酒地,整理丈夫的书稿成为了她最主要的日常。妻子向好,是应该开心的事,然而斯人已逝。

陆小曼和林徽因是生活在不同圈子的两种人,本应无任何交集,却因为徐志摩的遗物八宝箱交恶,实属意外。

徐志摩在与林徽因和陆小曼相处的日子里留下了不少作品,尤其是在英国留学期间,更是书稿颇多,里面记录了他与林徽因的种种。感情结束后,徐志摩不忍销毁,偷偷留存。与陆小曼结婚后,将至藏于凌淑华处保管。

徐志摩遇难后,林徽因疯抢他的破木箱,沈从文:不销毁必将有浩劫

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为了整理遗稿,林徽因为了消除影响曾向凌淑华索要,但都被拒绝。

凌淑华知道书稿的内容,里面有徐志摩与林徽因的恋爱日记,肯定不能交于陆小曼;另一面,内容留有徐志摩对林徽因不辞而别后的各种抱怨与不满,也有与陆小曼的海誓山盟,也不能交由林徽因。

林徽因非常清楚,一旦徐志摩的书稿公布与众,对自己家庭将产生多糟的影响。为此,她先后委托好友沈从文、胡适出面,最终胡适拿到了书稿。

徐志摩遇难后,林徽因疯抢他的破木箱,沈从文:不销毁必将有浩劫

凌淑华劝诫胡适,一定要客观地为徐志摩立传,不能将书稿移交给别人。另外,用完之后应该将书稿交于陆小曼。然而,胡适没有听从告诫,将书稿直接给了林徽因,林徽因第一时间将书稿烧毁。

得知真相的凌淑华,与胡适闹翻,与林徽因交恶,而林徽因和陆小曼更是新增怨恨。事后胡适慨叹,一箱书稿,弄得北京城满城风雨。沈从文后来对此评价到:林徽因用自己的冷静和人脉,避免了一场殃及自己的祸患。

徐志摩遇难后,林徽因疯抢他的破木箱,沈从文:不销毁必将有浩劫

小结:

错误的时间遇到对的人,错误的时间遇到错误的人都是爱情的不幸。

徐志摩、林徽因、陆小曼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爱情里,她们拥有自己的自由,同时又都有自己的责任。他们的爱情纠葛注定不能完满地解决。

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们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古早故事”,其中有更多的文章分享给大家!

『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