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牺牲时已怀孕3个月

在现如今的山西省平鲁县李林烈士陵园里,伫立着这样一座雕像:一个秀气的姑娘,留着齐耳短发,横枪跃马,英姿飒爽,仿佛驰骋杀场。仔细一看,她是如此年轻,身上是南方水乡的姑娘装扮,脸上却是刚毅坚强,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

她为何能让人们专门为她建立一座以她名字命名的烈士陵园?她又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牺牲时已怀孕3个月

图|李林

她就是著名抗日女英雄,李林。

李林,原名李秀若,福建龙溪县人。1916年出生,由于原生家庭贫苦,父母将襁褓之中的她送给了她后来的养母陈茶。而李林的养父李瑞奇在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经商,李林也在不满4岁时就跟着养母漂洋过海来到了爪哇。

1924年春,李林就读于父亲参与创办的华侨学校。由于荷兰的专政统治,印尼文化已经濒临灭绝,所剩学校寥寥无几,而且只能教学荷兰文。而华侨集中的地方都会有华侨学校,这为华侨孩子们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

有一天,教自然科学课的老师方寅在黑板上挂了一幅中国地图,向同学们讲述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悠久历史。讲到投入时,突然一个荷兰官员闯进了教室。他将墙上的中国地图给撕了下来,丢到地上用力践踏,然后恶狠狠地威胁道:“

你们不可以讲中国,你们只能讲荷兰,讲荷兰的伟大,荷兰的文明。

方老师不卑不亢地质问那个荷兰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讲中国的文化为什么不可以,你有什么权利去干涉?”荷兰人看着堂下的同学们,轻蔑地冷笑:“你们是中国人啊,真是值得骄傲自豪呢!”然后,又是一顿辱骂讥讽。

“你笑什么?中国人怎么了,中国,比你们小小的荷兰大二十倍!”李林怒目圆睁地喊道。她的小脸涨得通红,声音却十分洪亮。

荷兰官员被李林的话气得不轻,仔细打量着这个小女孩,随后把头转向了方先生,歪着头说道:“你告诉这个小家伙,你们华人就是东亚病夫,你们的国家马上就要灭亡了,只有我们荷兰才能成为世界的主人。”说着便扬长而去。

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牺牲时已怀孕3个月

图|李林(前排左一)与同学合影

方老师气愤不已,李林将地上的中国地图捡起,仔细用手绢擦掉上面的鞋脚印,郑重地递给了老师。方老师接过了地图,抚摸着小李林的头,语重心长地说道:“

孩子,你们快快长大吧,长大后,回国去振兴我们羸弱的祖国啊!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斗争的种子就在李林心中萌芽,并随着她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生长。1930年春,李林随着母亲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回到了她日思夜想的祖国。

这天傍晚,她乘着游轮来到了厦门市北部的集美镇,这是爱国华侨陈嘉庚的家乡。回国半年后,她考上了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校,并在这里度过了最无忧无虑的中学生活。1933年,李林转到了上海爱国女校。在上海,她了解到真正的中国社会。

上海是旧中国最繁荣的城市,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富人们天天灯红酒绿,奢靡无比;也能看到穷人们衣不蔽体,受冻挨饿。面对这些不公平的现象,李林心里想:“为什么同样是人,却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

李林开始思考,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她应该选择一个怎样的道路呢?她开始去寻找答案,于是在图书馆,书店里都能看见她的身影。李林一看到进步书籍,就目不转睛,一口气给看完。这其中就有一些,由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积极倡导社会改革的进步杂志。

李林在看完这许许多多的进步书籍后,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找到了中国人民真正的出路。“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整个上海笼罩在恐怖的氛围中。

1935年的某一天,李林像往常一样,在教室里听着老师讲课。忽然不远处的日军营地传来了刺耳的枪声,大家的上课进程被打断了,所有人都听着日军的枪声和同胞的惨叫声,一言不发,课堂上的空气都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牺牲时已怀孕3个月

枪声结束后,老师突然转身面向黑板,抓着粉笔写下几行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看到老师黑板上的诗句,李林悲从中来,挥笔写下了“

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

”的豪言壮志。李林的决心并非纸上谈兵,除了努力读书外,她还开始坚持锻炼身体。因为她知道学好知识远远不够,要是没有健壮的身体是上不了战场的。

因为她在学校出色的表现,被选为学生会的宣传委员。在学生会里,她认识了大她一届的,从事地下革命活动的进步学生——胡文新。李林也在他的影响下,如饥似渴地阅读着胡文新带来的进步书籍,渐渐确定了自己应该走的方向。

