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战将的判断力!配水池8小时打不动,邓岳一到,立马发现不对劲

四野战将系列63:邓岳(二)

作者:桅杆

东野3纵7师能成为东野7个头等主力师之一,能被林彪点名参加北平入城式,主要是能打、战绩好,在战场上打出来的威名。

应当说,7师是来自山东的老八路,基础较好。师长邓岳的组织和指挥才能,对这支部队的成长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邓岳打仗不仅决心硬,更善于思考,头脑冷静,机动灵活。以下2个战例,可以看出邓岳的战场判断力、应变力都是一流的。

(一)配水池8小时打不动,邓岳一到前沿立即发现问题

攻打锦州是辽沈战役的重头戏。要攻占锦州,必须首先扫清外围。配水池本是供水系列,位于锦州城北,是钢筋混凝土建筑。敌守军以其为核心,将周围半平方公里改造为防御堡垒,建有20多个永久和半永久性的碉堡群。配水池与其东边约1000米处的大疙瘩,共同构成了锦州城北的2个重要据点。配水池守敌最初为1个步兵连、1个重机枪连和1个战防炮排。总攻锦州之前,必须攻下配水池和大疙瘩。

战将的判断力!配水池8小时打不动,邓岳一到,立马发现不对劲
战将的判断力!配水池8小时打不动,邓岳一到,立马发现不对劲

配水池就是邓岳指挥7师打的,战斗打得异常惨烈。电影《大决战-辽沈战役》中,对攻打配水池有很长的一段战斗场面。

担任主攻的是7师20团1营。1营营长赵兴元将3个连分为2个梯队,2、3连为第1梯队,3连主攻,2连助攻,1连为第2梯队。早上6:40分开始炮火准备,8时步兵开始冲击。

战将的判断力!配水池8小时打不动,邓岳一到,立马发现不对劲

战斗英雄赵兴元

1个多小时的炮击,敌守军表面工事大部被摧毁,但还有大量暗堡和隐藏的火力点。所以,进攻部队突击时,还是遭到敌火力的疯狂拦截,伤亡惨重。由于3连伤亡很大,赵兴元命令1连投入战斗,与3连会合。但敌人也不顾伤亡,连续发起10多次反扑,并且一次比一次凶狠。见突破缓慢,赵兴元在中午率营部警卫人员,赶到3连阵地就近指挥。战至下午4时,1营伤亡已达500多人,能战斗的只剩下60多人,但配水池仍未拿下。

战将的判断力!配水池8小时打不动,邓岳一到,立马发现不对劲

【强攻锦州城外的配水池之战】

这么长时间拿不下配水池,邓岳亲自赶到前沿指挥所。观察并简要听取情况报告后,邓岳感觉敌人有些不对劲:已经打了8个小时,敌人似乎不见少,反扑仍然凶狠,肯定是源源不断得到增援。由此判断,敌人在配水池与锦州城之间很可能有暗壕相连。遂命令1营立即停止进攻,重新调整部署:命令2营、3营东西对进,插到配水池南侧,先打掉配水池与锦州城之间的敌人,再回头收拾配水池守军。

战将的判断力!配水池8小时打不动,邓岳一到,立马发现不对劲

邓岳用20分钟完成部署调整,下午5时再次发起进攻,3个营同时出击,激战40分钟后,配水池终于被攻下。也就是说,小小的配水池前后打了近9个小时。战后观察,在配水池果然有通往锦州城的暗壕。

战斗结束后,邓岳刚登上配水池,3纵司令员韩先楚也赶来了。原来8师负责攻打大疙瘩,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敌人也是怎么打也不见少。邓岳介绍了敌人的暗壕情况,韩先楚立马指令8师采用7师的战法,先掐断敌人的增援通道。结果,8师很快也拿下了大疙瘩。

(二)机断专行,抗美援朝一出手就打了个歼灭战

1950年10月24日晚,邓岳率40军118师入朝已经5天。第一次出国作战,保持无线电静默,又是夜间行军,敌情、我情一无所知。邓岳虽久经战阵,内心也非常焦虑和紧张。在巧遇志愿军总部、听取彭总要“独立自主、果断处置、歼灭敌人,打好出国第一仗”的指示后,邓岳率部继续向清川江前进。

