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萧红31岁英年早逝,死前遗愿:葬在鲁迅墓旁

作者:晓读夜话

萧红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然而这个才华横溢的女子,却只活了31岁就英年早逝。在短短几年的创作生涯中,萧红写下了《生死场》、《呼兰河传》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然而萧红的一生,却充满了血泪与坎坷。从出生到去世,她未曾感受过来自家庭的温暖,因此对于温暖的家庭,有着一种渴望。萧红一生的幸事,是遇见了鲁迅先生。在鲁迅先生的关怀和指导之下,萧红得以在文坛上占据一席之地。

萧红与鲁迅,他们亦师亦友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

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萧红31岁英年早逝,死前遗愿:葬在鲁迅墓旁

1911年6月1日,萧红出生在黑龙江呼兰县一户姓张的地主家。萧红的童年过得十分不幸福,父母对她苛刻且冷漠。这种冷漠而畸形的家庭环境,让年幼的萧红内心遭受了巨大的伤害。

父亲将萧红许配给富家公子汪恩甲,为了抗婚,19岁的萧红离家出走,逃到北平,开始了漂泊流浪的生活。因为衣食无着,一年之后萧红回到老家,被父亲软禁。但在7个月之后,萧红借机逃走。

在哈尔滨的街头,萧红与未婚夫汪恩甲不期而遇。落魄的萧红为了生计,不得已和汪恩甲同居。不久,萧红怀孕,然而汪恩甲却在此时弃她而去,一走了之。因为汪恩甲欠了旅馆的钱,萧红差点被旅馆老板卖到了妓院。

万般无奈之下,萧红向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编辑裴馨园求救。裴馨园派青年作家萧军,前来哈尔滨搭救萧红。两人一见钟情,互相爱慕,走到了一起。萧红依偎在萧军的怀中,脸上浮现出劫后余生的笑容。

在萧军的影响下,萧红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此时萧红大量接触鲁迅先生的作品,对这位文坛巨匠心向往之。

1933年10月,萧红与萧军合作出版了小说集《跋涉》,在东北引起强烈反响。但因为抗日反清的思想内容,引起了特务机关的怀疑。为了躲避迫害,两人离开哈尔滨,去青岛投奔他们的好友舒群。

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萧红31岁英年早逝,死前遗愿:葬在鲁迅墓旁

在青岛,两人过上了相对安定的生活,萧红完成了中篇小说《生死场》的创作。但是作品在当地无法发表,他们想到了一贯扶持文学青年的鲁迅,于是写信求助。收到鲁迅先生的回信,萧红高兴得跳起来,这极大地鼓舞了两人。

1934年11月,舒群被捕,萧红和萧军不得不离开青岛,前往上海。到了上海后,两人在内山书店见到了鲁迅先生。两人向鲁迅介绍了东北的情况和自身的遭遇,鲁迅也给他们讲了上海的斗争形势和文艺界的情况,并答应帮助他们出版作品。

谈话还在进行,这时许广平领着儿子海婴也来了,萧红与许广平一见如故。淘气的海婴,更是很快就和萧红混熟了。鲁迅得知他们的窘境后,临走还给了他们20元钱。许广平对萧红说:“见一次面还真是不容易啊,下一次不知什么时候再见了。”

这次和鲁迅的见面,让他印象深刻。萧红没想到“他是病瘦到这样不成形”,她给鲁迅写信,对他被敌人通缉和迫害表示气愤。鲁迅回信说:“我知道我们见面之后,是会使你们感到悲哀的,但这是自然的法则,无可奈何。”

鲁迅把内心的苦恼都讲给萧红听,萧红也直言不讳地告诉他:“来上海这天了,创作没有任何收获,我不知道写什么,写出来给谁看,往哪儿发表。”

鲁迅安慰了她,为了帮助他们摆脱交往的孤寂,还把他们介绍给上海文坛的朋友,引领他们走上了职业作家的道路。

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萧红31岁英年早逝,死前遗愿:葬在鲁迅墓旁

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才的人,他很欣赏萧红的文学才华,曾称萧红是“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鲁迅帮助他们出版了《生死场》和《八月的乡村》,还亲自为萧红的《生死场》作序。

