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做作业不用催,家长是怎么做到的

★每天一篇原创,今天是第1687天

《管见参考》

全国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

浙江省思想政治工作成绩突出个人

绍兴市网上文化家园示范项目

绍兴市全民阅读优秀项目

绍兴市最美领读者

做作业不用催,家长是怎么做到的

文/管见 主播/张彬

孩子上学后,做父母最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孩子不愿意做作业,非得等父母一催再催,很多时候催了也没用,最后导致家里鸡飞狗跳。

不过话说回来,自觉做作业的孩子们也很多,那么,这些家长又是怎么做到的呢?今天我就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01

孩子被催作业很正常

没有哪个孩子是天生自觉的,特别是小学低段,几乎每个孩子都被父母催过,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家是公平的。

但到了小学高段,就开始分化了,自觉的孩子不需要再催,不自觉的孩子越催越慢。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面有家长的因素。

小学低段之前的孩子,行为约束要靠父母,需要父母坚持底线,给孩子立下规矩。

小学是学习生涯的开始,学习本身是一件难事,因此孩子有惰性很正常,在这个时候,需要父母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02

培养孩子定时的习惯

很重要的一个好习惯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作业。

孩子的时间观念,要从小抓起。

具体可以这么来做:

第一是认识时间,学龄前的孩子,可以借助钟表等工具,去帮助他认识时间,以及时间的流逝。

同时,给所做的事情设定一个时间限制,比如电视只能看一小时,晚上八点半之前必须睡觉等等;

第二是培养轻重缓急。

把每天要做的事情,给孩子排个轻重缓急,这个排序很重要,坚持下来就能解决拖延问题,比如先做作业再吃饭,先吃饭再看新闻。

03

帮助孩子建立信心

做任何事情,信心是赢的基础,做作业也一样,如果老是做不对,就没有信心做作业了。

有时候,孩子不愿意写作业,并不完全是拖拉,而是感受不到成就感,当孩子把作业当成痛苦时,第一反应就是躲避,躲避的直接反应就是拖延。

不要说孩子,其实大人也一样,碰到困难的时候,往往会六神无主,不由自主想逃避。

这是很多孩子的困境:作业太多,担心做不完,题目难了,担心不会做,不能及时交作业,怕老师批评,于是,孩子就会开始逃避。

在这样的时候,父母催促是没有用的,应该想办法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因为这个时候,孩子已经是无助的状态。

父母要帮助孩子建立起“我一定行”的信心,关于这方面技巧是很多,比如让孩子先做简单的,把作业分段进行,同时,适当对孩子予以表扬。

最重要的是,家长要学会忍耐,不要急着去责怪孩子,也不要马上告诉孩子答案。

04

要有做作业的氛围

父母的榜样和家庭环境很关键。

监督孩子养成好习惯的过程非常痛苦,家长得时时刻刻监督留意,这个过程,家长也要自律,而不能像现在很多人一样,把孩子丢一边,自己玩手机。

孩子在家作业时,父母在边上做什么很重要。

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尽量不在孩子旁边闲聊,不看电视或视频,让孩子摆脱外部的干扰,把心思花在作业上。

好的习惯,父母坚持实行。

坏的习惯,父母不要去做。

这样的教育,对孩子最有说服力。

自觉的父母,培养自觉的孩子。

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

《管见参考》视频号

更新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