1935年12月,北平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学生运动,大批同学跑到校外去,上街游行。上海爱国女校也加入到这场运动中,使得爱国女校名副其实。李林带领一万多名热血爱国青年,在市政府大楼前示威游行了十几个小时。

在游行期间,军队对他们真枪实弹地威胁,学校领导对他们虚情假意地劝说,种种行为都没有浇灭同学们心中的怒火。在这寒冷的天气里,抗日的口号从市政府大楼穿过,响彻了整个上海,传到了中国的每个角落。

在学生的压力之下,市长迫不得已答应了同学们的请求:绝对保护上海爱国学生运动和言论、集会自由。而等待李林的却是学校的开除处分,不过李林也看得开,她说:“现在更好了,没有人管着,做什么事都放得开,我也可以更好地宣传革命运动。”

1936年秋,李林从上海来到了北平,就读于北平民国大学政治经济系,为了更好宣传真理,传播精神。同年12月12日,李林和同学们趁着校警还在熟睡,悄悄溜出了学校,从怀里掏出红旗,用力地挥舞着旗杆,周围的青年同学看到都围了过来。

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牺牲时已怀孕3个月

图|学生游行

随着人越聚越多,李林高举红旗,大声呼喊“打倒日本侵略者”、“枪口对外,一致抗日”、“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等爱国口号,国民党听到动静,出动大量军警,阻止学生游行。军警看到李林手上挥舞的红旗,知道这面旗帜在游行队伍的领导作用,纷纷前来抢夺李林手中的红旗。

无情的棍棒打在李林身上,鲜血和疼痛没有让她松开红旗。游行队伍将军警逼退后,李林忍着剧痛,继续带领大家游行。爱国游行结束后,和她相熟的地下党吕光邀请她加入中国共产党,李林激动地答应了,加入了梦寐以求的中国共产党。

12月底,李林接到党的命令后,结束了她的学生生涯,奔赴山西太原,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举办的国民师范学校军政训练班。训练班里的生活辛苦而乏味,可是李林同志对于训练任务一丝不苟,很快就成为了一个合格的无产阶级女战士。

中共山西工委决定在训练班里成立一个临时组织,叫特别委员会,简称特委。饱读诗书,又富有革命经验的李林同志担任了特委的宣传委员。

随着爱国女青年纷纷加入,为此专门成立一个女子连队——十一连,李林也因为优异的表现,成为了连队的党支部书记。训练的生活让很多女兵吃不消,她们心中颇有怨言。李林知道后,时不时去开导她们,还举办时事研究会,激发队伍里的训练热情。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共山西工委派遣李林前往大同参加抗日活动,李林在雁北工委担任宣传委员。当时,大同不像太原那样拥有丰富的革命群众基础,而国民党当局也没有把李林当回事。

当时,山西军阀

阎锡山

明面上打着抗日的旗帜,背地里却迂腐自私,只为保存自己的武装势力,对抗日运动阳奉阴违。

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牺牲时已怀孕3个月

图|阎锡山

为迅速在大同城内开展抗日爱国主义运动,工委决定利用张贴传单的方式来进行抗日宣传,李林主动承担起印刷传单的工作

每当夜深,城内安静下来后,李林将棉被盖住窗户,点上蜡烛,开始印刷传单。日本的飞机在大同上空越飞越频繁,李林知道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宣传抗日活动迫在眉睫。

在李林和同志们努力了半个多月后,抗日宣传激发了群众的爱国热情,大同的抗日呼声也因此越来越高涨。李林组织学生抗日宣传队,进行大街小巷的游行示威,宣传抗日救国的精神。期间李林曾收到过日本人发来的恐吓信,里面的内容荒谬、可笑。她将信件内容公之于众,抗日激情再度高涨。

1937年,日本军队侵占了张家口,同时向大同进发。而阎锡山苟且偷生,所带领的队伍在大同城内一枪未发,将大同拱手让给了日本人。李林等人的工作也因为战争的形势严峻,不得已离开了大同,回到了太原。

八路军在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斗争,连续打了好几场胜仗,在后方战场痛击了日寇。这时毛泽东同志下达重要指示:整个华北工作,应以游击斗争为唯一方向。李林知道党组织要与日寇开展游击战,强烈要求上级让她负责组建一支游击队,上级在她的坚持下同意了。

