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南京大屠杀前夕,日军的另一场屠杀,该城从35万人骤减到500人

1937年,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多灾多难之年,日军的铁蹄从北京一路南下打到了古都南京,使大半个中国陷入水深火热的战火之中。

1937年11月19日,日军血洗了江南的一座古老城市,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并抓走数千名中国妇女去充当性奴隶。据《密勒氏评论报》报道,日军这次屠城事件从35万人骤减到不足500人,而这座城市竟不是南京。

南京大屠杀前夕,日军的另一场屠杀,该城从35万人骤减到500人

原来,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之前,就已经制造了一场大屠杀事件,那么,这是在那座城市呢?

1937年淞沪抗战以国军惨败结束,国民党军队溃逃,日军一路南下直逼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

然而,在日军开往南京的路上,许多江南城市遭到了日军的血洗,其中以这座城市最为凄惨,可以说是“南京大屠杀”的前奏,这座古老的城市便是苏州城。

南京大屠杀前夕,日军的另一场屠杀,该城从35万人骤减到500人

据《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浩劫》中记载:“日军前往南京的道路上,极少有中国人能幸免于难。日本老兵忆起当年袭击一个个小村庄的情景,他们使用木棍或刺刀,绝不放过遇到的任何人。但惨遭横祸的绝不仅仅是小村庄,一座座城市也同样被夷为平地。”

由此可见,日军在攻陷南京前夕,就已经了多起屠杀事件,在此笔者认为,日军打赢淞沪抗战后,就是本着报复的想法攻进南京的,因为淞沪抗战打破了他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同时也忽视了中国人民不甘心做亡国奴,誓死抵抗的决心。

南京大屠杀前夕,日军的另一场屠杀,该城从35万人骤减到500人

禽兽不如的日军就想用这种屠杀的方式,粉碎中国人民的抵抗心理。这是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继续往下看,1937年,一路血洗的日军来到了江南古城——苏州。

11月19日,日军到达了苏州,他们被江南这座美丽的古老的园林城市所震惊,便开始了一场惨不忍睹的大屠杀。

日军在苏州城内展开兽行,烧杀抢掠将美丽富饶的苏州城洗劫一空,甚至还放火烧掉了一些千年的文物古迹。

南京大屠杀前夕,日军的另一场屠杀,该城从35万人骤减到500人

据史料记载:日军入侵苏州以杀人为乐,大街小巷,一片火海,护龙街上、香花桥头、北寺塔旁,以及齐、相、娄、葑、盘、胥、金、阊各城门要道,横满了尸体,城门上挂满了人头。

据当年美国人在上海发行的《密勒氏评论报》报道:日军对苏州屠城后,苏州人口从之前的35万人骤减到不足500人。

由此可见,日军在苏州的兽行,使美丽富饶的苏州城成为一座支离破碎的荒城,人们死的死逃的逃,最终诺大的城市竟然不足500人,可见日军在苏州城内屠杀手段有多恐怖。

南京大屠杀前夕,日军的另一场屠杀,该城从35万人骤减到500人

以上就是1937年,发生在南京大屠杀前夕,日军在苏州屠城的惨案,由此可见,日军在攻克南京前夕,就已经犯下了累累罪行,进入南京城的日军也早已成为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在六朝古都南京城内展开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针对1937年,日军在江南各地制造的多起血案,其目的就是彻底粉碎中国军民抗战之决心,用这种原始残暴的手段,起到威慑作用。

南京大屠杀前夕,日军的另一场屠杀,该城从35万人骤减到500人

在此笔者认为,日本忽略了中华民族善于忍耐的性格,在国破家亡之际,不肯屈服的中国人和亘古在此的山河是融为一体的,虽然日军占领了中国的大片国土,但是亿万中华儿女宁死不屈的站起来奋起抵抗,誓死不做亡国奴!

这种精神正所谓是“国破山河在”的真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