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不降
唐太宗:“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 。”——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这句话的意思是:“古代中国的周边一些少数民族政权落后野蛮,只相信暴力、威压,不懂得感念恩德和恩惠”。后来,世人将中国这句古话延伸为:“知小礼而无大义,畏威而不怀德。”并用这句话来形容侵华日军,我觉得非常贴切。今天,给大家讲述一则关于侵华日军的小故事,让大家感受一下日本人如何将“畏威而不怀德”演绎得淋漓尽致。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同时命令各地区的日军放下武器向盟军投降。日本天皇虽然“发话”了,但是总有一些日军不愿意接受战败的事实,妄图负隅顽抗。同年,8月16日,驻扎在九江地区的侵华日军大部分缴械投降,日军少尉武藤玉男带领着29名和他一样不愿意投降的日军士兵连夜携带武器脱离部队,准备返回日本,继续参加“保卫本土的战斗”。
这30名日军都是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被日本军国主义严重洗脑。日本的军国主义有着自己的独有特点,简而言之,日本军国主义就是近代天皇制加侵略战争。

军国主义是指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时代的军国主义。军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对内军事至上,对外谋求霸权。日本的军国主义以保留浓厚封建因素的近代天皇制为政治依托,以“国体论”和“近代合理主义”为思想理论指导,以效忠天皇、崇尚杀伐的“军人道”为精神支柱,以对内镇压、对外扩张为基本国策,彻底剥夺日本人民的生存权利和民主权利,对其他民族推行双倍的帝国主义政策,因此比一般帝国主义更疯狂野蛮,危害更大。
日本军国主义的精神支柱就是“军人道”,“军人道”与“武士道”有着相通之处——野蛮凶残,日本的封建武士可以肆意杀害“看着不顺眼”的老百姓,近代日军被军国主义洗脑后,以“军人道”为精神支柱,以各种荒诞的“理由”滥杀无辜,以无尽展现其忠诚心和征服欲。
时至今日,日本军国主义思潮幽灵不死,否定侵略战争,美化侵华历史,自认为是“拯救者”,而非侵略者。日本前任首相森喜朗仍称日本为“神国”,安倍晋三称日本为“亚洲领导者”,2006年藤原正彦在畅销书《日本的品格》中亮出的这样的观点:“世界正日暮途穷,虽然需要时间,但真正能够拯救这个世界的,只有日本人。”这样的荒诞可笑的观点居然获得了大多数日本人的赞赏和支持。日本人骨子里这种莫名的“无耻优越感”一直存在,武藤玉男等30名日军就是因为认为“大日本皇军是最优秀的军人,决不能缴械投降”,所以宁可冒险“逃亡”,也不投降,等待正义的审判。
被俘优待
几个大头兵简单谋划一番“逃亡路线”(从九江沿江东进至上海,然后坐船回国)后,他们就整装待发了。殊不知,路途万里迢迢,形势今非昔比,几个虾兵蟹将就想畅通无阻回到日本?还以为是1931年日军侵略东北的时候吗?那时候遇到的是不抵抗的张学良,现在日本虽然投降了,但是中国大地上到处是对日本恨之入骨的中国军民。
第一天,武藤玉男等人依靠手中的枪械,靠着抢夺老百姓,顺利逃出九江地区。小股日军的猖狂也引起了我军游击队的注意,第三天,武藤玉男等人正大摇大摆在一条山路上前进,冷不丁从山路边上的树林里射出子弹,走在最前面的一个日军被爆头。其他日军慌忙列出战斗队形,依靠岩石等遮挡物反击。几个轮回互射后,山上袭击的游击队撤走,武藤玉男命人清点人数,发现又有一名士兵被打死,他们连“偷袭”人的影子都没见到。武藤玉男等人心里慌了,战战兢兢掩埋了死者的尸体后,找了个地方躲藏起来,等到晚上再出发。
等到晚上后,武藤玉男还不放心,命人悄悄地摸进一个村庄,抢了一些事物,并抢夺了一些衣物,他们将军装和标识物全部扔掉,打扮成中国老百姓的模样后安心上路。
然而,游击队一直盯着这股日军,只是由于武器装备太差,人数较少,无法一口吃掉他们,只能一路跟踪,寻机歼灭。日军走了一个晚上,白天极度疲惫,又遭到游击队的袭击,早有戒备的日军迅速应对,这才躲过一劫。
惊魂未定的日军实在是熬不住了,他们钻进一处密林,轮换着警戒,卧地休息。放哨的士兵也实在是太累了,很快就站着进入梦乡。尾随而至的游击队很快制服了岗哨,然后将睡梦中的日军包围起来,武藤玉男等人被一声断喝从梦中惊醒,面对架在脖子上的刀子,只能缴械投降。武藤玉男强烈抗拒,要求公平对决,游击队也不与他废话,一顿拳脚伺候,鼻青脸肿的武藤玉男不再“嚷嚷”,乖乖投降!
