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被爸妈的话“扎到”,对于孩子来说,你的语言暴力堪比“毒药”!

文/刺惟惟

邻居家有个男孩,上小学时成绩优秀,一直是大人眼中的“别人家孩子”。可是读初中半年后,他的成绩却直线下降,直逼年级倒数。本以为是初中课程太难,男孩有点吃力,或者他不喜欢某科老师,导致功课落下。再和男孩聊天后,终于找到真正的答案:原来,男孩一直生活在充满语言暴力的环境中。

小学时,只要他有一次考不好,就会收到爸妈的特别“慰问”:“为什么你是第二名?脑子笨吗?”。等进入初中后,又一次面临爸妈的质问时,他再也忍不住,决定破罐子破摔,课都不听了。

被爸妈的话“扎到”,对于孩子来说,你的语言暴力堪比“毒药”!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宝爸宝妈不经意的一句话,却成为伤害孩子的“毒药”。朋友们,你们小时候有过类似经历吗?什么是语言暴力?通俗点说,语言暴力是指嘲笑、挖苦、讽刺谩骂对方,让对方在精神和心理上受到伤害的一种行为。大家看看,下面这些话你们对孩子说过吗?

1.贴侮辱性标签

“你简直是个废物!”“你的脑子让猪吃了吗?”“你除了当饭桶还能干什么?”宝爸宝妈说这类话,本意可能是想激起孩子的羞耻心,以达到某种教育目的。但对于孩子来说,这些话会严重损害他们的自尊心。时间一长,很可能变得沉默寡言,甚至患上严重的抑郁症。

2. 贬低型

“你根本就不是读书那块料!”“你要能考上大学,太阳就能从西边出来!”“世界上再没有比你更笨的人!”这部分宝爸宝妈对孩子持怀疑和否定态度,常常用贬低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不满。

尤其是批评孩子的过程中,总爱用“从来”、“每次”“总是”等夸大的字眼表示全面否定。类似的话听多后,孩子会慢慢形成一种心理暗示:我一无是处,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这种“无能力感”会让孩子越来越自卑,做任何事情都畏首畏尾。

3.抱怨哀求型

“求求你别这样行吗?”“求你让我们省点心好不好?”当孩子犯错误时,有些宝爸宝妈表现出消极、无力的状态。虽然当时孩子道了歉,但这类话很难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真正错在哪,该朝哪个方向改进。

比如孩子一边看绘本,一边兴奋地给你讲。而你因为工作心烦,转头对孩子说一句“求求你别闹了行不行?”。孩子听到后可能立马安静下来,甚至和你说“对不起”。但实际上,孩子并不清楚你的真正意图——暂时不想被打扰,还以为你是讨厌、嫌弃他。

被爸妈的话“扎到”,对于孩子来说,你的语言暴力堪比“毒药”!

此外,恐吓威胁也属于语言暴力的一种,不仅会让孩子情绪不稳定,还会给TA带来安全隐患。那宝爸宝妈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做,能避免对孩子不经意的语言暴力?

小便建议大家试试这套非暴力沟通法,出自非暴力沟通专家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一书,主要分为4个步骤。

被爸妈的话“扎到”,对于孩子来说,你的语言暴力堪比“毒药”!

描述观察到的事实

和孩子沟通时,宝爸宝妈首先要表达清楚自己看到的事实。这里注意,不要加入自己的判断或评价。比如,宝爸宝妈看到孩子把很多玩具扔到地上,可以说“我看到你把很多玩具扔到地上”,而不是“把客厅弄这么乱,你怎么光知道捣乱?”。

2、表达自己的感受

说清楚事实后,宝爸宝妈可以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还是以孩子把玩具扔地上举例,宝爸宝妈可以说“看到你这样做,我有点生气”。

3、说出自己的需要

这一步要向孩子解释清楚,是什么样的需要导致上个步骤中的“感受”。继续以“孩子把玩具扔地上”举例,宝爸宝妈可以说“因为我希望家里干净整洁,不想到处乱糟糟的。所以看到满地的玩具,我有点生气。”

此外,宝爸宝妈也要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感受,可以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想让妈妈陪你一起玩吗?”。

4.明确且具体地提出请求

现在面对“孩子把玩具扔地上”这件事,宝爸宝妈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解决办法。宝爸宝妈可以说“原来你是想和我一起玩,那我赶紧去洗漱,完事就和你一起做游戏好吗?那你可以答应我,先把玩具捡起来放筐里吗?”

被爸妈的话“扎到”,对于孩子来说,你的语言暴力堪比“毒药”!

每个爸妈都爱自己的孩子,却常常在无意中伤害他们。不妨从现在开始读读读《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试着使用这套方法,真诚地表达自己,少些批评和指责、多些关心和倾听,和孩子一起成长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