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农夫家的牛舌头被割了,包拯:把牛杀了卖肉,到时小偷自会来投案

宋仁宗赵祯曾言:“包拯公而忘私,不邀阴幸也。”作为一个臣子而言,能够得到皇帝如此高的评价,足以说明包拯他为官十分地公正无私。

当我们提到包拯,首先想到的画面,大多是一个额间印有白色的月牙的黑色脸庞的包青天,而他的形象就这样定格在了人们的心中,也有“包黑炭”的称呼。

包拯的形象通过各类戏剧和影视作品,被塑造成了铁面无私、为民请命的良官形象,以至于古代很多的百姓都会给他修建祭祀的庙堂。人们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对他的尊敬与爱戴,这也足以说明包拯深得民心。

农夫家的牛舌头被割了,包拯:把牛杀了卖肉,到时小偷自会来投案

事实上,包拯受人爱戴的原因不仅仅是他铁面无私的品质,更是由于他断案如神的能力。据说他凭借过人的智慧,解决了民间许多的悬案疑案。那么,他断案的方法究竟是怎样的呢?

牛舌被盗,下令杀牛

要说到包拯的断案方法,那就不得不提及著名的割牛舌案,在这个案件当中,充分体现出包拯判案的技巧与足智多谋。根据史书的记载,在包拯担任扬州天长县知府的时候,当地的一位农民主动到官府报案。

这位农民告诉包拯,自家牛的舌头被人偷偷地割了,由于事发时没有人目睹,所以他并不知道那个贼人是谁,特地请求包拯查明此事。

在古代农民的生活依赖于作物的收成,而他们的耕作工具也十分简单,其中耕牛是他们重要的生产工具之一。

农夫家的牛舌头被割了,包拯:把牛杀了卖肉,到时小偷自会来投案

耕牛的舌头被割,并没有直接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但失去舌头的耕牛很快就会被活活饿死。所以这件事,它对于这个农民的家庭来说,意味着重大的打击,他们的家庭很可能因此错过农时,进而导致他们今年的收成无法得到保证。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样的事的一旦无法得到很好地解决,就会让更多百姓的生计无法得到保障,同时也会极大地损害官府的威信。所以这个案件的侦破,对于包拯来说十分重要。

正当官府的衙吏们,对于这个棘手的案件而感到焦灼之时,包拯突然对这位农夫说道:“你不必担心,你回家后就把这条牛宰杀掉,然后把它的肉到集市卖掉。不过,你先不要告诉别人牛肉是怎么来的”

恶人告状,真相大白

由于在宋代,朝廷有规定不允许随意杀死耕牛,若有人违反这条规定,是要被抓起来判刑的。不过,既然官府允许这样做,那么农夫也不算是无故杀耕牛了。

农夫家的牛舌头被割了,包拯:把牛杀了卖肉,到时小偷自会来投案

因此,在农夫回家以后,他就按照包拯的指示将自家的牛杀死了。然后,农夫就将牛肉拿到集市上去卖,由于卖牛肉的人很少,所以他一会儿就卖完了牛肉,并且获得了一笔不少的收入。

在当时,人们几乎吃不到牛肉,所以这个农夫的行为受到了周围人极大的关注。在当时,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疑惑:他的牛肉是怎么来的?

农夫身边的熟人,知道他是杀了耕牛,于是就有一些人跑到官府去举报他杀耕牛。那么,包拯会怎么处理这件事呢?他这样做是有什么用意吗?

其实,包拯让农夫这样做,是因为他看出了事情的本质:贼人只是割掉牛的舌头,而没有采取其他的行为,这是因为他希望农夫为了生计而将牛杀死,这样他就可以到官府举报农夫了。

农夫家的牛舌头被割了,包拯:把牛杀了卖肉,到时小偷自会来投案

从中也能猜到,这位贼人一定与农夫有较为严重的矛盾,不然很难做出这样损人不利己的行为。所以当包拯看到民众前来举报农夫时,内心十分镇定,他正等着贼人上钩呢。

当他分别听完这些人举报的原因之后,他就让这些人先到一旁等候。并在暗地里吩咐属下,让他们分别去打听一下这些人与农夫的关系如何。

收到命令后的衙役很快就得到了具体的消息,他们回来将得到的消息告诉了包拯。果不其然,这些举报人当中就有一个人,他与农夫之前有过较为严重的矛盾,并且他私下里表示过要给农夫一点颜色瞧瞧。

于是,包拯就让其余人先行离开,只留下了这一个人,并对他进行了审问。起初,这个人并不承认自己割掉了牛的舌头,但后来经过严刑审问之后,他承认了自己故意报复农夫。

农夫家的牛舌头被割了,包拯:把牛杀了卖肉,到时小偷自会来投案

这个案件也就顺利地解决了,这个贼人被抓进了大牢,并且他赔偿了农夫的损失。通过耕牛一案,我们能够看出包拯为何能够断案如神:这是由于包拯深刻地洞察了人性,他学会利用人性的特点来解决难题。

洞察人性,断案如神

包拯在面对棘手的案件时,没有手足无措,反而从容地利用推理的方式,来思考贼人的意图。从而意识到贼人的目的极有可能是泄愤,并利用贼人的这种心理,巧妙地反向下套。

他让农夫杀牛卖肉时不要声张,从而引诱贼人主动报官,从而一举侦破此案。包拯的这种思考方式,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因为我们在生活当中,经常会面对一些棘手的问题,倘若我们只关注事情表面的问题,那么很有可能就陷入僵局之中了。

我们遇到问题时,不妨试着跳出思维的局限,从另外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本质。从问题的本质入手,很有可能会使得问题简单化,对应的解决方式或许也会很快地浮出水面。

农夫家的牛舌头被割了,包拯:把牛杀了卖肉,到时小偷自会来投案

当然,这样的思维方式并不是一天就能养成的,它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思考、多多推敲,唯有如此,我们的思维方式才会越来越灵活、缜密。

宋朝亦是一个英才辈出的朝代,包拯虽然没有像一些权臣那样大富大贵、手握政权,但是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为人民服务、坚守清廉正直的本心。

他将自己的理想与精神载入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他也获得了百姓的支持与爱戴。他的故事,也在民间的各种话本与小说当中流传。时至今日,包拯依旧是人们心中正义与清廉的象征,他是黎民百姓心中不灭的焰火。

在世界上拥有很强的影响力,每当提及他的名字,心中都会涌起满满的自豪感。 对于包拯的“牛舌案”,抑或者他的这种思维,你有什么看法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