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关键三年,家长八个改变

★每天一篇原创,今天是第1683天

《管见参考》

全国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

浙江省思想政治工作成绩突出个人

绍兴市网上文化家园示范项目

绍兴市全民阅读优秀项目

绍兴市最美领读者

孩子关键三年,家长八个改变

文/管见 主播/张彬

教育学告诉我们,教育是有时效性的,比如,建立规矩越早越好,养成习惯也是越早越好,否则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

教育的时效性,意味着每一个阶段的教育方式有所不同,家长应该随着孩子的长大而改变。

青春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主要表现为叛逆,比如原来的一个乖乖女变成了小太妹,原来一个小妈宝,变成连妈都不肯叫。

这种变化,就是青春期的变化,尤其是在小学六年级到初中二年级,这三年表现尤其明显,可以称之为青春期关键三年。

如果这三年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模式没有改变,那么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就会更明显。

所以,父母的相应教育方式也要有所改变,具体如下:

一、改变讲话方式。

小学高段之前,父母可以和孩子用命令式的口气讲话,但到小学高段后要有所改变,告诉孩子你现在长大了,有一些事要自己做,如果需要帮助就和爸爸妈妈说,如果不说,你要自己管好自己。

但这样说,并不表明父母就真的甩手不管,这只是表面上开始放手,暗中要留意孩子的一举一动,关键时刻出手相助。

二、不要刺探隐私。

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同事、朋友一样尊重。

很多父母想了解孩子的心理,这完全可以理解,但孩子已经开始长大了,他们需要有一个独立的心理空间了,要尊重他们,不要动涉及隐私的东西。

三、让孩子参与重要的家庭事务。

比如,家里买房要装修了,可以听孩子的意见,他自己房间的风格让他自己定,又比如家里老人病了,可以让半大的孩子在双休日照顾老人半天,这样,父母以后老了,孩子知道该怎么照顾。

四、要关注孩子的朋友及家庭背景。

孩子需要朋友,这没有错,青春期的孩子要广交朋友,这也没有问题,但我们不能让孩子去交那些本质上很坏的朋友,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坏人还是很多的,坏学生也有,孩子不善于分辨,做父母的应该时刻关注并提醒孩子,否则和坏孩子开始同流合污,要再浪子回头就很难。

五、除了关注学业,还有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

孩子感兴趣的事情,父母最好也一起感兴趣,一方面可以增强亲子之间的话题,另一方面,这些兴趣爱好,有可能决定孩子未来的职业方向。

六、减少唠叨、减少唠叨、减少唠叨。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青春期的年轻人最怕唠叨,你讲得再对,他也听不进去,父母的唠叨只会让他离你越来越远。

当然,不唠叨并不代表父母就不说话了,话还是要说,但关键的话,点一两句就够了。

七、要为孩子的出色表现感到骄傲。

出色表现,不仅仅包括学业,还包括孩子在爱心、善良、责任、运动、艺术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这样的时候,要及时肯定孩子。

八,帮助孩子一起找出路。

现在的竞争非常激烈,如果孩子学习上不是很出色,可能意味着老天在暗示你们孩子不擅长文化课这方面,在这个时候,孩子最需要父母帮他打开另外一扇门。

青春期出问题的孩子中,很多是因为学习上没有出路的,在这个时候,老师往往是没有办法的,因为老师要管的孩子太多,而且老师也没有义务,可能也没有能力,而父母是一对一的,责无旁贷,必须担起这个责任。

青春期关键三年,父母不能按老套路出牌,应该迅速调整自己的思路,改变和孩子的相处模式,更新教育知识,尽到自己的责任。

这是关键三年,家长必须改变!

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

《管见参考》视频号

更新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