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家长会上孩子们的留言,看到第5条泪崩了

家长会上孩子们的留言,看到第5条泪崩了

闺蜜前几天去参加家长会,没想到把自己给整哭了。

会上老师给家长们展示了孩子们写下的心里话。

孩子们心里是怎么想我们的呢?

1

我有时候不听父母话的原因是:

他们老是骂我,所以我很生气,不想听他们的

压力太大了,您太凶了

因为我感觉太烦了

我有自己的想法

我想多休息一会儿,太累

......

我想对爸妈说:

有些事我办不到,要是我能办到,我肯定办到。

我真的不想被打、被骂,我已经尽力了!

您可以听听我的主意吗?

以后周末能不能带我去玩

能不能不再说我了

请夸夸我吧

家长会上孩子们的留言,看到第5条泪崩了

一群八九岁的孩子的心里话,看得老母亲潸然泪下。

每天送孩子上学时,望着那群背着书包走进校门的小小身影。

大人看到的是快乐啊无忧无虑啊,原来,就算再没心没肺的孩子,

小小背影中也有不易察觉的三个字——“太难了”。

2

这份心里话,让父母有机会看到孩子的另一面。

想想平日里,孩子在家里说得最多是什么?

“你怎么还在磨蹭?”

“妈妈我错了”

“快点写作业了”,

“好的,妈妈”

“起床了,吃饭了,要迟到了”,

“好的,好的,好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那个爱问“为什么”“凭什么”的小屁孩,口头禅变成了“好的”。

也许是不知道怎么跟大人解释,也许是人小言轻,说了也没人听。

但“好的”,并不是真的“好”的。

家长会上孩子们的留言,看到第5条泪崩了

那天闺蜜跟我诉苦,大早上起来,因为一件小事被亲妈唠叨。

“哎呀,就是昨晚你要跟孩子多玩一会儿,看看,都没睡够吧”

成年人的唠叨,一开头,就很难刹住车。

“为什么要给孩子吃面包呢?面包有什么营养?”

“哎呀,这么冷的天,不让孩子多穿一层裤子怎么行?”

.......

都不是什么原则性的大事,闺蜜也有自己的理由,但就是不想解释。解释一句,太后有100句等着,根本说不通。

听着太后的唠叨不断升级,千言万语涌到嘴边,变成了“好的,好的,都是我的错”。

她的女儿正在洗脸,听出了妈妈语气里的烦躁,跑过来抱住妈妈,仰着头说“妈妈也有起床气,是不是?”

不知怎的,这一句话一个拥抱,差点让她掉下泪来。

她知道,那不是起床气,就是不停被指责的时候,你真真切切地生气了。

孩子的这句话,帮不了什么忙,但就是让她觉得好温暖好感动,被理解的感觉真好。

这句话是她每天帮孩子应对家人催促时说的。

当姥姥说“哎呀,这么半天衣服还没穿好!要迟到了知道不知道?诶?你还有脾气了?”

爸爸也会帮着姥姥念叨“你这孩子自己晚了,还耍脾气.....”

这时候,她总会出面给女儿撑腰“她就是起床气,能不能别在这个时候跟孩子讲道理?”

以前她觉得自己是很理解孩子的妈妈,这个让人窒息的早晨,让她对孩子感同身受。

这不是起床气,这控制、指责和催催催,搁谁身上谁都有情绪。

不一样的是,大人不爽了可以出门散心,可以找朋友吐槽。

而小孩子哪里也去不了,跟谁也说不了。

家长会上孩子们的留言,看到第5条泪崩了

小孩子的倾诉,最开始不会用语言表达,

他们用缠着大人,诉说失去了安全感。

用发脾气,诉说自己被干预的烦恼。

用尿床和夜惊,诉说自己承受了过多的压力。

他的诉说,有多少被听到呢?

他的压力,有多少被理解呢?

慢慢地慢慢地,他们不再有脾气,不再说什么。

小心翼翼地看着大人的脸色,缓缓吐出一句“好的”。

其实他们很想说“能不能听听我的主意?”

有多少父母认真去了解过孩子的想法?

3

孩子最渴望的还有父母的鼓励。

看到那句“请夸夸我吧!”真的好心疼。

这届孩子很幸福,不缺吃不少穿,要什么就给买什么。

他们最想要的不是什么好吃的好玩的,而是父母少一点的指责,多一点的认可。

家长会上孩子们的留言,看到第5条泪崩了

你想过鼓励能产生多么大的能量吗?

“高考战神”王金战老师说“我的眼里没有差生”。

他曾接手过一个没有老师愿意接收、差点被退学的孩子。

这孩子沉迷网络、离家出走、逃课作弊,打架斗殴,出格的事儿,都做了个遍。

父母带着看了很多心理医生和教育专家,都无济于事。

高三的第一次摸底考试,他装病拒绝参加。

王金战鼓励他“你都没怎么上课,肯定倒数第一啊,既然如此,你还顾虑什么,难道还怕考倒数第二?”

毫无意外地,他考了倒数第一。但王老师“拿着放大镜找他的优点”,有机会就表扬他,他慢慢燃起了斗志,奋起直追。

接踵而来的月考,他还是倒数第一,却进步了161个名次,和倒数第二的同学,缩小了30分的差距。

王金战当着全班同学表扬他“老师没看错人!你们看这位同学,一次考试分差就缩小30分,高三一共8次大型考试,如果每次都缩小30分,那就不是考不考得上大学的问题了,而是考清华北大的问题了!”

他从一条虫变成了一条龙,一名一名地追赶,最终真的考进了北大。

也许有人说,王金战这是在人大附任教,这里的孩子最后一名进北大也不足为奇。让他教普校看看,第一名也未必能上北大。

也许这个案例不能复制,但王金战的教育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王金战说:一个孩子,是反复遭遇失败打击后才变成了“差生”,而让一个“差生”逆袭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让他不断地感受成功的喜悦,不断收到表扬与激励,就能变成一个“优秀生”。

这也是我在两只包子教育中的真实感受,用放大镜努力找孩子身上的优点,给他鼓励,给他肯定,给他跳跳脚就能达成的小目标,今天比昨天有进步,这次考试比上次有进步,就是胜利!

迷你包从数学10以内都算不清的孩子,到一年级学期结束,几乎每次测试数学都是满分,靠得就是这一招。

4

最让我泪目的,是孩子们最后的几句留言:

虽然他们骂过我,但我还是很爱他们;

我爱你们;

我爱您.....

大人总希望孩子成为优秀的孩子,

但孩子从来没要求我们做多么了不起的父母。

不管我们做了什么,他们总是毫不犹豫地原谅我们,爱我们。

你越说他,吼他,他哭到变声了,还是要妈妈,别人谁都不行。

家长会上孩子们的留言,看到第5条泪崩了

这世上能给出这么纯粹的爱的,除了父母,就是自己亲生的崽。

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犯错误,并不断改正的过程。不犯错的孩子长不大。

如果连父母都不能包容他的错误,那这个世界上谁能包容他。

希望孩子在家里得到的——永远是港湾,是安慰,是安全感,而不是控制,指责,被怀疑,不要把养育变成一场父母子女间的战争。

如果成长中真的要有一场战争,李中莹先生说得就很好:

在这场战争当中,如果父母赢了就是悲剧。

如果孩子赢了,就是整个家庭的喜剧。

聪明的父母,让孩子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