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滕子京:岳阳楼的修建不用官府出钱,这你不能说我贪污了吧!

滕子京:岳阳楼的修建不用官府出钱,这你不能说我贪污了吧!

岳阳楼记的主角是谁?是岳阳楼,还是范仲淹,这实在是有些喧宾夺主了。

岳阳楼的壮观与范仲淹的文采,占据了重建者的C位。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文章开头说的明明白白,滕子京才是一切的起由,但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这名配角呢?

滕子京原来负责抵御西夏,战功卓著,只是因为党争的缘故,用公款抚恤战死的将士,被生生污蔑成贪污受贿,这才有了被贬到巴陵郡的遭遇。

范仲淹力挺的滕子京,这位《岳阳楼记》的配角,其实也挺惨。

一、岳阳楼的重建

滕子京在巴陵的时候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修建防洪大堤,二是新建学校,三是重修岳阳楼。

前面两件是公事,可以使用公款,而重修岳阳楼只能算是滕子京的个人意愿,使用公款容易授人把柄。

为什么要重修岳阳楼?因为这名胜古迹已经破败不堪,滕子京不忍其落寞。还有藤子京企图通过工程建设,让劳工来多赚一笔钱。

重修岳阳楼需要一笔巨大的资产,不能使用公款,滕子京又没钱,但他却另辟蹊径。

滕子京身为巴陵郡的长官,通过水患治理尽收民心,树立了官府的权威,他也通过因此来收钱。

之前巴陵郡贫困,很多人欠债还不起,在滕子京的治理下,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滕子京亲自出马,向富户说出自己想重修岳阳楼的意愿,可以的话,让其收不到的欠帐交给官府。

富户心甘情愿地交出,欠债人也踊跃地还款,很快就有了足够的资金。

有了钱,工程很快得到开建,已经落寞的岳阳楼焕发新生,而且颇为壮观。

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而杀其上得厚三分之二,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

二、贬谪的冤屈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范仲淹对滕子京的赞赏;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是范仲淹对滕子京的期待。

滕子京是进士出身,但却从基层做起,在多地做从事,他一直勤政为民、访贫问苦;滕子京身上也有一种任侠气概,担任军事判官知州,掌管军队,与士兵同甘共苦。

在宋朝重文轻武的大环境下,滕子京是少有的知兵用兵并且把自己视为武人的文官。

在抵抗西夏的过程中,得到士兵拥护的滕子京屡立战功,他也投桃报李不吝封赏。

只是滕子京陷入了新旧党争,被利用其这一特性进行构陷,说其贪污受贿。

出于义气,为了避免曾经自己封赏出去的钱被收回,尤其是想到那些专门把钱发给的士兵遗孤,滕子京选择一力担下此事,将曾经的账本销毁。

面对趾高气扬的御史,滕子京只是表示不能让士兵流血又流泪。

曾经的封疆大吏,被一贬再贬,到了贫苦的巴陵为官。

三、后人的公正评价

在贬到巴陵后,虽然滕子京一直任劳任怨,但心中也一直充满了愤恨,三年后就去世了。

滕子京贪污了吗?有的旧党官员坚称是,曾经砸缸的司马光还专门在自己的日记里记载,没有官府出资的岳阳楼,滕子京贪污受贿众多。

所得近万缗,置于厅侧自掌之,不设主典案籍。楼成极雄丽,所费甚广,自入者亦不鲜焉。

然而事实是,滕子京死后,留下的遗产只有十几两,这在当时高薪养官的宋朝是十分少见的。

同时代的人,对滕子京的为人做官,大多是高度赞扬,后人修的宋史,也对他有公正评价。

“宗谅(滕子京,名宗谅,字子京)尚气,倜傥自任,好施与,及卒,无余财。”

滕子京受贿了,可事实在此,闭上的嘴巴迟早会张开。

滕子京:岳阳楼的修建不用官府出钱,这你不能说我贪污了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