在李林的热情鼓励和积极宣传下,没多久,她组建的游击队已经初见形状。可是人手有了,大家的游击技术却不足。李林从自身做起,每天起早贪黑进行游击训练,不厌其烦地带着游击队的成员们,一遍又一遍熟悉地势,重复训练游击技巧。

随后特委派来一名军事干部,叫王零余。王零余担任班长,李林担任政治部主任,在二人的相互配合下,这支游击部队有了正式军队的模样,“

雁北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

”正式成立了。

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牺牲时已怀孕3个月

1938年3月,偏关县城被敌人包围,县城里面唯一的武装部队就是李林带领的八支队,他们总共也没几杆枪,知道不可能守住偏关县,决定掩护城内群众安全撤离,向平鲁方向转移。

八支队带着一群老人孩子,一路上躲躲藏藏,最后还是被日寇发现了。李林带领八支队英勇抵抗,可惜寡不敌众,很多队员死在了日军的枪口之下,队伍也因此被冲散了。

之后,李林多番努力,寻找失散的八支队队员。看着战士们被硝烟熏黑的脸庞上充满了疲惫感,心里十分难过。可她知道如果自己都不振作起来,又怎么能将队伍带离失败的阴影呢?

同志们,你们辛苦了,我知道你们现在心情都很低落。打了败仗没什么,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牺牲同志的鲜血也不会白流!让我们抬起头,拿起枪杆子去找日寇血债血偿!

”李林慷慨激昂地冲着队员们说道。

李林愈挫愈勇的抗日精神和忠心耿耿的革命精神,感染了在场所有的战士们,打了败仗的八支队队员心中重新点亮了希望之光。李林和王零余在中央的指导下,来到了洪涛山根据地进行队伍整顿,八支队重新焕发光彩。

有一天,上级给李林的队伍送来了一匹烈马,叫做“菊花青”,四肢强健,身高八尺,跑起来就像风一样快,一看就是匹上好的骏马。队伍里的人都很眼热,一个个想骑上去试试,全都被烈马摔倒在地。

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牺牲时已怀孕3个月

图|李林骑战马

李林看到骏马后,也是心头一热,想上前试试这匹马的烈性。周围的同志连忙上前劝阻,李林个子不高,这么高大的骏马,健硕的战士们都没能驯服,更别说一个身材娇小的女子了,要是被马摔出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办?

可李林就不信这个邪,伸手抓住马鬃,双腿一蹬,直接翻身上马。好家伙,这匹马是真烈,知道有人上了它的身,立马前踢后踹,上蹿下跳。李林一个没抓稳,就被它甩出去老远。

同志们都赶紧过来劝李林不要再试,她一个政委,要是真被摔坏了就不好了。被摔得七荤八素的李林却笑着安慰战士们自己没事,又一个翻身上马。她的双腿像钢钉一般钉在了马身上,上身紧贴着。任由“菊花青”如何凶猛进攻,都岿然不动。

1938年,八支队在洪涛整装完毕,前往绥南开辟绥南抗日根据地。塞外的春天依然天气恶劣,黄沙漫天,狂风不止。队员们行军路上异常艰难。一天,李林看到了前方有个村庄,村子里传来煮饭烧菜的阵阵香味。队员们高兴坏了,终于有个落脚点可以休息一下了。

李林却很谨慎,路边拦下了一位早起捡粪的老乡,老乡告诉他们,村子大院里驻扎着一支伪军,有百来号人,还有五十多匹战马。

李林内心窃喜,想着把这伙伪军消灭掉,就可以给战士们装备武器、补充马匹,这样一来就能更好地行军赶路了。她当即决定,趁着伪军休息进行奇袭。八支队悄悄来到大院外,干掉了外面的哨兵。随即李林一声令下,所有队员猛地冲进了院内,对着伪军一顿扫射。

这群伪军,平日里对着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作威作福,可面对英勇的八路军战士就只知道抱头鼠窜,一个个争先恐后翻墙逃走了。就这样,李林部队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大量武器和战马,壮大了部队实力,加快了行军进程。

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牺牲时已怀孕3个月

图|八路军战士

后来因工作调动,李林不得已离开亲手组建的八支队,尽管她十分不舍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士们,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服从组织的安排。随后,李林来到了晋绥边区工作委员会,在这里负责干部训练班的工作。

期间她一共做了六期训练班,总共培养了两百多名干部学员。这些学员走出干部训练班,挑起了各地县区领导群众抗日的重担。

1940年1月初,李林当选了晋绥边区第十一行政专员公署秘书主任。月底,李林又受邀代表雁北支队参加了晋西北军民代表大会。会上一致同意,她被选为边区行政公署行政委员会委员。

会后,一师长亲自接见了李林。他兴致勃勃地看着李林牵着的菊花青,并让李林上马骑了一圈,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他向在场的同志们介绍起李林来,说:“这是我们的女英雄,是回国的华侨大学生,文能提笔做政治工作,武能上马指挥打仗,很不简单啊!”

