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经常运动”和“长期不运动”的孩子,20年后的差距竟然这么大

“经常运动”和“长期不运动”的孩子,20年后的差距竟然这么大

“经常运动”和“长期不运动”的孩子,20年后的差距竟然这么大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一个优秀的孩子,不仅要有知识,也要有力量

——题记

《人民日报》曾报道过这样一个事实:“在我国,近三成的大学生体检,都不合格”

这个报道一出,就在微博上引起了网友热议

话题“长期不运动的人会怎么样”吸引了大概4.1亿人参加讨论

其中包括很多还在就读的孩子,他们纷纷留言

“我的体质特别差,体侧1000米我四分钟都过不了”

“我才高三身体还不如我奶奶,不是屁股疼就是腰疼要不就是肩膀疼,腿也经常发肿”

“我舍友才牛,下床磕了一下膝盖,一学期都没好,医生说他膝关节稳定性太差了”

“天天做题,16岁的我颈椎病特别严重”

年纪轻轻的,身体已经这么不堪一击了?

看了孩子们的留言,不免为他们的未来捏一把汗

而归根结底,这都是因为,孩子们长期缺乏运动才导致的

“经常运动”和“长期不运动”的孩子,20年后的差距竟然这么大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为人父母,一定要明白,青春不应该只有沉闷的书本。乏味的文字

还应该有新鲜的空气,飞扬的汗水以及运动的激情

多督促孩子运动,增强他们的体质,只有身体强健了,孩子们的未来才会光明

01

好的未来,离不开健壮的体魄

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发布过一项数据:

在我国的中小学里,近7成的学生每天运动不超过一小时

还有几乎一大半的孩子则完全不运动。

甚至这些学生还经常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做功课

对于我国的中小学来说,成绩往往代表着一切”

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孩子们却被死死地压在书本之下

在最青春美好的年华,他们却拖着一具弱不禁风的身体

这一切,实在令人担忧

“经常运动”和“长期不运动”的孩子,20年后的差距竟然这么大

北京体育大学的杨烁教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现在的孩子身体越来越圆润,脚步越来越迟缓;体重越来越庞大,体格却越来越孱弱

成绩有多好,智力有多优越,肺活量就有多差,行动就有多笨拙

而这样的孩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一个15岁的安徽男孩,学习非常刻苦

每天一大半的时间,几乎都是在课桌前度过的

久而久之,这个男孩腰越来越疼,到后来甚至行动都困难了

家长带去一检查,才发现是腰间盘突出,而且需要进行手术

而在江苏淮安,另一个10岁的小男孩

则因为长期不运动,太过肥胖的他竟然得了重度脂肪肝

此外,像近视、骨质疏松这些常见的疾病

更是成为谋杀青少年健康的直接凶手

“经常运动”和“长期不运动”的孩子,20年后的差距竟然这么大

陶勇医生就曾在《两会你我他》的节目中介绍过

在我国,40%的小学生患有近视眼,初中生的患病率则高达70%,高中生则是80%

而随着时间的发展,近视的程度会越来越重

这时候,就会面临视网膜变薄、萎缩、脱离,甚至致盲等种种危险

而一项关于骨龄骨密度的研究测试则显示:在1280名3——18岁的青少年中

其中62%的男孩骨密度低于标准值,而女孩更是高达80.8%

更令人惊心的是,每年因为身体不适而猝死的青少年人数也在猛增

一名哈工大的学生,在自习室看书猝死

中考成绩765分的湖南学霸,在高一军训的时候突发热射症猝死

期末考试刚刚结束,一名哈师大附中的理科学霸却突发心脏病猝死

这些冷冰冰的文字,无不在向我们呐喊一个不争的事实:

那就是年轻人的身体正在被忽视,被消耗,被惩罚

巨大的学习压力,长期的睡眠不足

导致孩子们的心脏功能越变越差,猝死已经成为悬在青少年头上的一把大刀

“经常运动”和“长期不运动”的孩子,20年后的差距竟然这么大

伏尔泰说过:“生命在于运动”

