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在不同年龄段容易出现哪些心理问题?

有研究显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患精神疾病的种类是有所差异的。

在儿童时期心理活动以及精神发育还没有达到成熟阶段,孩子的情感比较幼稚而且会出现原始行为,不能很好地适应外界环境,也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以及行为。

在此阶段对各种心理刺激非常的敏感,容易出现行为及情绪上的障碍,所以儿童时期常见的精神和心理上的困扰就是精神发育迟缓。

青春期的孩子会逐渐地发育成熟而且内分泌系统发生很大改变,但是此阶段情感很脆弱,神经系统不稳定,情绪波动过。

情绪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刺激,从而导致强迫症、神经衰弱或者抑郁症等。另外在此阶段也容易出现精神分裂症以及情感性的精神障碍。

孩子在不同年龄段容易出现哪些心理问题?

一般有精神问题的孩子在14岁时就会有所显露,但是如果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不够,导致这些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等到孩子长大成年,问题会在某一时刻全部爆发,到时一切就都晚了。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就是矫情,以前每家的孩子都多,家长不可能每个都完全关注到,而且也会打骂孩子,孩子还不是好好地长大了,就是现在的孩子心理太脆弱了。

其实这正是因为过去的孩子没有受到家长的过分保护,所以抗压能力较强。而且在以前的大环境中,每家的教育方式都是如此,孩子们都生长在相同的环境中自然不会产生心理障碍。

孩子在不同年龄段容易出现哪些心理问题?

出现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那么家长要如何从日常的生活中分辨出来孩子心理异常的信号呢?

1.家长应该每天抽出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和孩子相处,陪伴孩子观察孩子的反应和种种行为表现。

2.留意孩子每次放学后回家的情绪,如果发现孩子情绪不对,家长要及时询问原因。经常询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与同学相处的状况。

3.晚上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睡眠,是否出现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不好,做噩梦等情况。

4.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否稳定,是否突然出现大幅度的上升或下降。

5.持续关注孩子的性格养成,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突然的情绪变化,比如:以前开朗活泼,现在沉默寡言等。

孩子在不同年龄段容易出现哪些心理问题?

及早发现问题就要及早解决,这样能达到完全治愈。孩子的年龄越小,心理问题的调整就越容易。平时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用正确积极的心态面对一些突发的因素。

当家长或者孩子发现自己出现精神异常状况的时候,应该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及时去除不良的消极心理。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平时多向信任的朋友或者家人倾诉,多参加体育锻炼来转移注意力,释放压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