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们被称为“华夏儿女”,但你知道“华夏”是怎么来的吗?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用“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代指中国人,但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其缘由。

我们被称为“华夏儿女”,但你知道“华夏”是怎么来的吗?

“炎黄”指的是神农炎帝及轩辕黄帝,他们是上古时代的两个部落首领,曾联手对付以蚩尤为首的九黎族,在涿鹿发生了涿鹿之战,最终炎帝和黄帝联手打败了蚩尤,史称“涿鹿之战”。

炎族和黄族在共同击败九黎族之后不久,双方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冲突,并且在坂泉(现在的河北怀来县)接连发生了三次大战,史称“阪泉之战”。大战的结果不是谁灭掉谁,而是两个部族逐渐融合。又因为两个部族的文明程度高,渐渐影响了周边部族,最终发展成为了一个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统一族群,这就是“华夏民族”。

我们被称为“华夏儿女”,但你知道“华夏”是怎么来的吗?

司马迁的《史记》中也记载了炎黄的故事,并且提到“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就是说轩辕黄帝是取代了神农炎帝的位置而成为天子。

但值得注意的是,炎黄的故事只是神话故事。即使神话确实依附史实,也并不能解释“华夏”一词的由来。根据当今的考古发现及历史学者的研究,“华”和“夏”这两个词出现的时期要远远晚于炎黄时代,而“华夏”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并且代指整个中原地区及其受中原影响区域的时间则要更晚。

“华夏”中的“夏”比较好理解,它来源于我国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朝”。夏朝是否存在仍然存疑,毕竟《史记》等史书关于夏的记述明显不可靠,而夏朝又没有类似商之殷墟般的遗址出土。

我们被称为“华夏儿女”,但你知道“华夏”是怎么来的吗?

但是,在周之前就流传着夏启建立了第一个王朝的故事。每一个民族都有以神话为史的习惯,因此,即使夏朝并不存在(无意武断否认夏朝的存在,只是说“即使”),但这并不影响当时的人们将夏当成第一个王朝。自然而然,“夏”的意思成为了大、美好、古老。

此时还有一个问题,启为何用“夏”作为王朝名?章太炎曾提出过一个解释,他认为是因为当时的夏族人居住在“夏水”旁,所以以“夏”为族名,启自然也就以族名为王朝名。但蒙文通对此提出了有力反驳,即当时的“夏水”并不叫“夏水”,这个名字是春秋时代才有的。

我们被称为“华夏儿女”,但你知道“华夏”是怎么来的吗?

小新认为,“夏”应当是大禹的封地名或是当时后夏族居住的地方。后夏族是黄帝的后裔,到了鲧和禹时期,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部族,最终由启带领部族击败周边部族,建立了第一个王朝。

我们被称为“华夏儿女”,但你知道“华夏”是怎么来的吗?

再说“华”,稍有文言文常识的人都知道,它在古代通常指的是“花”。“花”和“夏”一样有美好之意。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测“华”和“夏”放在一起是同义复用以加强语气。

再加上《尚书》有云“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有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在许多早期经文中,“华”和“夏”在修辞和语义上都是对等的。由此,我们几乎可以完全断定“华”和“夏”的意思都是象征大、美好、古老。

因此,“华夏民族”的意思就是大、美好、古老的民族,“华夏儿女”就是美好而古老的伟大民族的传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