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京大屠殺前夕,日軍的另一場屠殺,該城從35萬人驟減到500人

1937年,對中華民族來說是一個多災多難之年,日軍的鐵蹄從北京一路南下打到了古都南京,使大半個中國陷入水深火熱的戰火之中。

1937年11月19日,日軍血洗了江南的一座古老城市,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并抓走數千名中國婦女去充當性奴隸。據《密勒氏評論報》報道,日軍這次屠城事件從35萬人驟減到不足500人,而這座城市竟不是南京。

南京大屠殺前夕,日軍的另一場屠殺,該城從35萬人驟減到500人

原來,日軍在南京大屠殺之前,就已經制造了一場大屠殺事件,那麼,這是在那座城市呢?

1937年淞滬抗戰以國軍慘敗結束,國民黨軍隊潰逃,日軍一路南下直逼國民政府所在地——南京。

然而,在日軍開往南京的路上,許多江南城市遭到了日軍的血洗,其中以這座城市最為凄慘,可以說是“南京大屠殺”的前奏,這座古老的城市便是蘇州城。

南京大屠殺前夕,日軍的另一場屠殺,該城從35萬人驟減到500人

據《南京大屠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遺忘的大浩劫》中記載:“日軍前往南京的道路上,極少有中國人能幸免于難。日本老兵憶起當年襲擊一個個小村莊的情景,他們使用木棍或刺刀,絕不放過遇到的任何人。但慘遭橫禍的絕不僅僅是小村莊,一座座城市也同樣被夷為平地。”

由此可見,日軍在攻陷南京前夕,就已經了多起屠殺事件,在此筆者認為,日軍打赢淞滬抗戰後,就是本着報複的想法攻進南京的,因為淞滬抗戰打破了他們“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言,同時也忽視了中國人民不甘心做亡國奴,誓死抵抗的決心。

南京大屠殺前夕,日軍的另一場屠殺,該城從35萬人驟減到500人

禽獸不如的日軍就想用這種屠殺的方式,粉碎中國人民的抵抗心理。這是日軍制造南京大屠殺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們繼續往下看,1937年,一路血洗的日軍來到了江南古城——蘇州。

11月19日,日軍到達了蘇州,他們被江南這座美麗的古老的園林城市所震驚,便開始了一場慘不忍睹的大屠殺。

日軍在蘇州城内展開獸行,燒殺搶掠将美麗富饒的蘇州城洗劫一空,甚至還放火燒掉了一些千年的文物古迹。

南京大屠殺前夕,日軍的另一場屠殺,該城從35萬人驟減到500人

據史料記載:日軍入侵蘇州以殺人為樂,大街小巷,一片火海,護龍街上、香花橋頭、北寺塔旁,以及齊、相、婁、葑、盤、胥、金、阊各城門要道,橫滿了屍體,城門上挂滿了人頭。

據當年美國人在上海發行的《密勒氏評論報》報道:日軍對蘇州屠城後,蘇州人口從之前的35萬人驟減到不足500人。

由此可見,日軍在蘇州的獸行,使美麗富饒的蘇州城成為一座支離破碎的荒城,人們死的死逃的逃,最終諾大的城市竟然不足500人,可見日軍在蘇州城内屠殺手段有多恐怖。

南京大屠殺前夕,日軍的另一場屠殺,該城從35萬人驟減到500人

以上就是1937年,發生在南京大屠殺前夕,日軍在蘇州屠城的慘案,由此可見,日軍在攻克南京前夕,就已經犯下了累累罪行,進入南京城的日軍也早已成為殺人不眨眼的惡魔,在六朝古都南京城内展開了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慘案。

針對1937年,日軍在江南各地制造的多起血案,其目的就是徹底粉碎中國軍民抗戰之決心,用這種原始殘暴的手段,起到威懾作用。

南京大屠殺前夕,日軍的另一場屠殺,該城從35萬人驟減到500人

在此筆者認為,日本忽略了中華民族善于忍耐的性格,在國破家亡之際,不肯屈服的中國人和亘古在此的山河是融為一體的,雖然日軍占領了中國的大片國土,但是億萬中華兒女甯死不屈的站起來奮起抵抗,誓死不做亡國奴!

這種精神正所謂是“國破山河在”的真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