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如果你有儿子,最好把他培养成“绅士”,而不是“暖男”

如果你有儿子,最好把他培养成“绅士”,而不是“暖男”

前段时间,上海一名男孩给女同学剥虾的视频火了,视频里男孩的饭菜一口没动,聚精会神地为女同学剥起了虾。

看到小男孩耐心十足的样子,大家纷纷点赞,不少网友大呼“小暖男”。

如果你有儿子,最好把他培养成“绅士”,而不是“暖男”

然而在“叫好声”一片的评论区中,有几个评论却显得“不合时宜”:

“如果他是我儿子,我肯定不会让他这么做。”

“作为一名爸爸,我真不想他这么暖,像我一样总被要求对别人好,长大后变成老好人,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小小年纪谦让懂事,不应该是大人最喜欢的那种孩子吗?

然而就像这名宝爸在评论区所讲述的经历一样,有时候孩子过于考虑他人的需要,固然看起来很“暖”,但却会“冷”了自己。

如果你有儿子,最好把他培养成“绅士”,而不是“暖男”

把孩子培养成所谓的“暖男”,未必是件好事

在电视剧《以家人之名》中,小男孩“贺子秋”就是一名标准的“小暖男”。

初到养父母家时,经常被小女孩“尖尖”欺负,但他总是表现得逆来顺受,从未表现出一丝反抗。

饭桌上,他最喜欢吃的红烧排骨,却一块也没有夹,将肉全给了尖尖。

在大家眼中,似乎贺子秋生来就如此“懂事”,懂得给予别人温暖。

事实上却是贺子秋从来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也不敢放纵自己的情绪,无形中为自己养成了“讨好型人格”,表面上是阳光的“小暖男”,但内心却寒冷如冰窖。

如果你有儿子,最好把他培养成“绅士”,而不是“暖男”

很多家长都会热衷于要求孩子听话、懂事,表现得彬彬有礼,但却忽略了一个事实,他们毕竟只是一个几岁的孩子,内心里同样有着喜怒哀乐,在表现得无比暖心的同时,背后可能是长久以来的“被迫服从”。

如果孩子不经意间将“讨好”别人养成了习惯,只会一点点地透支自己的能量,当最后到达极限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极端的结果。

如果你有儿子,最好把他培养成“绅士”,而不是“暖男”

与其把孩子培养为暖男,不如培养成“绅士”

杜江和霍思燕的儿子“嗯哼”,在参加一档综艺节目后,被很多粉丝亲切地称呼为“超级小暖男”。

节目中的他因为担心妈妈身体,会主动把冰美式换成热美式;

外出逛街,会主动帮妈妈提袋子;

去海边冲浪,看到玻璃后不仅会主动捡起来,还会提醒游客“大海是我家,文明靠大家”。

如果你有儿子,最好把他培养成“绅士”,而不是“暖男”

然而嗯哼并不是那种只会一味讨好别人的“小暖男”,他懂得如何“温暖自己”。

当有小朋友向他借玩具时,他并没有“老好人”式的直接答应,而是明确表示自己也很想玩,拒绝了对方;

在幼儿园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他并没有忍气吞声,而是第一时间告诉了家长和老师。

不得不说嗯哼这样的孩子确实很让人喜欢,但与称之为“小暖男”相比,我觉得“小绅士”这个称呼可能更妥当。

如果你有儿子,最好把他培养成“绅士”,而不是“暖男”

待人接物彬彬有礼,时刻懂得照顾他人的感受,但行为举止有原则,不会为了讨好他人而委屈自己。

事实上很多时候,家长把孩子培养为一名这种有自己个性和态度的“绅士”,比所谓的“小暖男”要好得多。

把孩子培养为“绅士”,从给他“无条件的爱”开始

很多孩子之所以会成为所谓的“暖男”,陷入“讨好型人格”,归根结底是缺爱的一种表现。

在这样的孩子看来,“只有我无条件的奉献自己,才能受到大家的喜欢”,于是为了维护大家眼中的“暖男”形象,得到家长的夸奖、同学的喜爱,他们在不经意间为了成全他人,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

作家毕淑敏曾说“我们的生命,不是因为讨别人喜欢而存在的”。

杜江和霍思燕也曾告诉嗯哼“你是我的希望,也不是,你是你自己的希望”。

如果你有儿子,最好把他培养成“绅士”,而不是“暖男”

而要将孩子培养成一名绅士,避免其陷入这样的怪圈,最重要的在于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只有让孩子充分地感受到爱与被爱,他们才能获得足够的安全感,明白在任何时候都不用委屈自己去讨好别人,无论什么时候“做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要想把孩子培养为一名“绅士”,家长还需要以身作则,让孩子懂得以礼待人、有担当有责任,在懂得温暖自己的同时,能够温暖他人,这样的孩子才能在健康成长的同时,受到所有人的喜爱。

如果你有儿子,最好把他培养成“绅士”,而不是“暖男”

老苗结语: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乖巧懂事,但有时候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养育一名小男孩,与其把他培养成一名只懂讨好别人的“小暖男”,不如将他培养为一名有原则的“绅士”,这样的家庭教育,才是为人父母更高的境界。

今日话题:你身边有这样的“小暖男”吗?

我是老苗——一名80后超级奶爸,也是医院里最扎眼的男性护士长,欢迎一起讨论孕育问题,也请你关注老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