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迪巧话长高】科学助力孩子长高,家长须“勿忽视,莫恐慌”

前言:生活中,有些家长身高比较高,所以对孩子身高也抱有极大的自信,认为孩子肯定会长到满意身高,无需特殊关注;但是有身高比较矮的家长,会对孩子身高过分担忧、恐惧,生怕孩子长不高,于是给孩子各种大补,每顿饭逼孩子吃的饱饱的,甚至吃撑,希望孩子能够长得高。那么孩子的身高是绝对地由遗传决定吗?除了遗传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身高?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科主任史长松教授,针对儿童身高的相关问题进行讲解。

【迪巧话长高】科学助力孩子长高,家长须“勿忽视,莫恐慌”

本期要点:

问题一:史主任您好!孩子的身高问题一直都是家长最关注的,有的家长还会算一下孩子的遗传身高,来预估孩子将来会长多高,那么史主任,什么是遗传身高呢?应该怎么来计算孩子的遗传身高?

史主任:首先,遗传因素确实很重要,儿童身高发育的特征、潜力、趋向等都受到父母双方遗传因素的影响。孩子的身高与父母亲的身高密切相关,按照父母的身高可以用公式来计算出子女成年后身高的大致范围。

第一种计算方法又叫CMH(the corrected midparental height)法(单位都是 cm):

男孩的遗传身高=父母平均身高+6.5(cm)

女孩的遗传身高=父母平均身高-6.5(cm)

第二种计算方法又叫FPH(the final height for parental height)法(单位都是 cm),有人认为其适用于父母平均身高小于180cm的。

男孩的遗传身高=45.99+0.78×父母平均身高(cm)

女孩的遗传身高=37.85+0.75×父母平均身高(cm)

【例如,一个男孩,爸爸身高178cm,妈妈身高164cm,那么孩子的遗传身高为:

CMH法:预测身高=(178+164)/2+6.5=177.5(cm)

FPH法:预测身高=45.99+0.78×(178+164)/2=179.37(cm)】

问题二:通过遗传身高计算公式可以很简单的计算出孩子的遗传身高,那现在可能面临一个问题,家长通过这个公式,算出孩子的遗传身高没有达到家长的期望,那家长可能就会比较焦虑了,怎么办?

史主任:家长对孩子的身高都有一个自己的期望值,这就是期望身高,比如我希望我儿子长到180cm,女孩165cm。而通过遗传身高公式计算出来的遗传身高与期望身高不一致,家长不必过分焦虑,因为通过遗传身高公式计算出的孩子遗传身高的数值,是一个平均值,在这个平均值的±6.5厘米以内,都是正常的。除了通过遗传身高计算公式,还可以根据孩子目前身高水平去推测成年身高。

问题三:史主任,您刚才提到孩子的目前身高水平,那么,怎么看待孩子目前的身高水平呢,比如,一个五岁男孩,现在身高110cm,那么这个水平是正常的吗?是属于高还是低呢,该如何判断?

史主任:评价当前身高水平,也就说孩子现在的身高是什么段位,可以通过我国0~18岁男童或女童身高、体重百分位数值表(大屏幕展示)。正常的身高分7个档次,从低到高分别是3分位、10分位、25分位、50分位、75分位、90分位、97分位,可以对照按年龄、性别看孩子在相对多少分位的水平。比如,我现在孩子5岁,处于第50分位,顺着表格表格往下看,到最后一行18岁,孩子身高为172.7cm。根据这个分位,可以对孩子未来的身高水平做一个粗略评估,疾病高风险:

问题四:刚才我有注意到,根据遗传身高公式和儿童身高、体重百分位数值表对孩子的成年身高只能作出推测,那么我们医学上有没有比较科学、更客观的评价孩子的身高指标呢?

史主任:在医学上骨龄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人体的生长发育状况和身高的增长空间。人的生长发育可用两个年龄来表示,第一就是生活年龄,也叫日历年龄,就是实际的年龄。第二叫生物年龄,就是骨龄,代表了孩子实际的生物的年龄。说白了骨龄是骨头的年龄,也以岁为单位,每个阶段骨骼的成熟度都不同。可以通过拍摄左手手腕部位的X光片,来计算骨龄。骨龄一旦成熟,身高也就失去线性增长的机会。

问题五:原来可以通过手腕部位的X光片来确定骨龄,那么骨龄和我们平时说的年龄有什么关系呢?是孩子长一岁,骨龄也长一岁吗?

史主任:不是这样的,并不是孩子长一岁,骨龄就长一岁。我们通过X光片计算出了骨龄以后,然后再和孩子实际年龄来比较,如果骨龄和年龄差在±1岁内,表示发育正常。骨龄>年龄1岁,但是不超过2岁---发育提前(早熟);骨龄>年龄2岁以上---发育异常提前;骨龄

问题六:您刚才说骨龄一旦成熟,身高也就失去增长的机会。那骨龄在多少岁的时候孩子会停止长高呢?

