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柯柯老师!
新的一年,吃月亮将继续
“唠叨”家庭美育。
这一年,
我们仍然不需要,
太多的花招和无谓的焦虑,
相信孩子,
相信自己,
坚定我们的美育观,
共同成长
!
我相信我遵循的道路是自己的道路,我相信我的道路是对的。我继续保持坚强的信心,这种信心要是经过宣誓,可以称之为信仰。
—— 安德烈 · 纪德
每个孩子的教育,都是实验性的,我们根本无法准确地预测他们的人生。就像园丁永远无法准确地预测果实的滋味。
但是教育又是有意义的。
想要为孩子提供好的教育,我认为需要做好三件事情。
第一,爱和信任。没有空气和水,种子注定枯死,没有爱和信任,教育也就不成立了。只有在安全、包容、温暖或愉快的氛围下,孩子才会对事物发生兴趣、对学习产生兴趣。
第二,留足成长空间。孩子是一个主动学习者还是被动接受者,完全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他。是否能够容许他犯错?是否不介意他不按“规划”行事,是否真的有给予他决定权?没有这些,孩子可能很难形成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的人格,更别提自主学习了。拔苗助长和静待花开,你真的有勇气选择后者吗?
第三,看重一手经验。我们总认为从书本里学习才算真的学习,其实对于儿童来说,一手经验和直观感受才是学习的基础。充足的养分,能够保证种子更好地发芽、开花和结果。而教育的养分,就来自于亲身体验,而不是二手书本。
好的美育观,亦是如此。
新的一年,我们不需要太多的花招和无谓的焦虑,相信孩子,相信自己,相信美育的意义。
请相信,
爱才是孩子的绘画兴趣之源;
“孩子的绘画兴趣不大,怎么办?”
想要孩子对画画产生兴趣,我们首先要保证他在画画的时候是开心的。因此,启蒙之初,画什么和怎么画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营造愉悦而放松的氛围。作为家长,你天生拥有一个法宝,那就是你自己对孩子的爱。不要担心自己不会引导,先从让他先感受到被爱开始吧。
▲享尔 5岁《一台在播放节目的电视机》。图@吃月亮家庭美育计划
包容才能让孩子大胆画画;
“孩子不敢下笔画画,怎么办?”
有的家长可能不服气,认为在孩子画画上已经很包容了。但真的是这样吗?你有没有总是期待孩子多画一些?嘴里说着表扬,心里还是觉得他画的太简单?孩子画画的时候,总是企图做些引导?孩子天生敏感,你的心思也许早就被他感知到。接纳,就是坦然的全情接纳,即使孩子只画了一个点,你也愿意帮他裱起来。
▲贝贝 7岁《兔子和她的好朋友》。图@吃月亮家庭美育计划
真诚欣赏才能让孩子绘画取得进步;
“孩子画的太简单,怎么办?”
▲Amelie 7岁 《我眼里的老师》。图@吃月亮家庭美育计划
孩子具备独立绘画的能力;
“孩子专注力太差,只能画几分钟,怎么办?”
我们常把孩子画的太快、太少、太简单,归咎于孩子没有耐心,殊不知这是本末倒置。画画可以逐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而不是孩子用专注力来“培养”画画。你的孩子专注力不好,不是他的错,只是因为他还太小。即使孩子只有3分钟的绘画专注力,我们也要信任他,鼓励他独立画画。这次能完成3分钟,下次就有可能创作5分钟,请放手把自主权还给孩子。
▲馒头 5.5岁《玩具货架和水果货架》。图@吃月亮家庭美育计划
绘画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
“孩子老说自己不会画,怎么办?”
当孩子说自己不会画,想要你先画的时候,大概率是他误解了绘画。他误认为绘画,很有可能是画自己看到的东西,比如一辆汽车或一个房子,而且越像越好。但实际上,绘画是一种自我表达方式,与情感和感受密切相关。我们需要引导孩子树立艺术创作观,让他相信,只要大胆画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和想象,就是一幅好作品。
▲ 苹果 7岁《静物画》。图@吃月亮家庭美育计划
画得多,自然也会画得好;
“孩子似乎没有绘画天赋,怎么办?”
