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跟你不亲?这3个信号不重视,你的孩子可能会被养成“仇人”

父母跟食物一样

都是有期限的

周迅、黄磊共同主演的热播剧《小敏家》近日收官,六大主角组成的奇葩中年失婚修罗场,经历了结婚、离婚、破产、癌症、最终归于圆满,为观众们贡献了一出温情大戏。

孩子跟你不亲?这3个信号不重视,你的孩子可能会被养成“仇人”

不过,相比三角恋和韩式狗血,《小敏家》中最打动暖妈还是小敏与儿子这对母子逐渐破冰的过程。

小敏的儿子家骏,幼年时父母离婚、而后母亲出走北京,由奶奶姥姥带大的他与小敏一年到头也见不了几面,直到19岁来京高考,才又和母亲住到了同一屋檐下。

家骏内敛且忧郁,对小敏总是有一种说不清的疏离感,他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的不适,但依旧会在愤怒时爆发。

孩子跟你不亲?这3个信号不重视,你的孩子可能会被养成“仇人”

电视剧里,小敏不断努力,终于和儿子破冰,但现实中像家骏与小敏这样僵持着的半熟母子却不在少数。

前段时间,老友丽丽和我吐槽女儿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突然和自己不亲了。

“她一回家就把锁上房门把自己关在屋里,学校的事情也不愿意跟妈妈说,有一次,妈妈想要抱抱她,也被她生硬地躲开了……”

孩子跟你不亲?这3个信号不重视,你的孩子可能会被养成“仇人”

丽丽很难过,明明女儿小时候和自己关系很好,像只小跟屁虫一样成天跟在自己身后,现在怎么突然变成了这样,难道说孩子长大了都会与父母疏离吗?

其实,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而成的,孩子和你不亲的三个信号,你知道吗?

你严厉的责罚

抹杀了孩子沟通的勇气

前段时间有一新闻:深圳的林先生多年来反复肺炎,原因竟是他自己在6岁时吞下了一个哨子,当时怕被骂没敢告诉父母,而这一瞒就瞒了20年。

孩子跟你不亲?这3个信号不重视,你的孩子可能会被养成“仇人”

我们小时候好像都有过这样的困境,弄丢了文具、被老师冤枉、被同学欺负总是不敢和父母说,即使鼓起勇气开口,换来的也是一顿责骂。久而久之,变得不愿和父母开口了。

孩子跟你不亲?这3个信号不重视,你的孩子可能会被养成“仇人”

如果你的孩子出现问题能够第一时间找你解决,说明他十分信任你;反之,当你的孩子受了委屈、遇到了困难都不愿和你说,那就说明他不再把你当作最亲近、最信任的人,这时你就该反思你们的关系是否出了问题。

拒绝的爱抚的同时

也拒绝了你的爱意

心理学中有个很著名的“恒河猴实验”:心理学家哈里·哈洛团队为选择了8只刚出生就离开妈妈的恒河猴制作了两个“代理母亲”——绒布妈妈和铁丝妈妈。

它们胸前都装了一个奶瓶,体内还有一个提供热量的灯泡,区别是“绒布妈妈”全身由海绵和绒布包裹,而铁丝妈妈周身只有硬邦邦的铁丝。

孩子跟你不亲?这3个信号不重视,你的孩子可能会被养成“仇人”

他们将小猴随机分成两组放入不同的房间。每个房间都有两个代母,但一组奶瓶放在绒布妈妈身上,一组放在铁丝妈妈身上。结果,无论哪只母猴喂奶,所有的幼猴都极端地偏爱绒布母猴。

然后,实验者加大实验力度,将幼猴们的笼子里放入各种各样会动的恐怖玩具。结果,当恐惧降临时,无论是哪只代母喂养的小猴子,无一例外的都跑到绒布母猴那里寻求安慰。

孩子跟你不亲?这3个信号不重视,你的孩子可能会被养成“仇人”

对于与人类有着94%基因同源性的恒河猴来说,离开妈妈的怀抱比饿肚子还要难以接受。最终哈洛得出结论: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玩耍。

爱抚能够带给孩子安全感与快乐,如果年幼的孩子经常拒绝你正常范围内的身体接触,则说明孩子:自我意识太强\对父母有恐惧感\父母陪伴缺失、孩子缺乏信任。这三点都会导致孩子不亲近父母。

孩子跟你不亲?这3个信号不重视,你的孩子可能会被养成“仇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实验也推翻了美国另一位心理学家约翰·华生的育儿理论,华生的理论核心在于漠视孩子的亲情需求,对孩子进行冷酷训练。

简而言之,华生认为孩子摔倒了不用安慰、越哭越不要理。且不说信奉华生理论的家长们实践效果如何,华生自己的三个孩子都没能健康成长。

他的大儿子在三十多岁时自杀身亡,女儿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成年后也多次自杀,小儿子离家出走、常年流浪。

孩子跟你不亲?这3个信号不重视,你的孩子可能会被养成“仇人”

由此可见,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与父母亲密关系的建立十分重要。如果在孩子幼年时父母没能与之建立好的感情基础,且无心弥补,将会对孩子的一生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食物过期可以再买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

前段时间,演员杜淳发微博晒娃,他说自己离家工作40多天,女儿已经完全不认识自己了,不让抱,看着他5秒就开始哭,刚习惯了几天,自己又要离开。

孩子跟你不亲?这3个信号不重视,你的孩子可能会被养成“仇人”

其实,每一个中年人都是如此,工作和家庭往往难两全。但要知道,父母和食物一样,都是有期限的。而食物过期了可以再买,孩子的童年却如流水,匆匆不回头。

当孩子在幼年时已经习惯了父母一方的缺失,不习惯你的陪伴时,你们之间的关系再想弥补就很难了。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不容小觑、刻不容缓!

作家龙应台曾说过:“多少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着彼此却互不认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

没有妈妈能接受自己怀胎十月骨开十指生下的孩子不愿意亲近自己,更何况童年的情感匮乏将会影响孩子的终身,但许多家长却

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不亲近自己

不了解如何陪伴孩子

无法与孩子有效沟通

不清楚如何做个好妈妈,焦虑不已

为此,暖枫树教研团队研究了上千个案例,引进欧美先进教育理念,精心打造了《我的孩子为什么和我不亲》家长课帮你解决难题。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科学育儿方法。

好孩子都是养出来的,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养育孩子,学会方法很重要,别因为自己一时偷懒,而耽误了孩子一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