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我们开始《荀子日课》第337讲《解蔽篇》的学习。欢迎留言交流。
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遍也。其所以贯理焉虽亿万,已不足浃万物之变,与愚者若一。学,老身长子,而与愚者若一,犹不知错,夫是之谓妄人。故学也者,固学止之也。恶乎止之?曰:止诸至足。曷谓至足?曰:圣王也。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故学者以圣王为师,案以圣王之制为法,法其法以求其统类,以务象效其人。向是而务,士也;类是而几,君子也;知之,圣人也。(《荀子·解蔽篇第二十一》15)
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遍也。其所以贯理焉虽亿万,已不足浃万物之变,与愚者若一。学,老身长子,而与愚者若一,犹不知错,夫是之谓妄人。
认识事物是人的特性;可以被认识,是事物的道理。凭借可以认识事物的人性,去探求可以被认识的物理,如果不设定一定的限制,穷尽一生也无法认识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人们学习的事理虽然多,却不能用来应付万事万物的变化,就和蠢人没什么区别。像这样学习,直到自己老了,子女长大了,仍和蠢人一样,却还不知道放弃这种做法,这就叫做妄人。
年少轻狂,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无可厚非,年少不狂何时狂,人年少时就是要有狂野之心。然而人生毕竟有限,正如庄子所言: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无所不通的天才,有,但难得。世上大部分还是普通人,及早选定自己的学习范围,是有好处的。狂一辈子的叫妄人,是无知。
故学也者,固学止之也。恶乎止之?曰:止诸至足。曷谓至足?曰:圣王也。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故学者以圣王为师,案以圣王之制为法,法其法以求其统类,以务象效其人。向是而务,士也;类是而几,君子也;知之,圣人也。
学习本来就应有一定的范围。学习范围应该设定在哪里呢?荀子说:限制在最高境界。什么是最高境界?就是通晓圣王之道。所谓圣,就是完全精通万物事理的人;所谓王,就是完全精通礼法制度的人。这两个方面都精通的人,就完全可以成为天下最高的师表了。学习要以圣王为老师,以圣王的制度为法度,效法圣王的法度,探求他们的精神,并努力效法他们。向往圣王之道而努力追求的,就是士;效法圣王之道而接近的,就是君子;通晓圣王之道的,就是圣人。
我们已经逐字逐句学习完《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家训《聪训斋语》《澄怀园语》《曾国藩教子书》,诵读《声律启蒙》。《荀子日课》《朱子读书法》正式开讲。
关注尔雅书苑,读懂中国经典,涵泳儒雅人生。
日课温故
涵泳诵读
家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