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周瑞芬:此心安处是吾乡

趣微口袋周刊 第66期

周瑞芬:此心安处是吾乡

精选小说

此心安处是吾乡

——访东坡书院

●周瑞芬

周瑞芬:此心安处是吾乡

2022年新年伊始,我和闺蜜在海南岛。巧遇郑少如老师,郑老师提议,去“看看”苏轼。在她的引领下,我们驱车近290公里前往儋州“东坡书院”。

海南的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我们走的路线横穿海南岛中部,途径五指山地区。宽阔的高速公路平坦如镜面,夹道欢迎我们的是争奇斗艳的各色三角梅,开在蓝天里的硕大木棉花,一丛丛如绒球般的朱樱花……路两侧重重叠叠、高低起伏的山峦,覆盖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一阵小雨过后,云雾在山间升腾,缭绕,立即秀成一幅幅画。

现在的海南岛交通发达,风景优美,是度假的天堂。和一千多年前苏轼所处年代的荒蛮落后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一路聊着苏轼,感叹苏轼在才俊辈出的宋代,诗、文、词、书、画、修心、悟道等许多方面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聊他一首“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而落难的命运。聊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我们分享了苏轼判案的故事:苏轼在西湖做刺史期间,有一次,一位绸布商人和一位做扇子的商人因为债务打官司。做扇子的欠绸布商绸布款,他因为父亲去世,耽误了卖扇子的季节,又赶上雨季,扇子根本卖不出去,还不起债,被绸布商告到官府。苏轼让做扇子的商人回家取来20把扇子,亲手在这20把扇面上画了他拿手的竹、枯木、怪石等,然后,让做扇的商人拿出去卖。扇子立即一抢而空,圆满解决这场纠纷。

就是这样一位把民间疾苦藏于心的苏轼,却因为得罪权贵,仕途坎坷,被一贬再贬。海南的儋州是他最后的流放地,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承受着流放的屈辱和跋涉的艰辛。当时的苏轼“食无肉,病无药,居无所,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在苏轼之前被贬海南的官员,无一生还。苏轼以六十二岁高龄来到海南岛,为自己备好了棺椁和墓地,准备在此终老。他以其一贯的豁达的胸怀,居然健康的度过这段艰难的岁月,影响和造福了一方百姓。

带着对苏轼的敬仰之心,走进了东坡书院。

一进大门,右手边就是一幅大型的画,上面是苏轼的代表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正是靠着词中的乐观心态和睿智。苏轼把蛮荒的海南岛当成自己的故乡,为海南岛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穿过曲曲折折的小径,就到了“载酒堂”。“载酒堂”是苏轼在海南岛儋州留下的重要遗迹之一。1097年,苏轼来到海南儋州中和镇,住在官舍。但是他的政敌并不放过他,把他赶出官舍。苏轼只好先在城外找个地方搭了一间简易房落脚,与当时士绅黎子云成了邻居,第二年,黎子云出资帮助盖新屋,苏轼将其取名为“载酒堂”,就是现在的东坡书院。

“载酒堂”的大殿里是一组讲学的彩雕,正中是儒雅的苏轼,左侧是出资资助建“载酒堂”的黎子云,右侧是放弃仕途,陪父亲来海南的儿子苏过,这一组塑像形象塑造了书院讲学的场景。

“载酒堂”的典故出自《汉书·扬雄传》,据说扬雄“家素贫,嗜酒,人希至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说的是扬雄辞官后回家,由于家中贫困但又好酒,常有人带着美酒佳肴来求学。另外扬雄对金文等古文字研究颇深,也有不少人前来请教,“载酒问字”的成语就来源于此。此后“载酒问字”常用来表示某人有学问,很多人登门求教。

北宋之年,儋州所在的琼西还是蛮荒之地,当地的经济、文化很落后,不但读书人极少,教学的科考经典书籍几乎没有。从隋朝开考科举,至苏轼被贬海南的四百年间,海南就没有出过一个考取功名的人。

苏轼利用“载酒堂“和文友交流,他自编教材,在此安身讲学,房屋虽然简陋,但每天书声琅琅。苏轼在海南传经讲学,很快就让”载酒堂“成为当时琼西文坛焦点与文化中心。苏轼没有来海南之前,海南还没有出现过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他来海南培养了海南第一位举人姜唐佐,为了鼓励姜唐佐,苏轼在他的扇子上题写了:“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苏轼还培养了第一位进士符确。他在海南西部普及教育、传播文化,后来的《琼台纪实史》对此也给予高度的评价:“宋苏文忠公之谪居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公启之。”此后,海南人在历朝历代科举中屡次高中。这不能不归咎与苏轼对海南教育做出的贡献,真是“东坡不幸海南幸“。

在东坡书院,有一种名叫“狗仔花”的植物,其花开的别具一格。花心像5只小狗围蹲在一起。北宋宰相王安石曾有“明月当空叫,五狗卧花心”的诗句。苏轼觉得这诗,事理不通。明月只能当空照,五只狗怎能卧花心?于是他自作主张把诗改为“明月当空照,五狗卧花荫”。王安石微微一笑,没有点破。后来,东坡在儋州,有一天,他看见五色雀当空叫,便向当地百姓请教,得知此雀就叫明月鸟。又有一次,他在旷野间采到一种植物,似五狗卧花心。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忏愧不已。

东坡书院有一匾,上面有一幅画。据说有一次,苏轼看到一位黎族妇女口嚼槟榔,手提竹篮给田里干活的丈夫送饭,便随口吟道:“头发蓬蓬口乌乌,天天送饭予田夫。”黎家妇女马上接口说:“是非皆因多开口,记得君王贬你乎。”苏轼震惊于老百姓的智慧。

导游讲,有一次,当地的村民拿给苏轼很多生蚝,苏轼在饱食之后,还不忘叮嘱儿子苏过,切勿将这一美味告诉别人,“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

这样有趣的故事。如同他的诗:“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无非是解读苏轼对苦难生活的态度。苏轼不断自我解嘲,自我反省和自我提升。他那种可爱的率真和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历经千年的风雨,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

书院还有苏轼的诗词、书法、绘画作品碑刻,浓浓的文化氛围在书院里飘荡。历朝历代不断进行修缮,现在的东坡书院,占地数十余亩,围墙之内的亭台楼阁、池塘、花园、廊道、厢房、别院、东坡私塾、水井等设施一应俱全。

“他年谁作地舆志,海南万里真吾乡。”,“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都是苏轼的拳拳赤子之心,对于海南,苏轼早已经是此心安处是吾乡。

我们的海南之行,因为拜访“东坡书院“,注入文化的元素,变得厚重而有意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周瑞芬:此心安处是吾乡

周瑞芬

内蒙古作协会员。作品散见《鹿鸣》《包头日报》等报刊及网络,出版散文集《看花临水》,该书获包头市第十一届文艺振兴优秀作品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