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在影视剧中看到那些十恶不赦的坏人被衙门收押,最后判决秋后问斩。事实上在真正的中国古代处理犯人并不会这么随意,而是要经过层层上报仔细研究罪犯的罪行,若是真的该杀才会施以这样的刑罚。而说到斩杀犯人,也并不是都在秋后问斩的,若是罪犯犯下的乃是谋反的大罪,就有可能被发现之后当场问斩。不过影视剧中的场景也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的,比如说给问斩之人吃的断头饭就是在历史上真正存在的。

断头饭最早出现在我国的春秋时期,在当时楚庄王平定了一场叛乱,而他准备斩杀叛乱家族中的所有人。不过一次斩杀这么多人楚庄王也怕惹了众怒,于是就好吃好喝招待了这场叛乱的所有成员,之后才把他们送上了刑场,而这么做也只是为了让其它家族看到自己的仁慈,以免这些家族也群起叛乱。而这也正是最早意义上的断头饭了,之后的死囚在被斩杀的时候亦会被好好招待,吃的东西甚至他一辈子都没有吃过。
当然,虽然说断头饭确实也有大鱼大肉的好食材,但是其中有一样东西是让囚犯们难以下咽的。原来这些囚犯的断头饭还包含着一块生肉,人是吃熟食的,生肉自然是难以下咽。这么想也有些难以理解,毕竟都说了断头饭是给囚犯们在死前吃上一顿最好的东西,既然是要吃好的,为何还要拿上一块生肉来磕碜人呢?
原来在斩杀犯人之前,放在碗里的生肉并不是给囚犯们吃的,而它的作用是给死后的犯人们使用的。可是人死之后一切不带去,放一块生肉死后的囚犯也没有机会把它做熟了啊。其实只要仔细想想中国古代的迷信思想就可以明白这样的做法了。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对于神和鬼都是十分信奉的,而且相信人死之后会变成灵魂然后去往阴间,断头饭之中的生肉便是给囚犯在阴间使用的。
相传在阴魂到达阴间的时候是需要经过孟婆桥的,而孟婆养了一条凶恶的狗,若是没有这样一块生肉喂给这只恶狗,那么这些犯人的灵魂就会受到恶狗的折磨。虽说这些人生前都不是十分好人,但是我国古人的仁慈也不想他们在死后也受到这样的痛苦。于是便给了每一个死囚一块生肉当作断头饭,在遇到这只狗的时候便可以喂给它,好让自己安稳地喝下孟婆汤去投胎。
当然,在我们现在的观念下看来这就是一种封建迷信的做法。然而在当初的思想下来看,斩杀恶人还要为他们死后着想,不也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制度的仁慈一面吗?而囚犯们虽说都是恶人,但是也有着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看到了大鱼大肉的断头饭或许不会觉得有什么感激之情,但是看到这血淋淋的生肉却是会感恩戴德的。若是有一位犯人在死前没有见到这块生肉,恐怕他死得也会十分气愤吧?
而对于断头饭中的生肉还有一个说法便是地方官员在斩杀罪犯的时候故意克扣钱财,才放上了一块生肉。要知道断头饭的标准在古代是十分高的,一顿饭换算成如今的人民币也有将近八百元。这么多钱却只是给一个将死之人吃一顿饭,自然有些官员是心有不甘的,为此才把其中的一部分食物换成了一块生肉,以此来省下一部分的钱装进自己的腰包。不过就算是这样,囚犯也能够吃一顿饱的,毕竟死者为大嘛。
这便是在古代囚犯问斩前的断头饭中放生肉的原因。不管是哪一种可能,我国古代对于将死之人都是十分尊重的,而且也希望他们在去世之后能有好的来生,而断头饭可能也是对他们未来一世的最好祝愿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