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皇帝3次下令进攻,将军全都置若罔闻,大胜后皇帝才明白将军用意

西汉刚建立时,不仅中原地区获得了统一,北方部落也在冒顿单于的带领下首次统一,建立起匈奴帝国。

皇帝3次下令进攻,将军全都置若罔闻,大胜后皇帝才明白将军用意

当时国内百废待兴,汉高祖刘邦曾想过跟冒顿单于来一场男人,啊不对,是帝王之间的对决,却没想到直接被围困,幸得陈平从冒顿单于的阏氏入手,花了大价钱去贿赂,才救得刘邦一命。

之后几代汉朝帝王因为需要使国内休养生息,不得继续对匈奴妥协,直到汉武帝时期,国家粮草、兵力已足,直接一鼓作气直捣匈奴老家。匈奴是打服了,没想到失去了匈奴的统治,西方又冒出来了个羌族。

皇帝3次下令进攻,将军全都置若罔闻,大胜后皇帝才明白将军用意

汉武帝时期,匈奴就有跟西羌勾结;但随着匈奴大败,西羌也受到了限制。于是他们开始转变思想,在公元前63年,不仅擅自渡过湟水,西羌内部诸多部落还“解仇交质”,订立盟约,讲白了就是不内斗开始计划着怎么打汉朝了。之后一段时间西羌一直小动作不断,还向匈奴借兵。

皇帝3次下令进攻,将军全都置若罔闻,大胜后皇帝才明白将军用意

当时正值汉宣帝刘询在位时期,他深知战争一触即发,于是想物色能够领兵的将领。但自汉武帝时期后,汉朝能够出征西域的将领屈指可数,刘询就派人找上赵充国,问谁可以为将领兵出征。

赵充国是西汉大将,之前曾随汉武帝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一同出征匈奴,被包围时率着数百士兵都能突围,甚至匈奴、西羌等族习性。刘询不是没考虑过再让赵充国带兵,但这个时候他都70多岁了,刘询实在不放心。

皇帝3次下令进攻,将军全都置若罔闻,大胜后皇帝才明白将军用意

但赵充国却跟刘询说:“如果论到出征西羌,军中怕是没有比我更合适的人了。”刘询再问他:“那依您之间,需要多少兵马?”赵充国笑笑:“军事难测,我得到边疆看过具体情况才能得知;不过西羌终究是弱小夷族,陛下无需过于担心,交给老臣便是。”

刘询看赵充国这么自信,只好允了他。却不想赵充国达到湟水附近后,并不急着整顿兵马,而是劝降西羌各族。上面也说了,西羌其实是很多部落集合,主要搞事的是先零羌,赵充国利用汉朝的威信,以及西羌长期的内部矛盾,陆续瓦解了部分羌族联合。

皇帝3次下令进攻,将军全都置若罔闻,大胜后皇帝才明白将军用意

期间刘询并不赞同赵充国的这种战略,加上酒泉太守辛武贤也支持直接出兵,刘询就下令让赵充国发起进攻,但赵充国就是不听。直到他真的击退先零羌,并使得罕羌归顺后,刘询才没话说。

结果打了这一仗,赵充国又开始不动了,刘询再次催促他进攻,想让他乘胜追击,赵充国却开始在湟水岸边屯田,让士兵跟农民一起种地去了。刘询那叫一个气,再次下令让赵充国出击,赵充国还是不听。

皇帝3次下令进攻,将军全都置若罔闻,大胜后皇帝才明白将军用意

刘询这下懂了什么叫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能令许延寿跟辛武贤一同出击,虽然斩杀加降服西羌人数高达8000,但汉朝损失一样重大;反观赵充国那边,种种田喊喊口号,却直接得到了5000俘虏。

皇帝3次下令进攻,将军全都置若罔闻,大胜后皇帝才明白将军用意

这下子刘询终于明白了为何赵充国要慢慢分化西羌,也为何要在边塞屯田帮助边塞居民发展。公元前60年,西羌内乱,煎巩、黄羝部落4000多人降汉,先零羌首领被杀,西羌就此安定。

参考资料:《汉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