《生死场》生动地反映了伪满时期,东北农民贫苦无告的生活和抗战到底的决心。对于“九一八”事变后饱受的战乱之苦,萧红更有切肤之痛。鲁迅更是在序言中写道:

“看到了五年以前,以及更早的哈尔滨。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都往往力透纸背。”

1935年12月,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下,萧红的《生死场》得以发表,引起巨大的轰动和热烈的反响,好评如潮。作品唤起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鼓舞了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志。

鲁迅先生高兴地将这部作品介绍给自己的朋友,萧红也因此一举成名,成为当时中国文坛独具风格的女作家。这一年,萧红才24岁。

此后,鲁迅还把萧红介绍给美国著名记者史沫莱特、日本汉学家鹿地亘,关照他们“注意这位青年女子的作品”。萧红的作品,也因此得以被介绍到国外。

鲁迅先生已是年过五旬,并且身体不好。在萧红眼里,鲁迅先生是如同祖父一般温暖的老人;而在鲁迅先生眼里,年轻、活泼、直率的萧红如同一个孩子。

为了方便联系,萧红把家搬到了距离鲁迅家比较近的法租界。鲁迅全家两次来到他们的住处探望,这让萧红很是过意不去,她说:“何劳先生屈尊,还是我去看望你们吧。”

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萧红31岁英年早逝,死前遗愿:葬在鲁迅墓旁

于是,萧红几乎每天都要去鲁迅家,有时甚至一天去两三次,成了鲁迅家的常客。她经常和鲁迅先生畅所欲言地聊到深夜。鲁迅亲自送到门口,还嘱咐妻子许广平雇车送她回家。

有一次,鲁迅正在卧室校对作品,见萧红来了,就说:“好久不见,好久不见。”萧红纳闷,不是上午刚来过吗,怎么会好久不见?便说:“我也来呀,怎么都忘记了吗?”鲁迅先生哑然失笑,原来他在开玩笑呢。

对缺乏父爱的萧红来说,鲁迅先生既是她文学创作路上的精神导师,生活中更是给予她如同慈父一般的关爱。在鲁迅家里,这个苦命的女子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家庭温暖。

萧红在鲁迅家里,还做过几次韭菜盒子、荷叶饼、饺子等,每次她提议做这些,鲁迅必然答应。尽管做得不够好吃,鲁迅也总是举着筷子问许广平:“我可以再吃几个吗?”以此来化解萧红的窘迫。

海婴最是调皮,他以看到萧红就非要把她拉到院子里玩,拽她的头发和衣裳。鲁迅说:“他看你梳两条辫子,和他差不多,别人在他眼里都是大人,就看你小。”许广平问海婴:“为什么喜欢她呢?”“她有小辫子。”说着又来拉萧红,鲁迅先生哈哈大笑。

萧红后来回忆说:“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他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萧红每次离开鲁迅家的时候,鲁迅总是让许广平送到楼下,再掏出一把零钱给她乘车。除了生活上的关心,还有在人生和写作上对萧红的教导提携。鲁迅对萧红的殷切关照,许广平看得最清楚,她说:

“为了使旅人减轻些哀愁,自然鲁迅先生应该尽最大的力量使有为的人不致颓唐无助。所以除了拔出许多时间和萧红通信外,更想方设法给他们介绍出版,总之千方百计给这些新来者以温暖。”

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萧红31岁英年早逝,死前遗愿:葬在鲁迅墓旁

与鲁迅先生的这一段交往,给了萧红难得的幸福、快乐的时光。甚至在她一生凄凉的时光中,算是余生最大的安慰了。

1936年,萧红与鲁迅先生一家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她和萧军的感情却出现了裂痕。7月15日,萧红东渡日本求学。许广平亲自下厨做菜,设宴为萧红饯行。尽管鲁迅夫妇苦口婆心规劝她与萧军复合,但萧红去意已决。

鲁迅爱怜地嘱咐萧红:“每到码头就有验病的上来,不要怕,中国人就会吓唬中国人。”这次分别,没想到竟然成了萧红与鲁迅先生的永诀。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因病逝世。噩耗传到东京,萧红悲痛欲绝。她在给萧军的信中说:

“昨夜,我是不能不哭了。我看到一张中国报纸上清清楚楚登着他的照片,而且是那么痛苦的一刻。可惜我的哭声不能和你们的哭声混在一道。虽然在三个月前向他告别的时候,他是坐在藤椅上……”

除了给萧军、许广平写信,萧红还发表了一系列悼念鲁迅先生的文章,寄托对恩师的深深怀念。

1937年1月,萧红回国。回到上海后,她第一时间去看望许广平和海婴,见到鲁迅遗像旁边的那盆万年青,不由得想起第一次去鲁迅家的场景。

那时,当萧红看到一盆万年青摆在客厅的长桌上时,来自北方的她不由得感到惊奇,以后每次去都见它生机盎然的样子。鲁迅告诉她:“这叫万年青,永远这样。”现在先生走了,花盆换了,但万年青依然“不凋零青翠”。

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萧红31岁英年早逝,死前遗愿:葬在鲁迅墓旁

萧红拉着海婴的手,眼泪直流。她又去万国公墓拜祭鲁迅先生,献上鲜花,想起先生把自己当亲人的一幕幕,痛哭失声。怀着巨大的悲痛,她写下了令人泪下的《拜墓——为鲁迅先生》一诗。

此后,萧红用很多时间负责《鲁迅纪念集》中新闻报纸部分的剪贴、校对工作,以寄托她对鲁迅先生的哀思。同时也写了许多问忆鲁迅先生的文章, 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鲁迅的深深怀念、 崇敬与感激之情。

1939年,流亡重庆的萧红发表了《纪念我们的导师》、《记忆中的鲁迅先生》等,对恩师的思念之情时刻萦绕在心头。她用细腻、清新的笔调,为读者刻画出一个特别富有人情味的鲁迅先生的形象。让读者看到鲁迅家庭的和谐、生活的朴素以及她与鲁迅全家之间的感情。

在萧红笔下,鲁迅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个和蔼宽厚的老人。他是一个美满家庭的家长,尊重妻子、爱护儿子的好丈夫、好父亲,还是一个辛勤培植青年作家,情意深重、慈祥宽厚的长者。

与鲁迅相处的日子,是萧红坎坷不幸的一生中少有的闪烁着灿烂阳光的日子,她对鲁迅先生一直怀着深深的崇敬与感激之情。鲁迅先生的早逝,对她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萧红31岁英年早逝,死前遗愿:葬在鲁迅墓旁

与萧军分手之后,萧红和端木蕻良走到了一起。1940年春天,萧红和端木蕻良去了香港。香港,成了萧红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

在香港时期,萧红患上了肺结核,身体虚弱,经常咳嗽。但是她还是坚持创作,完成了《呼兰河传》《马伯乐》和《小城三月》等重要作品。

1941年春天,萧红住进了玛丽医院。同年11月底,因受到医院的冷遇,萧红返回九龙的家中养病。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九龙陷于日军的炮火。次日,端木蕻良和青年作家骆宾基护送萧红从九龙转移到香港看病。

受萧红弟弟以及端木蔚良的委托,比萧红小6岁的骆宾基来到病房照顾萧红,陪伴随她走过了人生最后的44天。

1月19日,深夜,自感时日不多的她在一张纸片上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1月22日,萧红带着无尽的怅恨离开人世,年仅31岁。

在萧红生命的最后时刻,她特别渴望回到亲人身边,她曾恳求好友骆宾基将她送到许广平处。据骆宾基回忆,萧红在病中多次眼含热泪追忆带她恩重如山的鲁迅先生,希望“将她的骨灰送回上海,埋葬在鲁迅的墓旁”。

当时的上海早已沦陷于日军之手,兵荒马乱,萧红回上海的遗愿并未实现。她的遗体火化后,草草埋葬在香港浅水湾。她一生颠沛流离、坎坷辛酸,死了还要继续飘零。

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萧红31岁英年早逝,死前遗愿:葬在鲁迅墓旁

END.

在阅读中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更多名人轶事,文学解读,欢迎关注我的账号@晓读夜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