只有运动,人才能充满活力,只有运动,孩子才能变得健康强壮

才能读好书,才能有精力做其他一切的事情

而在医学上,人们也发现:“运动不仅可以缓解压力

还可以分泌多巴胺,愉悦人们的心情,增加活力

喜欢运动的人,往往思维更活跃,做事更有效率,看待问题更积极”

02

“运动”还是“不运动”

往往意味着完全不同的人生

一个喜欢运动的孩子,不仅会有强壮的体格

同时,也会在运动中培养出自律、勤快、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长期运动”和“不运动”的孩子,20年后的差距会很大

“经常运动”和“长期不运动”的孩子,20年后的差距竟然这么大

好莱坞男星施瓦辛格,被人认为是“硬汉派”的代表人物

更是有无数粉丝称他为“健美男神”,而他的大儿子也深受其影响

从小就非常热爱运动,为人自律有远见,早早就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15岁就创立了自己的服装潮牌的他

在18岁那年更是被星探发现成为了一名签约模特,和父亲一样进入了娱乐圈

但是他却不仅仅满足娱乐圈的发展,

于是他又成为了一名老板,有了自己的披萨店

相比大儿子的人生,施瓦辛格的小儿子却堪称“咸鱼”

他从小就讨厌运动,最喜欢的就是宅在家里吃垃圾食品

就这样,他的身体越变越肥,人越来越懒惰

到19岁,还是一事无成

“经常运动”和“长期不运动”的孩子,20年后的差距竟然这么大

同样的家庭环境,运动和不运动的孩子,人生的差距竟然这么大

这是为什么呢?

牛津大学认为热爱运动的孩子往往具有更优秀的心智,是值得培养的未来领袖。

在牛津大学要获得罗德奖学金其中一项标准就是喜欢运动,最好有体育成就

对孩子来说,坚持运动

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够使他们的体形更加优美

在运动的过程中,孩子们会变得更加积极上进,自信开朗

同学A的女儿,从小学习成绩就很好

每次去她家里,孩子不是在看书就是在写作业,A喊她出去玩一下运动一下,孩子都不愿意上初中后,她就变得很胖,青春期的女孩子比较敏感,周围的同学总喜欢嘲笑她的身材

于是女孩性格变得越来越古怪,不仅人际关系糟糕,成绩也一落千丈

大学毕业后,她找了几份工作,每次都由于懒得动而误事最后被公司劝退

而且身体也越来越差,年纪轻轻就患上了高血压

不同于这个女孩子,同学B的女儿小时候成绩并不太突出

但是个性活泼,很喜欢运动,经常亮相学校组织的文娱活动

多年来她一直保持着健康匀称的体形,总是看上去非常的自信活泼

毕业后,不仅和同事关系好,领导安排的事也总是积极地完成,因此很受领导赏识

“经常运动”和“长期不运动”的孩子,20年后的差距竟然这么大

其实,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运动,不仅可以带来健康的体魄

也能培养积极的人格,锻造更加光明的未来

03

有时候,运动比讲道理激励得多

前段时间认识了一个清华毕业的学霸

讲起各自的成长经历,她回忆说:

“上高二时,因为学习压力大,我每天只能睡四个小时,其余时间几乎都是在书桌前度过的,就连吃饭都是母亲端过来扒拉一口就算。时间久了不仅身体有点吃不消,整个人的学习状态也越来越糟糕,隐隐还有点退步,父亲知道后,每天陪我出去晨跑,没想到,很快的,我就调整好了心态,各方面的状态都变得格外的好,学习成绩很快就上去了”

“直到现在,我还在坚持跑步,每次有压力,我就会自己出去跑一跑,你知道你在那个运动的过程中往往能够获得自信和勇气”

“经常运动”和“长期不运动”的孩子,20年后的差距竟然这么大

很多时候,父母总是觉得孩子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学习

却忘记了,运动和学习其实并不冲突,反而可以促进孩子的学习效率

比起唠唠叨叨的说道理,带孩子出去跑一跑,放放风,转换一下心情

这样的教育方式,孩子会更容易接受,效果也会更好

“经常运动”和“长期不运动”的孩子,20年后的差距竟然这么大

两会期间,唐江澎校长曾说:“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是给孩子优秀而健全的人格。

的确,比起培养一个弱不禁风的做题机器

让孩子的人生变得丰富起来,才是父母该做的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