战将的判断力!配水池8小时打不动,邓岳一到,立马发现不对劲

行进中,已经能清晰地听到南方传来的炮声。炮响四十里,邓岳判断敌人很可能已越过清川江,便对政委张玉华说:我师的任务是25日拂晓前抵达温井,这很可能与敌人在途中遭遇。我师是夜间行军,如果明天与充分休息的敌人遭遇,对我是十分不利。因此,我提议今晚缩短行军距离,让部队提前宿营休息,做好战斗准备。如果敌人不来,明晚再继续向温井前进。张玉华和其他师首长一致同意邓岳的意见。

战将的判断力!配水池8小时打不动,邓岳一到,立马发现不对劲

邓岳同时命令前卫354团在温井以北地区宿营,先占据有利地形,构筑简便工事,做好战斗准备,之后再隐蔽休息。师主力集结于两水洞和北镇地区,视情况投入战斗。

当晚10时30分左右,前卫354团到达宿营地域。他们从温井退下来的人民军口中了解到,温井已经被敌人占领。这证实了邓岳的判断。敌军从温井出发向北进攻,正好要经过354团的宿营地域。这里的地形非常有利于打伏击:通往北镇的公路在这一段位于山谷之中,我军先行占领两边的山头后,可以居高临下,发挥火力,山上树林还便于防空。

354团团长褚传禹和政委陈耶在路边召集营以上干部碰头会,根据敌情和地形,计划在此地伏击敌军:要求前卫2营展开2个连,向温井方向警戒;后卫3营也展开2个连,守卫公路;展开的部队要占据有利阵地,构筑简易工事,随时准备战斗。同时决定次日早上提前开饭,抓紧休息,注意隐蔽。

10月25日上午9时左右,温井敌人出动。步兵沿公路两侧行进,车队从中间超越步兵,向354团布置的“口袋”开进。根据敌人的行军队列,354团首长决定将敌人全部放进来再打。但由于敌人非常骄横,步兵和汽车的行进速度不一,队伍被拉长到5、6公里。等到敌尾全部进入伏击圈,其先头的几辆汽车已经越过354团设伏范围,直闯到师指挥部的驻地附近。

敌尖兵在行进中,发现了有车辆停在路边,立即开枪射击,子弹打碎了指挥车的玻璃,在车里睡觉的司机立即下车隐蔽。正在村里休息的师部人员听到枪声,立即往山上转移。邓岳连棉裤也顾不上穿,立即上山观察情况,搞得有点狼狈。后来以讹传讹,说是邓岳“裤子都没穿”。

战将的判断力!配水池8小时打不动,邓岳一到,立马发现不对劲

住在村口的师部侦察连反应迅速,立刻占领阵地猛烈还击。敌人措手不及,顿时被打倒一片,余下的人往回逃走。师部总算是有惊无险。

前面354团见敌军全部进入伏击范围,立即发起攻击。邓岳随即命令353团投入战斗,向周边敌人发起攻击。战至下午3时30分,经打扫战场清点核实,此次战斗共毙敌325名,俘敌161名(包括1名美军顾问)。据俘虏供述:他们是韩6师2团3营和配属的1个炮兵中队,是韩6师的先头部队,正开往鸭绿江边。

战将的判断力!配水池8小时打不动,邓岳一到,立马发现不对劲

此战是志愿军出国的第一仗。初战获胜,打消了志愿军能不能打的疑虑,摸清了联军的底牌,为后续作战取得了宝贵的经验。所以,此战虽小,意义重大,这一天也被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严格地说,到底是哪支部队打响了抗美援朝第一枪,是有一些争议的。但同期的所有战斗,打的都是遭遇战、击溃战,唯有40军118师打了一场有准备的伏击战,并全歼敌军。这才是认定40军打响抗美援朝第一枪的原因所在。

应当说,邓岳机断行事,命令118师提前宿营和布置战场,是取得这场歼灭战胜利的关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