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上半年出生的孩子,为啥比下半年的吃亏,这位小学校长说出了真相!

“晚一天就晚一年,晚一年就年年晚。”这是很多想让孩子早上学的父母普遍想法,孩子如果晚一年读书,相应毕业也要晚、找工作也晚,太吃亏了,早上学为以后争取了更多时间。

对同届的孩子来说,年龄差距在几个月或是大半年,体现在孩子的体能、情商和学习能力、自理能力上,将会是个不可忽视的差异,老师们会更青睐学习能力强、听话、可以生活自理的孩子。

小学到底该怎么上?相信不少父母都有着同样的困惑。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全国十大明星校长之一、北京史家小学终身名誉校长——卓立,怎么说。

抢跑入学到底好不好

“各位父母大家好:

现在,我们的小学入学年龄是6周岁,具体地说,就是前一年9月1号以后到入学当年8月31号之间满6周岁的孩子,其中9月1号和8月31号都包含在其中。

为什么是6岁,不是5岁,也不是7岁?

因为6岁孩子的总体特征显示,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学习能力,并且开始有了系统学习的能力。

很多妈妈在生孩子的时候,会想办法,甚至动用医学手段把孩子的生日提前到9月1号以前,就为了孩子将来进小学的时候可以提前一年。

我在这里要强调,必须年满6岁,不要抢跑。

要知道,新生儿的差异是按天算的,婴儿期孩子的差异是按月算的,幼儿期孩子的差异是按季度算的。即使到了儿童期,半年的年龄差也会在孩子们的各种行为中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来。

就普遍性来说,秋冬季出生的孩子一遍就能够听懂的内容,在春夏季出生的孩子那里可能需要多两遍;秋冬季的孩子能够轻松达标的一项体育成绩,春夏季的孩子可能就要多加练习几次。

可以说,春夏季出生的孩子,在实际的低年级学习中是比较吃亏的。

而且,利用各种办法提前入学抢跑了的孩子,在班上往往成了“小字辈儿”,总爱跟着比他们大一点的孩子玩耍,久而久之养成从众心理,缺乏领导或管理的能力,这样的缺失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但造成的影响是无法补救的。

如果你的孩子出生在秋天,我觉得这是命运给孩子的一件礼物,他的行为能力、心智都是在同级的孩子中得到了最充分的生长发展的那一个,他就有可能轻松自如地进入小学阶段。”

看完后,好妈觉得说的太对了,我们做父母的,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地收回这份礼物呢?

晚一年上学的好处

心理学界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即心理学家格赛尔的双胞胎爬梯实验。

实验中,双胞胎中的一个,在他出生48周起,每天做十分钟的爬梯训练,连续六周,到52周时,他能熟练地爬5级楼梯。

在此期间,双胞胎中的另一个不做训练,而是到他53周时才开始练习爬楼梯,结果,两周后他也能爬到楼梯的顶端。

由此看来,过早的训练和循序渐进训练一样,最终都能够达到理想的要求,但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大的努力。

晚一年上学的孩子,心智较其他孩子成熟,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就能适应学校的生活,各方面表现出的行为能力,都可以成为他们在老师心中的加分项。

理解能力、自我约束都会比年龄小的孩子出色,吸收知识能力强会更容易成为班上成绩优异的孩子。

孩子提前进入小学阶段,多多少少会因为成绩追赶而产生不自信,晚一点入学在班级年纪大一点,反而容易建立自信。

这种自信不管在学习还是处事上,他们会更加灵活和理性,这给孩子带来的自信和从容,将是影响他们一生的宝贵财富。

男孩更应该晚一年上学

男孩儿相对来讲都比较爱动,并且听讲不专心、缺少耐心,晚一年入学,这些不足都会有很大改观。

例如,朋友家5岁半的儿子,他很害羞,甚至觉得被女生拉手是很丢脸的事情,但是一年后,他不仅欢天喜地地接受了和女孩子一起玩耍,而且还很积极地每次去吃冰激凌时选择经过小女生家门口的路,说希望有机会能碰到小女生。

再例如,一年时间,孩子的身高也会有很大区别,在小学的几年,身高优势也许就是他的领导优势,如果再加上心理上的充分准备,孩子基本可以在学校里开心地学习,能比较轻松地建立自己的小圈子,和老师也建立密切的关系。

从而良性循环,保证他在学校的学习生活顺利美好。

晚上学的那一年

可以做些什么

对于推迟一年上学的孩子,家长也不能放任,在这空闲的一年,可以做的事情也很多。

培养孩子的一些良好习惯

讲礼貌、专注力、珍惜时间、有责任心、细心……有了这些素质的孩子,也能更快适应学校生活。

让孩子学一些能力,而不是具体的知识

正确表达想法、辨别颜色形状、学会发现探索。

懂得自我保护的概念

知道什么是危险,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从整理自己的小物件开始,督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承担责任。

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写道: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做一件事儿;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

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们应该看到,有一种教育,让孩子成为孩子,让他们慢慢长大。

万物皆有时,教育也是一样,让一切发生在应该发生的时间,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才能为未来的身心健康打下基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