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煎包自己做,一點也不比外面賣的差,詳細過程分享,快試試吧!【生煎包】

作者:魔多廚房
生煎包自己做,一點也不比外面賣的差,詳細過程分享,快試試吧!【生煎包】

以前去江淅一帶旅遊的時候,特别喜歡江南的生煎包,小小的包子,底部焦脆,表皮柔軟,内餡鮮香,十分好吃。以至于我一直念念不住,索性在家自己做起來了。要說這生煎包并不難做,我們老家有種水煎包的做法跟它很像,都是發面包子,隻不過我們老家的水煎包大多是素餡,形狀不是圓形的,更像個發面餃子。

經過多次試做,我現在做生煎包已經很順手了,經常會在晚上揉點面,早上現包現煎,這樣早餐的時候就能吃到美味的生煎包了。很多小夥伴表示也很喜歡它,是以我特意拍了些過程圖檔,把食譜分享給大家。這次做的是豬肉香菇餡的,餡料可以按自己喜好調換,掌握了制作方法,就可以随意變化了。

生煎包自己做,一點也不比外面賣的差,詳細過程分享,快試試吧!【生煎包】

【原料】:面粉、酵母粉、清水、

豬肉、香菇、醬油醬油、蚝油、糖、雞粉、姜粉、食用油;

蔥花、熟黑芝麻(裝飾);

【食譜制作過程】:

生煎包自己做,一點也不比外面賣的差,詳細過程分享,快試試吧!【生煎包】

1、先來介紹做餡。豬肉剁成肉餡,最好是肥瘦相間的五花肉或者梅花肉剁餡,有肥有瘦的才香,我這裡用的是梅花肉,我個人比較喜歡。剁好的肉餡拌上醬油醬油、蚝油、姜粉、雞粉、糖,按順時針方面攪拌上勁,還有一個好方法就是下手去抓,很快肉餡就能上勁了,黏黏的感覺;

生煎包自己做,一點也不比外面賣的差,詳細過程分享,快試試吧!【生煎包】

2、香菇洗淨後去蒂,再切成片狀;

生煎包自己做,一點也不比外面賣的差,詳細過程分享,快試試吧!【生煎包】

3、燒一鍋開水,把切好的香菇片放進去焯水;

生煎包自己做,一點也不比外面賣的差,詳細過程分享,快試試吧!【生煎包】

4、再把焯過水的香菇片切成碎丁,和拌好的肉餡放在一起拌均勻;

生煎包自己做,一點也不比外面賣的差,詳細過程分享,快試試吧!【生煎包】

5、拌好的豬肉香菇餡。因為醬油醬油、蚝油、雞粉裡都是鹹味的,是以不需要單獨放鹽,調味的時候也要注意用量,不要放過多導緻餡料太鹹;

生煎包自己做,一點也不比外面賣的差,詳細過程分享,快試試吧!【生煎包】

6、清水混合酵母粉,再把面粉放進去揉成一個光滑柔軟的面團,放在一個容器裡,蒙上保鮮膜,發酵至兩倍大,發酵好的面團内部有蜂窩孔狀;如果是晚上揉面想要早餐時制作,可以把面團揉好以後放到冰箱裡冷藏發酵。

生煎包自己做,一點也不比外面賣的差,詳細過程分享,快試試吧!【生煎包】

7、把發酵好的面團移到揉面墊上,分成若幹個小面團,小面團揉圓後按扁,再用擀面杖擀成圓餅形,不需要擀太薄,稍微厚一點更好吃;

生煎包自己做,一點也不比外面賣的差,詳細過程分享,快試試吧!【生煎包】

8、在面皮裡放上豬肉香菇餡;

生煎包自己做,一點也不比外面賣的差,詳細過程分享,快試試吧!【生煎包】

9、收口,捏成包子的形狀,做生煎包的包子不宜過大,小巧一點比較友善熟;

生煎包自己做,一點也不比外面賣的差,詳細過程分享,快試試吧!【生煎包】

10、依次做好所有的包子,包的過程中面皮也在發酵;

生煎包自己做,一點也不比外面賣的差,詳細過程分享,快試試吧!【生煎包】

11、平底的炒鍋上火燒熱,放上食用油,轉成中火,把包子依次擺進鍋裡。做生煎包的鍋一定要是平底鍋,受熱均勻;

生煎包自己做,一點也不比外面賣的差,詳細過程分享,快試試吧!【生煎包】

12、包子煎一分鐘左右,往鍋裡注入清水,水量到包子的一半高就可以了;

生煎包自己做,一點也不比外面賣的差,詳細過程分享,快試試吧!【生煎包】

13、蓋上鍋蓋焖煮至熟,鍋裡的水漸漸升溫,在升溫的過程中包子會繼續發酵,整個過程大約5分鐘左右,如果包子包的大,時間還會更長一些,是以包子小一點比較好熟;期間盡量不要找開鍋蓋,可以透過透明的玻璃蓋看鍋裡包子的變化;

生煎包自己做,一點也不比外面賣的差,詳細過程分享,快試試吧!【生煎包】

14、大約過了五分鐘,水基本上消耗完了,再打開鍋蓋,包子皮白白胖胖的, 已經熟透了,這個時候鍋底的餘油開始煎包子的底部;

生煎包自己做,一點也不比外面賣的差,詳細過程分享,快試試吧!【生煎包】

15、包子底部煎黃,就可以關火出鍋了;

生煎包自己做,一點也不比外面賣的差,詳細過程分享,快試試吧!【生煎包】

16、切點蔥碎撒上,再撒點熟黑芝麻做為裝飾,一份美味的生煎包就做好了。怎麼樣,這樣的包子你喜歡吃嗎?做法是不是很簡單呢!早餐的時候來一份自制的美味生煎包,再來碗粥或者一杯五谷豆漿,這樣的早餐才是最美味的。

生煎包自己做,一點也不比外面賣的差,詳細過程分享,快試試吧!【生煎包】
感謝閱讀,更多家常美味菜單,請關注我的【魔多廚房】吧!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歡迎點贊、收藏、評論、轉發給更多的小夥伴。如果你有更好的做法想要分享,歡迎留言,一起交流下廚的樂趣吧!