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军军长施中诚,曾率领74军扬名天下,晚年却贫困潦倒以养鸡为生

解放战争时期,作为国民党五大王牌主力之首的74师,先后经历了俞济时、王耀武、施中诚、张灵甫四任军长,这四位军长中名气最低的莫过于第三任军长施中诚,他虽然战功赫赫但是晚年穷困潦倒,甚至还得靠自己养鸡为生,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国军军长施中诚,曾率领74军扬名天下,晚年却贫困潦倒以养鸡为生

施中诚是安徽桐城人,早年曾投奔在奉系军阀张宗昌门下,张宗昌此人最为人诟病的地方就是他多次改换门庭。

张宗昌在山东任职时,先后在济南和青岛两地压榨百姓来供养自己奢侈的生活,他亲自设定了高达50多种税目,不仅如此,还通过武力来镇压工人运动,造成了一系列惨案。

1928年,张宗昌兵败下野后仍不甘心,他偷偷跑到日本和日军勾结起来,成为了人民的敌人,施中诚的名声也被这样的领导拖累了。

国军军长施中诚,曾率领74军扬名天下,晚年却贫困潦倒以养鸡为生

抗日战争时期,施中诚接受南京政府的改编后就驻守在广西,在那里他曾率领部下与日军作战长达一个月,在作战中他坚持着“不死、不退、不逃”的战略初衷,顽强抵抗日军并且多次击败日军。

施中诚在此战役中打出了中国军人的气节,虽然他的地位无法和国民党阵营里的嫡系将领相提并论,但是一点也不影响施中诚战绩优秀。

在日军的疯狂进攻下,国民党其他军队都处于劣势时,施中诚及其部下在正面战场上的表现可圈可点,后来施中诚凭借着赫赫战功而受到蒋介石的表彰,蒋介石将其提拔为57师中将师长。

国军军长施中诚,曾率领74军扬名天下,晚年却贫困潦倒以养鸡为生

淞沪会战结束后,中国军人同日军又开始了武汉会战,施中诚还未充分整顿部队就奔赴到了前线。

1938年9月14日,他率领部下在田家镇与日军正面交锋,当时中方军队主要是第57师和第9师,日军派出的军队可是号称“九州第一”的精锐六师团。

这场恶战持续了半月有余,施中诚所在部队因为存在着缺兵短将、武器装备相对落后的问题而在战场上处于劣势。

战争进行了一段时间后,第57师的情况已经不容乐观了,部队里团级以上的干部伤亡6人,下级军官死伤情况更为严重,士兵伤亡人数已经过半。

即使这样,第57师的将士们仍不下火线,师长施中诚此时已身负重伤,他亲自提枪上阵,带领将士们与日军展开自杀式冲锋。

国军军长施中诚,曾率领74军扬名天下,晚年却贫困潦倒以养鸡为生

面对57师的疯狂进攻,一向自我感觉良好的日军也吓破了胆,日军一位军官曾表示:“这是中国战场上唯一一支可以战胜日军的中国部队,他们太疯狂了,以后遇到一定要避其锋芒。”

1939年初,施中诚57师的名声响彻广西、湖北、湖南等地,这支部队后来被编入黄埔嫡系精锐74师,这对于74师来说就是如虎添翼,74师也逐渐成为抗日第一铁军,五大王牌主力之首。

1944年,王耀武在上海淞沪、南京、兰封、浙江等地立下抗日伟绩,被提拔为集团军总司令,之后他在李天霞、张灵甫等人中,点名施中诚接替他74师军长的职务,全军战士无一人反对,毕竟施中诚的实力摆在那里。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施中诚奉命率领部队驻守南京,因为他的74军是唯一被批准驻守南京的嫡系王牌部队,因此得名“御林军”。

国军军长施中诚,曾率领74军扬名天下,晚年却贫困潦倒以养鸡为生

在解放战争时期,施中诚厌恶打内战,就以身体不适为借口,辞职回到老家安徽桐城休养,蒋介石就让张灵甫掌管74军,74军从此也被整编改制。

1947年,敌我双方在孟良崮交战,粟裕将军使用战术将74军包围起来,导致国民党的这支王牌部队全军覆没,军长张灵甫也被击毙。

张灵甫死后,邱维达和劳冠英两人又重新组建了74军,可是军队战斗力已经大不如前,早已失去王牌铁军和天下第一的辉煌了。

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施中诚带着家人跟随蒋介石败逃台湾,但是由于不是嫡系出身,所以一直遭到上级以及同僚的打压,逐渐被排挤出权力中心。

施中诚晚年的生活并不好过,他穷困潦倒,只能靠着养鸡维持生活,一代名将落得如此下场,真的令人唏嘘。

国军军长施中诚,曾率领74军扬名天下,晚年却贫困潦倒以养鸡为生

1974年,77岁的施中诚因病逝世,施中诚是一个具有民族大义的人,他虽然靠着战功出人头地,却从没有为了获得战功而做一些错事,如果他没有站错队,一定能得到更好的待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