这支游击队队长按照新四军的优待俘虏政策,先是给他们讲明国际形势:日本已经投降,顽抗到底没有出路,只有死路一条!然后,给他们讲清楚新四军的优待俘虏政策。最后,给他们每人吃了一顿红烧肉,送给他们几张大饼和几块大洋,(按照他们的意愿)放他们走了。
当然,日军的武器弹药被全部没收。
死性不改
没了武器,武藤玉男等人不敢再过于嚣张,一路谨小慎微。携带的大饼很快吃完,大洋也花完了。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过了一段日子,武藤玉男等人饿得实在受不了了,他们恶向胆边生,武藤玉男等人认为吃苦受罪,都是中国人造成的,应该找他们算账补偿,军人何游击队惹不起,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武藤玉男觉得他们还是打得过的。
于是,武藤玉男建议找个小村庄“屠村泄愤,补充物资”,其他日军竟然一致同意。说干就干,30人自制了一批简易的武器,瞅准一个只有几十户的小村庄下手。武藤玉男按照以前“扫荡”的策略,将30人分成5个小组,每一组分头去打砸老百姓的门,砸开以后“三光”扫荡。
谁知道,他们刚开始砸门,巡防的村民就发现了他们,敲响锣鼓报警:“土匪进村了!”急促的报警声使日军心里害怕起来,接着,提着铡刀、斧头、棍棒、长矛、土枪等武器的村民向他们包抄过来。
有胆小的日军士兵慌乱之下,竟然使用日语进行辩解,村民们一听是日本鬼子,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抡起手中的家伙向日军身上“招呼”,武藤玉男赶紧下令“逃跑”,村民们追着打,一直将他们赶到村外,才停止了追击。
武藤玉男清点人数后,发现少了7个人,有2人受伤,活着回来的日军七嘴八舌描述刚才惊险的一幕,都说被打死的人实在太惨了,被活活打死,哀嚎声令他们终身难忘。受伤的2名士兵受不了身心的痛苦折磨,决定自杀。武藤玉男阻止了他们,答应会将他们送回家乡。
他们按照原定计划继续前行,再也不敢招惹中国人,饿了就采食野果,渴了就饮用溪水,尽量避开村镇,忍气吞声不与他人发生冲突,完全没有了往日的“自信”和嚣张。受伤的2名日军得不到及时救治,伤口发炎溃脓,每日痛苦不堪,选择了割喉自杀。
他们行至安徽芜湖的繁昌地区时,连续几天都无法走出去,武藤玉男才发现迷路了。绝望之下,他们抱头痛哭。一位路过的中国采药农民上前询问缘由,武藤玉男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连忙使用生硬的中国话向老农讲明情况,并恳求老农带他们下山,帮助找一份能吃饭的工作,只要能活命,让他们干什么都愿意。
老农发现他们是日本人之后,本不想帮他们,但是看到他们衣衫褴褛,瘦骨嶙峋和哀求的模样,动了恻隐之心,答应帮他们问问。武藤玉男本以为老农只是敷衍他们,抱定了“自杀殉国”的决心。半天之后,老农返回,带回了一个好消息:山下有一个村子愿意使用他们,不给钱只管饭。
这帮日本兵激动地大呼小叫,他们帮助村民拉犁耕地、收割庄稼、劈柴挑水,脏活累活抢着干,只为了能够活着,什么“大日本皇军尊严”都没有“吃饱饭,睡好觉”重要。农忙之后,村民们不再需要他们当苦力干活了,这股日军竟然不愿意走了。
村民们一番劝说之后,他们恋恋不舍再次踏上了归国路,好心的村民为他们准备了干净的衣物,充足的食物,并向他们指明了回家的方向和线路。武藤玉男等人只好风餐露宿踏上茫茫归国路,食物吃完后,一路装聋卖傻乞讨,最后完全变成了一副脏臭不堪的乞丐模样。
当他们到达南京江宁镇的时候,遇到一支国军盘问,支支吾吾下暴露了身份,被抓捕送往战俘营。进入战俘营后,武藤玉男等人终于过上了“人”的生活,虽然没有了自由,但是“衣食无忧,安全无虞。”
1946年,武藤玉男等人被遣返回日本。武藤玉男继承了父亲的医馆,安稳度过了晚年!
今天的日本人依然狂妄,死不认罪,值得我们警惕!“知小礼而无大义,畏威而不怀德。”日本人真乃实至名归!
参考资料:《抗日战争史料丛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