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的妈妈是个没用的中年妇女:中国妈妈,我真的太难了

我的妈妈是个没用的中年妇女:中国妈妈,我真的太难了

曾经有一个中、美、日孩子的对比调查,问孩子的偶像是谁?

来自日本15所中学的13000名学生,美国13所中学的1000多名学生,中国大陆21所中学的12000多名学生参与这次调查。

中国的孩子,大多都写了自己喜欢的球星、歌星。日本和美国孩子却不一样,他们写的不是父亲,就是母亲。

调查结果一出来,引起了很大反响。

为什么中国孩子的偶像不是父亲,也不是母亲?

中国妈妈为孩子付出的绝不比其他国家的妈妈少,为什么得不到孩子的喜爱?

01、中国妈妈,更倾向于控制孩子

这个调查出来时,有记者问中国孩子们,为什么最崇拜的人不是父母,孩子的回答中有两个出现频率特别高:

我知道父母爱我,可他们爱得我想去死。

父母自以为是,不尊重我们,有意和我们过不去。

不是中国妈妈做得不好,而是做得太多,让孩子感受不到尊重和自由。

当天冷了,如果孩子说不冷,美国妈妈就不会多插手;日本父母会支持孩子多去雪地里锻炼。

而在中国妈妈眼里,即便孩子说“妈,我不冷”,她还是会坚持让孩子穿上秋衣秋裤,给孩子套上里三件外三件。

其他两国妈妈更相信孩子的判断,让孩子可以独立自主,相反,中国妈妈很少去在乎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很无奈和苦恼。

当孩子不好好吃饭,美国父母说一遍之后就不会再劝,等到孩子饿了想吃饭,她们会冷静地告诉孩子,想吃必须等下一餐;日本妈妈会尽力把食物做得精致丰富,让食物看起来好吃诱人,同时会严肃地告诉孩子不能不尊重食物。

中国妈妈一看孩子不好好吃饭,就自己也吃不下,要么软言好语追着孩子喂,要么威胁生气让孩子吃。

我的妈妈是个没用的中年妇女:中国妈妈,我真的太难了

总而言之,大部分中国妈妈比其他两国父母更倾向于控制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向孩子施加压力,进而管理孩子的情绪、思想和行为。

孩子的个人权利很难得到主张,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个人的价值感和自信心在持续的高压管控下不断削弱。

这样的爱太沉重了,以至于成了一种负担,让孩子感受不到自由,总是想要逃离。

02、中国妈妈,太关注得失成败

在北京的妈妈圈中流传着这样一则笑话:

如果孩子在考试中得了99分,美国家长肯定会大加赞扬。但是中国妈妈则会问:“怎么回事,为什么没考100?”

亚裔美国作家蔡美儿也在她的书《虎妈战歌》中,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亚洲及美国的亚裔家长总是不惜一切代价,只为了让孩子在学业上取得成就。

为了学习,中国父母会深深地介入孩子的学业,甚至早在学龄前就开始。

当孩子考了班级第二,中国父母更可能对孩子说,“你才考第二?”而不像美国父母更喜欢说,“真厉害!”

与此同时,和日美两国父母相比,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成就强调得较少。

相反,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孩子的错误上。

当孩子不小心犯错,美国父母会鼓励孩子承认错误,让他学会为自己的错误负责;日本父母会跟孩子平静地沟通,让孩子该道歉的道歉。

中国父母会忍不住指责孩子,把孩子痛骂一顿,然后不断翻旧账数落,打击孩子的自尊。

一个孩子吐槽说:

“我一做错事,爸妈不是骂我,就是打我。但是我并没有想做错。”

我的妈妈是个没用的中年妇女:中国妈妈,我真的太难了

当孩子做某事失败了,中国父母会习惯地去唠叨不停,说孩子错在当初不听自己的,如何如何缺乏能力,或者是不够努力。

美国的父母则会“把失败最小化”,把关注点转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让孩子相信自己也很棒。

换言之,大部分中国妈妈的确更爱挑剔和控制,更关注自己的付出有没有“收获”,而美国母亲的确更爱给予支持——虽说也许有些盲目。

不可否认,中式教育下的孩子,能获得更高的分数(即父母眼里的成就),但对于孩子来说,这或许并不是他们想要的。

03、中国妈妈,没有了自我

“为了孩子,我可以付出一切”。这是绝大部分中国妈妈的心声。

为孩子放弃工作,为孩子放弃所有爱好,全身心放在培养孩子身上。

但一个没有自我的人,孩子很难去崇拜。

曾经有一篇小学生写的作文,红遍网络,叫做《我的妈妈是个没用的中年妇女》:

我的妈妈是个没用的中年妇女:中国妈妈,我真的太难了

文章里,孩子列出了母亲的多项缺点:

不上班还什么事都做不好,做饭难吃,家里也收拾不好。

天天玩,还天天叫累,其他同学妈妈会开车、会打乒乓球、会画画、会做衣服,可她什么都不会。

“我觉得,我的妈妈就是个没用的中年妇女。”

其实孩子也不是嫌弃自己的妈妈,而是羡慕别人有一个能干的优秀妈妈。

虽然童言无忌,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做越多,错越多,妈妈越努力越辛苦,孩子就越难看到她身上的闪光点。

妈妈的闪光点,都在日复一日的普通生活中,被稀释磨灭掉了。

中国的妈妈,好像更喜欢通过“牺牲”去强调自己对孩子的爱,殊不知,孩子不一定看得到妈妈的付出,也不一定喜欢这种“牺牲”。

综艺节目《少年说》里有一个女孩“吐槽”自己的妈妈,原因是为了更好地照顾自己,妈妈放弃了曾经最爱的瑜伽。

最后女孩鼓起勇气对妈妈大喊:“妈妈,您除了是我的妈妈,您还是您自己。”

我的妈妈是个没用的中年妇女:中国妈妈,我真的太难了

很多时候,孩子想要的不是围着他们打转的父母,而是有事业有追求、活得光彩照人的父母。

看懂了中日美妈妈的们教育方式的不同,也就可以明白,也许中国妈妈不是做得不好,而是搞错了方向。

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更愿意接近积极乐观,充满能量,让他们感觉到舒适的人,太多的管控、挑剔、牺牲,可能只会让孩子感觉压抑、无趣。

尊重孩子、保持积极乐观,勇敢做自己,把自己变优秀,如果能做到这些,相信孩子们会发现,值得成为自己偶像的,不是娱乐明星,而是陪伴自己身边的妈妈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