史主任:在长骨骨骺和骨干之间的间隙称为生长板(或成长板),是身高生长过程及预测身高生长潜能的重要部位,当桡骨和尺骨以及所有掌指骨的成长板钙化融合时,身高基本停止生长,此时男童的骨龄为16岁,女童为的骨龄为14岁。

问题七:史主任,现在我们回到一个更直接的问题,可能也是家长更迫切想知道答案的问题,孩子身高能不能突破遗传身高的限制,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身高比遗传身高要高,能达到期望身高吗?

史主任:首先我们先明确一个观念,身高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这里的环境因素包括:饮食、睡眠、运动、情绪、营养素等。儿童身高的增长必须有完善的营养素供给,营养需要均衡;充足的睡眠:熟睡状态下,每天晚上11点—凌晨1点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应该让儿童安稳睡眠,避免受打扰。为促进夜间生长激素正常分泌,建议孩子在晚上10点前入睡。年龄越小,睡眠需要时间越长,学龄前儿童每天至少保证10小时;运动可以促进生长激素分泌,改善睡眠、促进营养物质吸收、降低体脂比例、延缓骨龄,运动时间、次数都可以根据儿童年龄和运动能力来确定,倡导户外运动,走、跑、跳、攀爬、抛球等都可以;此外,愉快的心情有利于生长激素分泌、有利于营养吸收、提高睡眠质量,可以对孩子多表扬和鼓励,营造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做到以上条件的同时,家长也要注意疾病预防。从环境的多方面同时管理,促进孩子长高。

问题八:刚刚提到饮食和营养素,那孩子到底怎么吃才能有助于长高?

史主任:饮食和营养素是儿童体格生长的关键,需要提供优质蛋白质类食品,如鱼、肉、蛋、奶等,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如各类主食、水果等;还有维生素类,如各类蔬菜。此外,还需要矿物质,如钙、磷等。钙是骨组织的主要成分,骨骼集中了全身99%的钙,这是骨骼如此坚硬足以支撑全身体重的秘密所在。补充足量的钙质才能满足骨骼发育的需要,可以说钙是骨骼生长的基础原料,钙与身高有直接关系。当钙供给不足或体内钙缺乏,就可能导致骨骼发育不良,骨生长发育受阻,影响到身体的长高。最优质的补钙食物是奶和奶制品,不仅含钙量很高,且其中的钙易于吸收。

肉类、鱼虾类、豆制品、坚果中钙含量也较丰富,但是和奶及奶制品相比,略逊一筹。

维生素D是钙吸收的保证,皮肤经太阳紫外线照射后可以产生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这也是小儿晒太阳可以预防缺钙的原因,所以晒太阳补的不是钙,而是维生素D。也可以通过维生素D制剂来补充。

另外需要家长注意的是,要避免给孩子吃高油、高盐、高糖的食物;不要怕孩子长不高,就一味的逼迫孩子多吃,吃撑,这样很可能会造成儿童肥胖,超重或者肥胖会使骨龄加速,反而不利于长高。

问题九:钙是长高不可缺少的矿物质,那么怎么确定孩子缺不缺钙?

史主任:儿童钙营养状况可以用骨密度来评价。检测间隔一般为6~12个月。儿童骨密度水平,以Z值或百分位数表示。检测结果的正常范围一般有5条曲线表示,最下面一条曲线是正常范围的最低值,如果检测值在最下面一条曲线以下,就属于缺钙。从下面数第二条曲线,表示骨矿物含量在中下水平,存在缺钙的风险。中间一条曲线是平均值。最上面一条曲线表示骨矿物含量较高,钙营养良好。

问题十:可以通过测骨密度来了解孩子是否缺钙,那如果孩子要补钙,市面上的钙剂那么多,该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钙呢?

史主任:可以通过一下几个原则来选择:

元素钙的含量:各类钙制剂的有效部分是“元素钙”的含量。相同单位重量的情况下,元素钙含量最高的是碳酸钙。

生物利用率:是选择钙制剂应考虑的重要参数,由钙制剂的钙含量和吸收率决定。

剂型:补钙通常需要持续较长时间,应该选择儿童方便服用的,口感易被儿童接受,对于婴幼儿来说,颗粒剂是比较便于服用的剂型,对于3岁以上有咀嚼能力的孩子来说,咀嚼片服用起来比较方便。

口味:对于婴幼儿来说,日常我们都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味蕾,注意饮食的清淡。一岁以内的孩子是尽量不要食用盐和糖的(特殊情况除外)。因此在钙剂的选择上,婴幼儿也要选择淡口味的钙,越接近母乳的味道越好,避免酸甜口味的钙刺激孩子的味蕾发育,长大之后养成厌食偏食的坏习惯。对于大一些的孩子来说,这时候可以选择鲜艳的颜色、水果口味、小动物形状的钙片,受儿童喜爱,可提高儿童主动接受钙剂补充的程度。但是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给孩子选择钙剂一定要注意配方中尽量不要含有蔗糖/白砂糖等成分,含糖配方对孩子的牙齿健康是不利的。

本期嘉宾:

【迪巧话长高】科学助力孩子长高,家长须“勿忽视,莫恐慌”

史长松,主任医师,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兼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主任。是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呼吸危重症及机械通气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儿科学组副组长,河南省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院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委员。是哈佛医学院和以色列施耐德儿童医学中心访问学者。

专业方向:擅长儿科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儿童危重症的诊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