1940年4月,日军向边区抗日根据地发动了大“扫荡”,这次“扫荡”范围极广,规模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次。日军集结了一万两千余人,密密麻麻地向晋绥边区移动,包括洪涛山边上的几十个村落,都看到日军的大队人马。

此时的抗日形势十分严峻,指挥部立即下达命令,让六支队和专署政卫连的战士们,护送没有战斗力的训练班、各民众团体及机关人员突出重围,粉碎敌人的围剿。

在此危急关头,李林自告奋勇向地委书记请示,带领政卫连负责突围的后卫工作,可这次敌人重兵围困,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书记知道李林是一个下了决心就一定要完成的人,他只好提醒李林多注意安全。

4月25日,天刚刚黑了下来,李林带领政卫连顺着山谷摸索前行,绕过了敌人的封锁包围。直到午夜时分,突然听到前方有枪炮声,李林判断出,六支队遭遇到了鬼子的埋伏。

在奋力抵抗中,六支队掩护群众突破了包围圈,而由李林带领的政卫连则因为负责掩护后卫工作而被落下,深陷敌人的包围圈中。李林当机立断,命令队伍躲避敌人的锋芒,向着平太村转移,进行暂时休整。

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牺牲时已怀孕3个月

可部队转移的行踪还是被敌人发现了,天刚蒙蒙亮,一声枪响划破了天空,敌人又来了。李林看着一大片敌人向部队驻扎地移动,命令队伍赶紧突围。她率先带着两个排的战士,迅速向东突围,让敌人误以为这是李林的主力部队。

于是敌人集中火力向李林所带部队追去,而此时大部队也迅速行动,向着相反的方向突围。李林带领两个排的兵力边打边退,吸引着日军的进攻。忽然,敌人发现人数不对,意识到中了计,可惜为时已晚,大部队已经逃出了包围圈。

领头的日本军官气急败坏,带着一大群士兵向李林部队发起了疯狂的进攻。身边战士接连倒下,李林看着年仅14岁的通讯员,说道:“

孩子,你还小,敌人注意不到你,你顺着小路快逃,看到老乡就寻求帮助,他们会为你掩护。

”通讯员哭着说:“我要和你们战斗到最后。”

当着小通讯员的面,李林把文件包塞到了岩石缝里,对他说道:“别说傻话,你离开是有意义的,这个文件包,等战斗结束,你把它取出来,交给地委。”小通讯员明白这项任务的重要性,抹干眼泪,在万般不舍中顺着小路逃开了。

李林看着小通讯员离开,心中的一块石头也就放下了。她带着两名队员掩护其他战士继续向东转移。在冲杀中,身下的菊花青不幸中弹,牺牲在了战场上。经过一番激烈战斗,李林身边两名战士先后倒下。她逃到一座庙里,靠着庙中的残垣断壁,和日寇做最后的殊死拼搏。

李林拼死顽抗,身中数弹,依然咬牙开枪射击面前的敌人,直到枪里没有了弹药。她抽出了腰间一支手枪,里面只有一颗子弹。她拼尽全力站了起来,双眼冒火地瞪着冲过来的敌人,将手枪抵住喉咙。一声枪响后,李林饮弹自尽,牺牲时已怀孕3个月。

李林同志宁愿带着肚子里的孩子,当着敌人的面饮弹自尽,也不愿做他们的俘虏。她以身殉国,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

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牺牲时已怀孕3个月

1940年,中共中央在《新中华报》《新西北报》《中国妇女》等集体发表通讯,表示对李林烈士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挚的怀念。

1952年,李林的遗骸和其他烈士一起被移送到平鲁县的烈士陵园内。

2000年正式将平鲁县烈士陵园改名为李林烈士陵园。

李林本是侨商之女,可是她为了革命,离开了舒适、安逸的生活圈,投身到革命的烈火中去。她为民族的解放,为革命的胜利,为新中国的成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