孩子的感官敏锐,是天生的艺术家。才画了几次,看不见孩子进步,就认为他是不是没有这方面的天赋。画画和大部分学习做事的道理是一样的,画得多,自然就能画得好。与其担心孩子是不是有天赋,还不如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激发孩子长期的绘画兴趣,让他养成绘画习惯,最终让他知道所有事情的达成都是需要努力和坚持的。
▲宝宝 7岁《我和妈妈》。图@吃月亮家庭美育计划
大自然才是孩子第一位艺术启蒙老师;
“想让孩子有美感,怎么办?”
艺术与美感总是密切相关的。很多家长想让孩子学艺术,就是期望孩子具备审美力和鉴赏力,所以迫不及待带孩子看名画、逛美术馆、上美术课……实际上,最好的艺术启蒙老师就在身边——大自然能够全面调动孩子的感官,唤起美的感受。另外,大自然里本身就存在着丰富的形式美,美丽的色彩、形状、线条等等,我们都可以引导孩子从大自然当中体验和学习。
▲ 跳跳 5岁《在散步的孔雀》。图@吃月亮家庭美育计划
充分玩耍为孩子带来更多的绘画灵感;
“孩子只喜欢玩,不喜欢画画,怎么办?”
玩和画画并不矛盾。相反,只有玩得够充分、够开心,才能激发孩子画画。有了玩,才会有感受;有了感受,才可能有表达的欲望。我们要做的不是让孩子为画而画,而是应该让他明白,他可以画下所有他玩过和经历过的事情,即使线条简单、画技稚嫩。
▲ 哼妹 6岁《甜品店、雪糕、小女孩》。图@吃月亮家庭美育计划
趣味故事就能释放孩子的绘画想象力。
“孩子总画同样的东西,怎么办?”
如果你的孩子一直画同样的东西,说明他内心有很多情绪想要表达,但还无法有意识地运用绘画。这个时候,我们除了帮助他搭建创作观外,还可以利用“故事”这一神奇的武器,通过与孩子一起听故事和讲故事(绘本是个好工具),激发他扩展自己的表达,进而让他意识到自己可以画故事,最终实现越来越丰富的绘画表达,以及释放想象力。
▲Joey 6岁《一家人在建树屋》。图@吃月亮家庭美育计划
以前听朋友分享过很多艺术机构的教学“秘籍”:
比如想引导孩子画一个花瓶,那就给他们看大量的花瓶图片,他们通过这些图片“视觉刺激”延伸画出作品。
虽然绘画本身确实是一种视觉艺术,但仅用这种方法来引导画画,绝对是对艺术的误解。
所以,当有家长问我,能不能引导孩子看图片画画时,我都会耐心的告诉他们,这个方法可能见效快,但却是舍本逐末。
想要孩子从绘画和艺术受益终生,我们还是要把重点放在“非画”层面。
我的偶像安德烈 · 纪德曾经为信仰这个词下过定义:
“我相信我遵循的道路是自己的道路,我相信我的道路是对的。我继续保持坚强的信心,这种信心要是经过宣誓,可以称之为信仰。”
每次读这句话,我都会热血沸腾。
如果有人问我,2022年有什么想努力的事情?
我会大声告诉他,与孩子一起发现美,就是值得坚持的信仰。
文字撰写 @柯柯
排版编辑 @柯柯
本期出场
吃月亮小艺术家
@享尔、贝贝、馒头、宝宝、Joey、苹果、Amelie、跳跳、哼妹。
美育干货
▽
吃月亮的柯柯
儿童艺术生命力探险家
充满热情的教育者
家庭美育问题
留言评论区,你问我答!
月亮是什么味道?
孩子和艺术会告诉您!
关注吃月亮,
与我们一起开启,
孩子的艺术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