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般来说,一谈到宋代的女作家,大家通常会立刻想到李清照。
确实,李清照的词写得无比悱恻动人,对心理感受的描绘细腻入微,对景物的刻画也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亦即写景等于写情,情就在景中,从景物的呈现就可以体贴出细腻的情感。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声声慢》
都是脍炙人口的佳句。
但是,李清照的词大约只有五十阕左右,远远比不上苏东坡现存的三百四十多首。
她所写的诗则更少,完整留下来的作品只有十五首而已,内容也并不出色,相较于词方面的表现,可谓逊色许多。
“诗”和“词”是两种不同的文类,作诗、填词所需要的才能也并不一样。
比较上来说,词是一种非常女性化的文类。
最早开始发展的时候,主要就是写美女与爱情的题材,再加上要配合歌唱的韵律,句式长长短短,因此特别显得旖旎妩媚,与文人用来抒情言志的“诗歌”是很不相同的。
古人就曾经比较这两种文学类型的特质,而有“诗庄词媚”的说法。
句式整齐的诗歌显得庄重典雅,偏向男性化;而词则是妩媚娇柔,偏向女性化,这确实洞察了诗、词这两种写作方向的差别。
从这个角度来说,李清照固然是最杰出的女词人,但是精确一点来讲,“女诗人”的桂冠应该归诸南宋的朱淑真。
2
朱淑真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姑且不算三十三阕的词,单单以诗歌来说,朱淑真的《断肠集》十八卷,其中收录了三百三十七首诗,无论是质、还是量,这两方面都优于李清照。
尤其是,对于男性社会里女性屈居于第二性的性别待遇,朱淑真的认识要更透彻得多,甚至我们可以说,朱淑真是传统中最早的女性主义者。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她拥有一种“女性主义意识”。
先看《自责二首》之一云:
“
女子弄文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
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
”
女子弄文诚可罪
第一句“女子弄文诚可罪”就一针见血,点出女性被排除在文章事业之外的不公平。原来女性操觚作文,竟然是一桩必须被指责的罪过!
“弄文”不只是写写文章、作诗填词而已。
汉魏之际,魏文帝曹丕《典论论文》中就已经认为: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可见文章是一种永恒的事业,可以超越时间、超越荣华富贵。
这么一来,“女子弄文诚可罪”的性别规范,让女性不只失去了借著书写字以抒情言志的机会,更被剥夺了永恒的价值。
所以,连正当的文章都不容染指,何况是等而下之的诗词文艺呢?
那堪咏月更吟风
第二句里,吟风弄月的歌咏之作既然被视为二流作品,那就更加不允许女性从事创作了,所以说“那堪咏月更吟风”。
甚至严厉一点的话,还有不少文人担心这样的“咏月更吟风”会败坏女性的心性,让她情思放荡而不守妇道。
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
在这样的看法之下,朱淑真很清楚地感受到沉重的社会压力,于是三、四句感叹说:“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
代表用功读书的“磨穿铁砚”不是女人的事,那是谁的事呢?
当然是男人的事,而且是上进的男人的事。
只可惜,在古代男女有别的情况下,女性连接受磨炼、吃苦励志的机会都没有。或者应该说,女性不是没有吃苦磨炼的机会,而是她们的吃苦磨炼必须用在家务事上。
朱淑真便悲哀地说“绣折金针却有功”,致力于纺织针黹的女红,才是女性分内的事啊!
三从四德的“四德”里,就包括了“妇红”这一项,勤于刺绣缝补乃至折断了金针,那可以算是无比荣耀的功劳。
但是,朱淑真的兴趣和才华,却不是做家事而是作文章,她的手喜欢拿笔而不是拿针。
因为拿起笔来刻画那无穷无尽的心灵宇宙与大千世界,那真是太有趣的探索了,哪里是琐琐碎碎的针线活能比得上的呢?
3
君子追求的大道,就是关于世界的知识、经世济民的学问,那可不是光手巧心细就可以做到。
更何况,只有受到高深的教育,获得了广博的知识学问,才有可能金榜题名,这又哪里是闺房里的针线所能做到的呢?
晚唐时期的一位豪放才女鱼玄机,就已经抒发过类似的感慨。
她在《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这一首诗中说:
云峰满目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这是春天时节,鱼玄机到崇真观游览时,刚好在南楼目睹科举考试发榜的名单,有感而发的一首诗。
“崇真观”位于长安城的朱雀街上。
这时适逢春闱发榜,考生们纷纷赶到这里,争相寻找榜单上是否有自己的名字。少女鱼玄机也挤在人群中,浏览那些和自己无关的赵钱孙李。
她看到“历历银钩指下生”,历历在目的是题名的“银钩”,也就是刚劲有力的书法字。
握着毛笔的手指下一一写出银钩般的字迹。在这份榜单上的个个都是新科进士,从此人生就要展开崭新的一页了。
只可惜,鱼玄机是永远不可能品尝到这样的滋味,她注定只能是榜单外的旁观者,羡慕地仰望这张名单,看着上榜的人在一阵欢欣之后,走上人生的康庄大道。
因为她是一个女性,只能转身走回家庭!
于是鱼玄机由羡生恨,在这首诗的后半段笔锋一转,说她“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恨自己的诗歌才华被女性穿着的绫罗衣裳给掩盖了,即使她满腹的才华毫不亚于那些中举的进士。
从这首诗可以清楚看到,鱼玄机拥有一个不甘于受性别限制的灵魂,这种“自恨罗衣掩诗句”的“恨”,可不是一般女作家“感春伤秋”的愁绪。
BOOK 信 息
《欧丽娟品读古诗词》
欧丽娟 /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联合天畅 / 出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