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无论是自我管理,还是管理天下,格物致知是撬起地球的“支点”。

定期推送传统文化课程信息,传统文化新闻、精彩善文,传统文化用品、礼品,传统文化修学书籍、音像等诸多优质内容,一站式传统文化学习资讯服务微信平台!构筑您的幸福人生!

无论是自我管理,还是管理天下,格物致知是撬起地球的“支点”。

闻道有三种状态,一种是生而知之,一种是学而知之,一种是困而知之。孔子说,无论哪一种知法,所闻的道完全一样,没有区别。人生下来就不同,不仅贫富贵贱不同,智慧也不同。生而知之者,生下来就智慧不凡。范仲淹的责任意识是天生的,虽然不如孔子深厚,但也是心有善根,一点就通。范仲淹把责任心投入学道,在圣贤智慧的映照中,在道力的历练下,范仲淹的责任心越积越厚。范仲淹一生都在忧。但是,他在“忧君忧民”。我们有些人的一生也都在忧,但却在忧名忧利。其实,人人都有责任心。但是,当责任心为自己已带来利益的时候,在享受利益之际,心态会变,利益心越来越重,责任心则开始退化。之所以说“利令智昏”,道理也正在于此。所以,把责任心投入“求道”,还是投入“求利”,在读书做官和读书治国之间,就已经分野。德鲁克、戴明博士,发现了责任心的重要性。但是,在把责任心投入“求道”还是“求利”的大方向上,他们选择了以“求取利益”来激活责任心的路线。所以,当利益或利益享受达到一定程度,利益心很容易取代或覆盖责任心。

今天有些人财一大,气就粗;店一大,就欺客;功一高,就盖主;权一大,就谋私;一有钱,就花心;名气一大,就有脾气。有一句诗说得极妙:“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夜迷巢。”可不是嘛,多少公司,往往在成功的时候就迷失方向,其原因也正在于此。求道者有智慧,念念不忘求道,事事智慧闪烁。人若忘失道心:功成名就之时,便是折收翻船之日。正如老子所说:“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根深叶茂,责任心越深,其家业越旺。范仲淹的家业,代代兴旺,就是因为其责任心深厚。与范仲淹“忧君忧民”一比,两位大师的管理哲学,其遗憾之处,也就不言自明了。

《大学》的结尾最后一句话,曾子说:“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义与利,孰本孰末?今天,有多少人不是“见利忘义”呢?又有多少人是“见利思义”呢?追逐不义之财,就是舍本逐末。责任是本,利益是末。

实在说,范仲淹的道心,比我们说的可要深厚得多。

晚年时,范仲淹的家人劝其购置房产,安度天年。范仲淹却说:“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意思很明白,道义在心,其乐无穷。身体只是心的房子,我都把自己的身体形骸放下了,难道还在乎身外的房子嘛!范仲淹是个闻道之人,真正明白“天人合一”是怎么回事,并达到孔子所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境界啦。

中国文化,今天我们误解的实在太多,多到离谱。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究竟如何?明儒王阳明,是中国文化的一代传人。那么,王阳明传承的中国文化是什么样子的?

有文献记载,王阳明生有异质,卓然不凡。在出生之前,其祖母梦见天神衣绯玉云,抱一赤子,从空而来。5岁时,王阳明还不能说话。但是,已能默记祖父所读过的书。王阳明,字守仁。王守仁之名,别有一番意趣。守仁之义,其祖父取自《论语》:“知及之,仁不能守,虽得之,必失之。”仁,知者多,而守者寡。所谓守者,知而能行,持之以恒。

王阳明10岁时,父亲龙山公中状元,并赴京为官。王阳明也随父入京。12岁的王阳明,入京师读书。王阳明,并非我们想象中那种爱读书的孩子。老师在上面上课,他却溜出课堂,与一帮孩子玩起官兵捉强盗的游戏。龙山公知道后,怒斥儿子说:“我们家世代以读书显达,不靠打仗建功立业。”王阳明也不示弱,反问父亲说:“父中状元,子子孙孙一定还是状元吗?”父亲厉声答道:“我们家族,现在我这一代中状元。你要想中状元,必须自己勤奋读书。”王阳明笑着对父亲说:“我们家族只是您一代中状元,那有什么稀罕的。”后来,王阳明问自己的老师:“天下做什么事可为第一等人?”老师说:“像令尊一样,中状元可算第一等人。”王阳明不以为然地说:“状元时时都会有,那算什么第一等人。”老师很吃惊,疑惑地问:“依你看,何为第一等人?”王阳明毫不迟疑地说:“唯作圣贤,才算天下第一等人。”很难想象,一个12岁的孩子,就有圣人之心,并把“做圣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王阳明,在中国文化传承中,可谓一代宗师。有诗云:世间讲学尽皮毛,虚誉虽隆实用无。养就良知满天地,阳明才是仲尼徒。(冯梦龙《三教偶拈》)

良知,也可称良心,是王阳明心学(理学)的核心概念。管理,以人为本;人,以心为本。什么样的心,决定什么样的人生。心,是人生的管理大师。管理,是心的本来功能;良心,良好心态,可以管理出圆满幸福的人生。人心分良莠,言行分善恶,人生分贵贱。良心人人有,所用不自知。如果无视良心,甚至泯灭良心,良心便“明珠暗投”。所以,王阳明提出,转凡成圣,必走“致良知”之路。何谓致良知?致良知,致,就是从彼到此的意思。致良知,是从心态说的,就是从困惑彷徨、恐惧不安,回归幸福美满的人生。

冯梦龙很了不起,不仅是个小说家,更是个道学大家。他曾经写了一部传记小说,叫《三教偶拈》。其中,分成三篇。其一《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里,有段文字是专门介绍王阳明良知之说的来由。当时,王阳明是朝廷命官,因得罪大太监刘瑾,其父受牵连而“解甲归田”,自己也被发配贵州龙场。历经磨难,荣辱得失,王阳明都已看破放下,“唯生死一念,自省未能超脱”。

孟子亲自给王阳明讲课,此说,虽为小说,但理真切。人一旦“致良知”,则天下无所不知。良知本于心,万事不求人。恢复良知,人不再胡思乱想,不再困惑迷花,不再恐惧不安。良知,如何恢复?不思而得,不勉而中。如何不思、不勉?王阳明的秘法是:“于居后凿石为椁,昼夜端坐其中。胸中洒然,若将终身夷狄患难俱忘之矣。”意思说,在屋后王阳明把一块巨石凿成像棺材一样的石窟。然后,自己就昼夜端坐其中。静坐,入定,一念不起,日夜两忘,荣辱生死俱灭。人心静定,智慧之光,无暗不照。良知,就是智慧之心。致良知,就是下一番静定功夫,恢复人本具的智慧之心。人无论有再多的知识,也不如恢复良知。所以,知识如“支流”,良知是“江海”。说得也是,盲人,纵使听来“学富五车”的知识,也不如个“大字不识”的明眼人所见识的多。致良知,就是把盲人治愈,恢复其正常的视力。如此,即使无人“指路”,自己也能行走自如。人心如眼,明者无碍,盲者多歧,明盲之间,相去甚远。总之,王阳明主张,求知识,莫如求智慧。

致良知,其“良知”源自孟子的《孟子·尽心章》。

孟子说:“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致良知,是格物致知与良知的融会。格物致知,是从《大学》里来的。《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其知乃良知而非知识。在曾子看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石是格物致知。换言之,无论是自我管理,还是管理天下,格物致知是撬起地球的“支点”。

选自智然老师《与中国管理功夫》

- END -

文章版权属于作者,文中观点不代表发布方,仅供参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